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存现句的语义特征及语用功能

时间:2022-07-13 05:36:45

摘 要:存现句是按照句子的语义范畴划分出来的一种特殊句式。“存在”的语义是整个句子的语义中心,其中存在句的作用主要是描写,隐现句的作用多是叙述。存现句的语义特征主要表现为主语具有时空性,动词具有存现性,宾语往往是不确知的施事。存现句从语用上多用于人物肖像的刻画、景物的描写、环境的介绍和建筑物的说明等。探讨存现句的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旨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种特殊句式。

关键词:存现句 特殊句式 语义 语用

存现句是按照句子的语义范畴划分出来的一种特殊句式。黄、廖本《现代汉语》对存现句的定义如下:“表示在什么地方存在、出现或消失了什么人或物的一种句型。句首有处所词语作主语(也可以隐去),宾语表示存现的主体。存现句分为存在句和隐现句两类。”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存现句表达的是某个地方(已知)有、出现或消失了什么(新知),确认人或者物的存在或消失,整个句子的语义中心不是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通过动作所产生的结果或状态来说明的人或物的情况。总之,“存在”语义是整个句子的语义中心。从语法上看,存现句是由主语(表示处所或时间的词语)+谓语(表示存在、出现、消失意义的动词或动词性词语)+宾语(表示人或事物的名词性词语)构成的。从句法结构上来分析,一般认为存现句属主谓句。句首的时地名词是主语,往往是定指的,而后的宾语一般是无定的。

一、存现句的语义类型

(一)存在句

存在句是表示何时何地存在什么人或事物的句子。这一语义要求存在句中的动词应该具有持续性而不能是表转瞬即逝的动作。存在句的作用主要是描写,它具有四个特征:第一,动词为“有”和“是”。从存在句的语义出发,最能体现存在语义的两个动词“有”和“是”就进入了存在句。例如:

(1)花瓣上有一只蜜蜂。

(2)雪原上是冰封的科洛河。

这两种句子是从静态角度对人和事物的存在进行叙述,本身在语义上是自足的,所以动词后一般不需要再加别的补充成分,而当“有”字后加上动态助词“了”就有了变化完成义,从而转变为隐现句。

第二,动词后多带有动态助词“着”和“过”。汉语中动态助词指动作或性质在变化过程的情况,在时间域中处在一点或一段上。所以,动态助词可以和动词组合构成存在句。动态助词“着”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的持续,这正好符合存在句“表存在”的语义要求。所以,动词后带“着”是存在句的基本形式。动作动词有两种形态:“静态动词”和“动态动词”,它们和动态助词“着”结合就形成了两种类型――动态进行体存在句和静态进行体存在句。事物存在的方式可以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去考察。例如:

(3)天上飞着一只鸟。

(4)纱窗上落着一只蜜蜂。

例(3)的动态动词有很强的动作义,并且常常发生位置的变化,此例就是动态进行体存在句。例(4)的静态动词往往动作义比较弱,没有发生移位,此例就是静态进行体存在句。

动态助词“过”是表示存在方式的动词,“过”表示这种存在方式曾经出现过,能进入这种存在句的动词一般都呈现出静态动作义,可以持续。例如:

(5)窗子上贴过两张剪纸。

(6)这里挂过一把小吉他。

这里的“贴”和“挂”在句中都表示一种静止的状态,不同于“我在贴着剪纸”中“贴”的动态动作义,可以把这样的存现句称为经历体存现句。

第三,句式有时用定中谓语句和名词性谓语句。这是存在句两种常见的省略动词的句式。例如:

(7)山下一片好风光。

(8)满脸青春豆。

以上两例,在形式上是名词谓语句,而在语义上表示存在,省略了谓语动词,有较强的描写性。由此可见,谓语动词并非存现句句意的中心,宾语所表示的存在或隐现的事物才是句意的中心。

第四,宾语表示存在的主体不全是施事。一般情况存在句的宾语是施事,但有时也可以是受事。例如:

(9)底楼住着两个女生。(施事)

(10)墙上挂着一幅画。(受事)

