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策略探讨

时间:2022-07-13 04:30:11

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策略探讨

【摘 要】股指期货是为规避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而设计的金融衍生品,由于其显著的优越性,在诞生后迅猛发展,成为金融市场上最受青睐的避险工具,在资本市场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本文在以前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的上市公司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策略建议。

【关键词】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策略研究;问题

一、我国目前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现状

股指期货交易对我国来说是个新鲜事物,具有很高的杠杆效应,是一种能以小博大的理想工具。能够有效地规避系统风险,正是它吸引大量投资者的重要原因。但是如果投资策略不当,就有可能给投资者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对股指期货交易策略的研究很有必要,特别是如何有效利用股指期货对股票现货进行套期保值对投资者来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目前,国际上已经做了大量关于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方面的研究,但由于衍生品市场自身的复杂性以及我国证券市场和金融市场发展的阶段性,国外的研究也未必完全适合我国国情。另外,目前我国大陆只推出了沪深300股指期货仿真交易,投资者对这一全新的产品缺乏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对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的交易策略仍处于探索阶段。

二、我国目前股指期货套期保值存在的问题

1.对上市公司的制度存在问题的分析。(1)信息披露制度不够透明度,相关措施有漏洞和抵触现象,且随意性较大。(2)披露的财务信息不真实,不可靠。首先,企业管理者出于经营管理上的特殊目的,有意歪曲或不愿披露详细、其实的信息,低估损失、高估收益,使得上市公司财务信息不够真实。其次,上市公司运用个恰当的会计处理办法,提供带有明显误导性的财务报告,以粉饰经营业绩。(3)披露的财务信息不充分。有一部分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中,对有利于公对的财务信息过重披露,而对不利于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不够充分。(4)披露的财务信息不够公平。证券监管部门一再强调上市公司必须在其指定的新闻媒体上信息,然而迄今为止仍有个别上市公司不分时间、场合、地点随意披露财务信息,甚至有些上市公司的有关重要信息尚未公开披露,市场一部分人已了如指掌,有些上市公司还擅自公布涉及国家经济政策方面的重要信息,助长了股市的投机性,有些上市公司公布的财务信息朝出夕改。

2.对风险的明晰及分析。(1)市场风险。比如,因为股指期货价格的不利变动带来的资金上的损失,会直接导致投资者现金流的不足,从而引发被强行减仓或平仓的风险。(2)操作风险:国际银行业监管协议――《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中将操作风险特别定义为:由于不健全或失败的内部程序、人员、系统及外部事件所导致损失的风险。因此操作风险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IT等技术原因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是由于内部监管不力,人员疏忽等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3)市场流动性风险:一般来说,对一个市场的流动性评价有三个方面,风别是市场的广度、深度和弹性。在有弹性的市场上,市价既不会一蹶不振,也不会只涨不跌。对于供需双方的突然变动,市价总能迅速灵活地调整到保持供需均衡的水平上,金融市场的弹性应强调市场价格机制的机动灵活性。(4)现金流缺额风险:现金流缺额风险是指当投资者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满足建立或者维持股指期货保证金的要求所带来的风险。不管对于商品期货还是金融期货,由于他们都是采用逐日盯市和保证金杠杆交易的交易制度,因此如果在资金上的管理不当,很有可能会造成可用资金不够无法开仓或可用资金为负,而被期货公司强行减仓或平仓。(5)法律风险:法律风险贯穿于整个交易过程中,为了避免法律风险,投资者需要在参与交易之前适当了解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期货交易相关的法律主要有《公司法》、《合同法》等,另外,投资者还需要了解交易所制定的期货交易规则,如《期货交易管理条例》。

三、对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策略的建议

1.规范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有效对策。(1)建立健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机制。第一,必须要合理、有效地设置会计机构。第二,上市公司必须加强内部审计制度建设,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对会计业务进行日常的内部审计监督。第三,强化财务人员的信息供给主体的地位,加强披露财务信息的内部的监督。(2)规范科学、配套的会计规范体系。在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规范体系主要由《会计法》、《证券法》、《公司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等法律规范构成。但是目前我国现有现行法规制度中仍存在着不足,比如,财务信息披露制度中对重大事件披露的规定显得不够完整和规范,商业秘密和必须披露的财务信息间的界限不够明确等等,这些缺钱和缺失都要进行修改和补充。(3)加大证券市场财务信息披露的监督管理力度。一方面要改变多头管理的体制。参照国际惯例,对现行证券市场管理体制和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制度进行相应改革。另一方面要建立上市公司信息监查员制度。由中国证监会及其驻各地派出机构委派信息监查员到各上市公司,对上市公司的信息包括招股说明书、中报、年报、股利分配信息等的生成和披露加以监督,防止外界各个相关利益集团对会计部门的信息供给横加干涉。最后,证券监管部门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监督管理办法,对违规行为予以明确界定,坚决杜绝“你讲你的,我做我的”这种不规范行为。对于业已颁布的法规制度,要加大执法力度,做到违法必究,尽快在上市公司及证券市场参与者心目中树立法制意识,尤其对财务状况异常的ST公司更要加强监管。(4)发展和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第一,要大力加快会计师事务所体制改革,改善执业环境,制定相应的执业自律准则,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准。第二,要严格遵守独立审计准则及其他执业标准。我国证监会和中国注协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审查应形成制度,采取有效措施以控制和提高证券市场民间审计服务质量。第三,应借鉴海外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管理经验,建立注册会计师惩戒制度。

2.风险管理与控制。(1)风险识别。有效识别风险是风险管理的最基本要求。风险识别包括感知风险和分析风险两个环节。(2)风险计量。风险计量是全面风险管理,通过数量化的指标和多种风险计量技术,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度量风险状况。(3)风险监测。风险监测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监测各种可量化的关键风险指标,以及不可量化的风险因素的变化和发展趋势,确保可以将风险在进一步加大之前识别出来;二是将所有风险的定性、定量评估结果,以及采取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措施的质量与效果,报告给相关部门和决策领导。但满足不同风险层次和不同职能部门对于风险发展状况的多样化需求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4)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对经过识别和计量的风险采取分散、对冲、转移、规避和补偿等措施,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过程。在日常风险管理操作中,具体的风险管理、控制措施采取从基层业务单位到业务领域风险主管,最终到高级管理层的三级管理方式。

参 考 文 献

[1]杨静.股指期货在我国开放式基金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2007(4)

[2]袁萍.推出股指期货对我国股票市场基金风险管理的影响[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4)

[3]中国证券报

[4]刘仲元.股指期货教程[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

[5]朱玉辰.股指期货套保与套利.上海远东出版社,2010

[6]John C.Hull.期权、期货和其他衍生品(第四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7]哈里・马柯维茨著,刘军霞,张一驰译.资产选择[M].首都经济贸易人学出版社,2001

[8]赵曙东.期货投资和期权[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9],郑不愕,李秋英.股票指数期货套期保值原理建模及其应用[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3(4)

[10]毛小纶.股票指数期货的复合套期保值策略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4,(16)

[11]袁象,余思勤.存在时变方差的股指期货最佳套期保值比率计算[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

上一篇:非经常性损益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信用卡业务的问题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