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营林管理措施探讨

时间:2022-07-13 05:12:02

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营林管理措施探讨

[摘 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森林资源是可再生资源,虽然通过自然生长或人工种植的方式能够得到持续利用,但是因当下经济发展的速度影响,导致社会对森林资源的采集、开发速度越来越快,严重影响林业资源的可再生性,导致一系列的生态失衡和环境破坏问题。对此,促进林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被看做维持经济建设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林业发展 营林管理 可持续

中图分类号:F239.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7-0191-0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进步,人们对森林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营林可持续生产是林业深入改革的重要内容,提高营林管理有效性,对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营林管理工作当前存在的一些缺陷和问题,并针对这些缺陷和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从而提高营林管理的实效性和经济性。

1.营林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一些缺陷和问题

1.1 相关部门对营林造林工作的重视度不够

维持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平衡点便是大力促进营林造林生产工作的可持续发展[1]。此外,促进营林造林工作和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维持国家经济整体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2]。我国目前的林业工作一直被传统的“木头经济”所束缚,再加上营林管理的制度不够完善,营林工作的技术难以掌握、工作条件艰难、机械设备落后,相关林业部门的经济也比较紧张等因素,导致营林管理工作一直以来都不被重视,进而使基层营林工作者的工作缺乏积极性,影响营林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2 营林生产水平较低

当前我国的营林工作,相对于以往的工作相比,营林工作的成活率、成立率已经有明显的提高[3]。但是在经济条件、机械设备落后、培养技术不足等条件的约束下,营林行业在幼苗培养、树木抚育和因地选种等方面出现一定的问题[4]。例如,在树木抚育和幼苗培养方面,在幼苗成林之后,树林的存活率有明显的下降;在苗圃生产和管理过程当中,通常因为缺乏和市场的有效链接,育苗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水平都明显滞后于市场需求。

1.3 林业经营管理模式单一

当前许多的林业经营者和归属者都是国家,但是国家在经营模式的选择上,普遍采取的是集体化的经营模式,在管理和经营方面,严重缺乏自主意识和竞争意识[5]。同时,我国促进营林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手段,普遍都是采用的自由式、粗放式等随意性较大的管理形式,缺少制度化、集约化等有效的管理模式,再加上经济利益等多方面的影响,使园林行业的树林质量较差,林种单一、林分结构单一的问题,并且在部分常规造林和丰产林的管理当中,缺乏有效措施和合理的规划,这些都不足以满足营林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集约化管理需求。所以,在当前的林业项目当中,严重缺乏适应性、计划性、有效性和规程性的指导原则,导致基层单位不能因利乘便,营林工作呈现被动的形式,难以得到预计的成效。

2.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营林管理措施探讨

2.1 建立林业技术科技奖励制度和创新机制,促进提高林业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建立起以科技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效益为深远目标的林业科技创新体制,从而促进林业技术的提高。在实际的工作当中,需要依靠新科技的力量,建立现代林业技术的服务体系。当前,为了真是提高营林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和技术含量,必须要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和教育。明确营林工作者的工作理念,真正杜绝“重造轻管”的工作观念,稳固造林行业的工作成效。此外,还需要组织力量和技术做好栽培、抚育管理工作,进而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2.2 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工作观念,大力强化营林经营结构体系

当前我国林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已经比较多,并且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建设,例如《林地管理暂行办法》、《林业行政执法监督办法》、《森林防火条例》、《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等等。这些森林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够有效地促使林业经营得到可持续经营效果。虽然法律法规较多,体系已经较为完善,但是仍然有一些缺陷和漏洞。例如关于生态林管理立法保护,就没有全面的界定和保护。对此,就需要建立起健全、有效的林业法律法规,给林业的建设与保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方面,就可以借鉴一些成功案例作为参考。为了提高林业保护效果,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加强林地的环境保护和管理,防止出现林地扭转现象,严格控制林地的采集总量,对毁坏林地、乱砍乱伐的行为必须给予严厉的处置,加强处理力度;对森林采集总量进行控制,并提高对林地的监管力度,杜绝违纪行为的发生,对违纪违规者必须采取处置措施;严格控制林才运输凭证的监管,并拟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必须要对林业经营单位进行必要且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进而实现保护林业的目的。

2.3 完善经营监管体制,规范营林管理措施

当前我国的林业环境保护已经取得良好的成效,这一切都归功于相关林业部门对林业保护的高度重视和密切监督。尤其是国家林业局对地方机构的监督和管理,极大程度的加强了对违规征用林地、毁林开垦情况的处置措施和力度,不仅对环境起到有效的保护,挽回国家的损失,还给林业管理制定出航标性的深远目标。

完善林业经营监督体制,需要从多方面着手。经过笔者对相关工作的多年经验,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升监管部门对监管工作的认识。林业部门需要逐渐杜绝重种轻管的意识,在营林结束验收完之后,需要不定时的组织监管人员进行回顾性的检查,不仅需要对营林管理进行监督检查,还需要对林业资源的保护进行重点盘查,发现违纪行为等问题需要及时采用有效的措施解决;提高对毁林等破坏环境行为的惩治力度。无论是因为何等原因所进行的破坏环境的行为,无论所涉及的人是谁,都需要进行必要且符合规定的惩治;检查和监督的形式需要多样化。营林监督是一项常态工作,上级进行检查或监督的时候,不需要预先进行通知,更不能限制区域。如此才能够真实的了解情况,发现病症所在;完善举报途径,建立举报奖励。群众的力量是庞大的,利用群众的力量,对林业行业进行监督。完善举报途径,让群众发现问题之后对问题进行举报,如此才能真正的对营林起到保护作用。

3.总结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的营林造林可持续工作的开展中,必须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强化促进林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可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营林管理措施内容较为广泛,从营林调查到营林管理,从林业体制组建到林业科技产品的投放,从林业营林方式到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的保护,都需要相关责任人和林业部门共同提高对营林的认识,实现落实管理措施,改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质量。与此同时,还需要尽快实现营林经营在社会经济当中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对环境的保护,加强植被覆盖面积,从而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晓玮.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措施[J].绿色科技,2014,(4):15-16.

[2] 许超.营林共组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绿色科技,2014,(5):32-33.

[3] 周毅.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营林管理措施研究[J].农业经济,2013(5):48-49.

[4] 周阳.浅谈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营林管理措施[J].林业水利.2013(12):68.

[5] 刘祖友.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刍议[J].才智.2013(12):68.

作者简介

张勇(1990・10)男;民族:汉;籍贯:吉林 伊通。毕业于江南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供职单位:朗乡林业局。邮编:152519

上一篇:铁岭市1:500城镇地籍数据库的利用 下一篇: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