例(9)中的宾语“两个女生”是动作行为“住”的发出者,即施事,此句可转换为主谓句中的动词性谓语句“两个女生住在底楼。”例(10)的宾语“一幅画”则是动作行为“挂”的承受者,即受事,此句可转换为一个被动句“一幅画被挂在墙上。”

(二)隐现句

隐现句是表示何时何地出现或消失了什么人或事物的句子。这一语义对谓语动词形成了制约,隐现句的谓语动词应该具有表示出现或消失的动作义,或者它要与趋向动词结合传递隐现的信息。隐现句的作用主要是叙述,它具有三个特征:

1.隐现句的谓语动词主要分为三类

一是表示出现或消失的瞬间性动词。表示出现或消失的瞬间性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义不能持续,带有突变性,当量变达到质变时,这个动作就随之发生并立刻完成。如“出现、爆发、发生、生、死、消失、隐去、掉、剥落、丢、少”等等。例如:

(11)天边出现一道彩虹。

(12)家里少了一个人。

二是表示趋向的动词。趋向动词本身就带有很强的动作性和变化义,因而能够进入隐现句的语义框架。如“进来、出来、出去、下来、上来”等等。例如:

(13)外面进来一个人。

(14)楼上下来一位姑娘。

三是动作义动词+趋向动词。隐现句中的动作义动词表示可以持续的动作,如“跑、跳、送、露、吐、放、躲、飘、转、孕育、显示、浮现、散发、呈现、生长、荡”等,而且往往带有动作变化义或具有位移性。隐现句表达的是变化的信息,所以这些动词后要加上趋向动词,以体现这种变化义或完成义,如“跑来、送来”等。例如:

(15)不时从那山谷里传出一阵轰鸣。

(16)从门边伸出一颗脑袋。

(17)瘦脸上闪过一个笑影。

2.隐现句的动词后多带有动态助词“了”“了”表示动作或性状的实现,即已经成为事实。可以表示动作的完成,也可以表示事态出现了变化,笔者以为在隐现句中的“了”主要表示动作的完成,以体现动作前后产生的变化结果。如:

(18)北京爆发了运动。

(19)昨天走了两个客户。

句子隐含了动作从没发生到发生这样一个变化。可以把这种隐现句称作完成体隐现句。有时,隐现句的动词后还可以加上动态助词“过”,表示曾经发生过这样的动作,一般用来陈述某种事实,主要表示静态的意思。这种隐现句是通过以前发生的事情和现在的情况作比较,从而体现隐现的意义。如:

(20)这里发生过地震。

我们可以把这种隐现句称作经历体隐现句。

第三,隐现句的宾语常常是施事。例如:

(21)村里死了一头牛。(施事)

(22)老陈家来了一位客人。(施事)

例(21)的宾语“一头牛”和例(22)的宾语“一位客人”均为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即施事,句子可以变换为一般动词性谓语句“一头牛在村里死了”,“一位客人来到老陈家了”。

二、存现句的语义特征

(一)主语具有时空性

存现句中的主语表示事物存在或隐现的时空背景,一般由表示时间或空间的名词性词语充当,分别表示人或事物存现的时间或处所。它们在词义上是“必要的条件”,并且这个时地名词一般是有定的,作句子的叙述起点。存现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发生的现象,表示时间和空间的名词性词语往往可以在句首同时出现。析句时,由于二者不能同作主语,因此,可将空间词语分析为主语,时间词语就成了全句的修饰语作状语了。例如:

(23)去年发生了几件大事。 [去年]世界上发生了几件大事。

(24)厂里走了两个客户。 [昨天]厂里走了两个客户。

有时存现句主语前可以加上介词“在”“从”等构成介词短语,以突出它的“条件性”,但作为存在的要素成分,不能省略。这时介词短语在句中作状语,如果句子没有其他主语,句子便是非主谓型的存现句。这种情况一般常见于书面语。如:

(25)[从南边]过来一匹马。(孙犁《光荣》)

(26)[靠岸]泊着一溜渔船。(曹禺《曹禺选集》)

