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看待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冷”

时间:2022-07-13 03:41:14

冷静看待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冷”

摘 要:对于“冷场”的出现,我们需要冷静的对待,称之为“偶发”现象是因为很多人把“寂静”这一含义等同于“不热情”,“不热情”等同于“不热闹”,换句话说就是不能把课堂中的暂时的“冷”当作“冷场”,我们认为:“冷”是静心思考的过程;“冷”是角色不断转变的过程;“冷”是对问题的探究的过程;“冷”是对问题的探究的过程。外冷的课堂实际是内热的课堂,是闪耀着思维火花的课堂。

关键词:冷场;静心;角色;探究;倾听

“冷”在《汉语大词典》中有七个义项,其中,能适用于语文课堂的有两个:寂静,不热闹;不热情,不温和。大多数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害怕安静的课堂或者更甚的是害怕课堂的安静,因为这样的课堂不热闹,学生不热情,老师也就不能温和起来了。其实,这是对语文课堂的误解,是将“冷”与老师们常常提及的课堂中的一种被称作“冷场”的现象相混淆了。冷场一词在《汉语大辞典》中有两种解释:戏剧、曲艺等演出时因演员迟到或忘记台词造成的局面;开会无人发言时的沉默局面。我们借用这个词语意思来试着给课堂教学中的“冷场”下个定义:教师发问时没学生回应或答非所问,老师只能自问自答,以至于师生都不够热情的课堂偶况,我们称之为“冷场”。对于“冷场”的出现,我们需要冷静的对待,称之为“偶发”现象是因为很多人把“寂静”这一含义等同于“不热情”,“不热情”等同于“不热闹”,换句话说就是不能把课堂中的暂时的“冷”当作“冷场”,我们认为:

一、“冷”是静心思考的过程。静心为深度思考蓄势,只有静下来,人的大脑才能相对活跃而又闪烁着思维的火花。孩子们时而眉头紧蹙;时而轻咬嘴唇;时而双手托腮;时而单手搓额;时而双手紧握;时而眼珠转动;时而紧张呼吸;时而闭目冥想……这些积极的思考只能在冷静的状态下才会出现,思维是最美的花朵,我们甚至能在静静的课堂中感受到花开的声音,在冷静的思索中感受到课堂的热度,感受到课堂是活跃思维的圣地。孙双金说“好的课堂是小手高高、小脸通红……”小手高高、小脸通红是孩子们情感的律动而静静的思索又何尝不是一种内心深处的热烈呢?脑海中的汹涌澎湃的思考表现在外部必然是冷静的。静静思索着的课堂实际上是最热烈的课中活动,没有比让“脑”动起来更为重要的事情了,语文课堂不仅要让孩子们受到感情的熏陶,还应该让孩子们有理性的思考,这样,才能锻炼出他们健全的心理世界。我们常常见到表现欲较强的孩子为了能抢先回答问题总是在老师问题一出,第一个“小手高高”,这样,常常会养成做事不经过“大脑”的习惯,更重要的是他的行为会打断别的孩子的思维,只有了表面热闹的课堂而没有了思维的锻炼过程。叶澜认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的人格,对社会分析批判的能力。这是人主体精神生命的最核心的内容。所以课堂中的短暂的思维着的“冷”正是精神生命的历练。课堂理应是静心而作的,积极的情感参与要不失时机地进入冷静的思考,使学生角色由一个积极的参与者转化为一个内心反省者,这也是语文思维活动的必经之路,符合思维由情感到理性的训练规律。是由外向内的不断深入过程。当学生热情高涨的品读文本或在老师的引导下激情满怀时极易失去自我而情遂师动、情遂文动,情感的熏陶不能代替冷静的思考中的自我关照。让课堂在“冷”中产生出思维的热度。

二、“冷”是角色不断转变的过程。课中活动时,学生所扮演的角色往往有这样几种:积极主动者;沉静思索者;随声附和者。老师往往偏爱课堂上积极发言,活泼踊跃的学生,对随声附和者表示欢迎,因为他们不至于让课堂“冷”下来,而对冷静思索的孩子不屑一顾,因为他们是“冷”的根源。课堂是一出戏,戏中有不同的角色,不能只把几个学生当成主角,主角是要随着课堂的教学不断转换的:积极活跃的不断发声的学生要适时地做冷思考;乐于附和的孩子也要有作为主角呈现课堂的机会,由发言的群体向个体角色转变;引导乐于思索的学生把思考的实践转变为外在表达的言语。而这些转变都需要老师给孩子们冷的环境,让他们有一个角色转变的缓冲期,这个时间根据所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来随时调整。课堂的过热不容易产生教学的良好效果,应该适当的进行“冷却”,正如冶炼淬火一样,冷却是为了出好钢,课堂中学生在“淬火”以后,思维能力才能够得到更好的锻炼。但不论角色怎么转变,主角都是学生,教师只是要把握好“淬火”的时机,是学生能力提升的助推器。让课堂在“冷”中产生出角色转变的热度。

三、“冷”是对问题的探究的过程。当老师提出问题时学生对答如流,课堂进程如奔腾的长江大河,这种状况只能说明老师的问题设计是失败的,对孩子们能力训练不能起到任何作用是对课堂资源的浪费。问题抛出后应该有一个阅读领悟再到冷思的过程,冷静下来对问题进行审视、反思、整理语言再到决定是否回答老师的提问,是在脑海中对自己的答案不断整理的过程,正是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老师要做的就是给孩子们以思考的时间,然后再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对学生的思考成果进行修正以达到提高其思维能力的目的。冷的过程正是对问题的分析和探究的过程,在冷静的阅读文本并对问题的分析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创新等能力才会不断得到实实在在的锻炼和提高,因为阅读体验是一个非常“自私”的事情,学生的只有静静的思考文本、批判性的审视文本才能让独立思考成为可能,这个过程中老师绝不能再多讲,应当引导学生向更深处思考,给他们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让他们都能产生独特的阅读体验,每个学生心目中都能有一个鲜活的“哈姆雷特”。问题在“冷”中不断酝酿,让课堂在“冷”中产生出问题探究的热度。

四、“冷”是相互倾听过程。老师在课堂中要不要适时地“冷”下来呢?其实,课堂中最该冷下来的是老师,笔者在参加“陶行知研究推进会”期间听了一堂公开课,课堂上遇到这样一种情况:执教的是人教版七年级教材《皇帝的新装》,提问一个学生:文章最后,作者为什么安排一个小孩子来揭穿这个骗局?那个学生还没有回答问题,老师又一连追问了三个问题:大人知不知道这是个骗局?他们为什么不来揭穿?为什么要让孩子来揭穿?我们发现第二个问题实际上已经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大人知道是骗局。所以第一个问题就成了一句废话。第三个问题是重复原问题。这时孩子不知道回答什么,也没反应过来。老师紧接着就提示到:是因为孩子――,显然她想让学生填一个她比较满意的词,学生也没让她失望,说是“天真”一词。从中我们看到的是这位老师担心的是学生回答不出来自己的问题而出现“冷场”,用不断追问而得到一个自己期待已久的词――“天真”。其实,这位老师的做法着实是“天真”,当问题给学生后,老师应当“冷”下来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来确定要不要发出声音,同时也给孩子们以思考的时间,问题本身并不难,他们完全有能力自己解决。老师喜欢在自己提出问题时学生能静静的聆听,同样,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也希望老师能有耐心的等待。这是一个师生相互倾听的过程,这个过程必将会有观点的碰撞或因结论不同而产生的激烈争论。让课堂在“冷”中产生倾听的热度。

“冷”对老师来讲是一种教学的智慧,对孩子来讲是思维能力提高的必经之路,我们没有理由担心课堂中的“冷”,更不能谈之色变,一概当作“冷场”对待。这样看来,外冷的课堂实际是内热的课堂,是闪耀着思维火花的课堂,冷,是课堂中最美的花朵。

上一篇:浅谈班集体活动类型及其实效性 下一篇:浅谈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