(二)动词具有存现性

存现句是用来表示某时某地存在或隐现某物的句型,是表达存在内容的一种句式。表示存在的带宾动词有三种情况:第一,直接表存在,如“有”“是”。第二,既表存在,又表存在的方式,常带动态助词“着”。第三,动词带“满”又带“了”,表普遍存在。如:

(27)左墙边有一条板凳。(曹禺《雷雨》)

(28)东面是深深一片芦苇,(正叫晚风吹得摇摆。)(孙犁《光荣》)

(29)两边挂着巨幅国画。

(30)院子里挤满了观看热闹的群众。

有时,表存在的带宾动词还可带动态助词“过”表曾经存在,带“了”表示这种存在同时也是一种变化,如:

(31)这里也有过令人倾倒的繁华景象。

(32)二楼客房住了一对新婚夫妇。

(三)宾语往往是不确知的施事

存现句的宾语(表示存在对象的名词性成分)是句子的中心,它在语义上是无定的。依照陈平(1986)的观点,汉语一般倾向于用宾语来表达无定性的内容。存现句的宾语前面,可以用“一个、几个”等数量短语修饰限制,却不能用“这个、那个”等表示确指的定语修饰限制。如:

(33)书房里有了一台电脑。

(34)对面跑过来一个彪形大汉。

三、存现句的语用功能

从语用上看,存现句多用于人物肖像的刻画、景物的描写、环境的介绍、建筑物的说明等。如《红楼梦》第三回中的人物肖像描写:

王熙凤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寥寥几笔,精炼绝妙。通过她的服饰可以看出贪婪与俗气,通过肖像可以看出她的刁钻狡诈与精明。

存现句的主语往往表示宾语所处的空间或所占的空间,是以背景意义出现的,所以存现句很适合描写场景,带有强烈的描写性。如著名散文家杨朔《海市》中的一段:

只见海天相连处,原先的岛屿一时不知都藏到哪儿去了,海上劈面立起一片从来没见过的山峦,黑苍苍的,像水墨画一样。满山都是古松古柏;松柏稀疏的地方,隐隐露出一带渔村。山峦时时变化,一会儿山头上现出一座宝塔,一会儿山洼里现出一座城市,市上游动着许多黑点,影影绰绰的,极像是来来往往的人马车辆。

在写海市上的景物时,作者多处使用存现句,而且句句相连,顺势而下,仿佛海市上的“山峦”“古松古柏”“渔村”“宝塔”“城市”、影影绰绰的“黑点”扑面而来,表达如行云流水,具体生动,出神入化,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再如,老舍《龙须沟》第一幕的舞台布景,也多使用存现句:

北房是王家,门口摆着水缸和破木箱,一张长方桌放在从云彩缝里射出来的阳光下,上边晒着大包袱。王大妈正在生着焊活和做饭两用的小煤球炉子。东房,右边一间是丁家,屋顶上因为漏雨,盖着半领破苇席,用破砖压着,绳子拴着,檐下挂着一条旧车胎;门上挂着补了补钉的破红布门帘,……左边一间是程家,门上挂着下半截已经脱落了的破竹帘子;窗户上糊着许多香烟画片;门前有一棵发育不全的小枣树,借着枣树搭起一个小小的喇叭花架子。……左下是赵老头儿所住的一间屋子,门关着,门前放着泥瓦匠所用的较大工具;一条长凳,一口倒放着的破缸,缸后堆着垃圾,碎砖头。

老舍在介绍龙须沟边小杂院里四户人家的生活状况、居住环境和所从事的工作时都使用了存现句,这些介绍简单明了,一目了然,为剧情的展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代汉语存现句的语义特征及语用功能丰富多样,探讨存现句的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旨在适应语言表达的需要,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种特殊句式。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陈平.现代语言学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

[3]宋庆山主编.应用汉语[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4]钱为钢,陈明洁.应用汉语教程学习指导[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张昕 陕西宝鸡 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721013)

上一篇:我国私募股权基金退出的现实和法律分析 下一篇:试评《隶变问题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