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可铮之师苏石林

时间:2022-07-13 02:27:44

温可铮教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声乐艺术大师,77岁高龄的他,至今已有68年的演唱生涯,但他依旧活跃在当今乐坛,频繁地往返于东西方之间,继续从事弘扬民族文化及音乐文化的交流活动,被誉为世界乐坛的“低音歌王”,中国乃至世界声乐界不老的“常青树”。

温可铮先生学习声乐的传奇经历在声乐界鲜为人知,17岁时,为了学习声乐,竟不顾家里反对,离家出走,到上海拜苏石林为师,一学就是十年。

在温可铮看来,于诸多外籍声乐教师中,苏石林是最为突出的一个。苏石林(俄V.Shushlin1894年――1978年),俄罗斯优秀的男低音歌唱家、卓越的声乐教育家。1924年,苏石林来到中国的哈尔滨,为东北发展西洋音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930年春天,他来到上海,与上海租界的交响乐团进行合作,他的演唱让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校长萧友梅先生非常赞赏,立刻登门拜访,请他来上海国立音专任教。苏石林欣然答应,于当年秋季开始了他在上海等地长达26年的声乐教学活动。

苏石林是最早将俄罗斯声乐艺术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上海国立音专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培养声乐师资力量的重要基地,这缘于国立音专的校长萧友梅先生特别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求贤若渴地力邀高水平专家来校任教,吸引了在全国范围内最多、最优秀的中外声乐教师加盟。苏石林便是其中杰出的一位。美籍俄罗斯作曲家齐尔品曾经对音乐家丁善德说,“音专的教师,像查哈罗夫(钢琴)、拉查雷夫、富华(小提琴)、苏石林等人,就世界范围来说,也称得上是第一流的……如果要从业务水平、工作态度、生活作风以至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各方面综合衡量,那么,我敢说,苏石林是应该名列榜首的!”

从小就崭露歌唱天才的温可铮,受当时报纸对苏石林及他所带学生艺术成就的宣传,尤其是苏先生的高徒斯义桂先生在北平独唱音乐会上那不凡的演唱,使温可铮萌发了跟苏石林先生学习声乐的念头。他不顾家人的反对,远走它乡,只身到南京求学,考取南京的国立音乐院,一心拜倒在苏石林教授门下。

意想不到的是,第一次与苏石林教授的见面却得到了断然回绝。由于当时苏石林教授在中国声乐界的影响,全国各地到此求教的学生络绎不绝。苏教授常用婉转的口吻回绝了不少来求学的学生。温可铮苦苦哀求苏石林教授说:“我千里迢迢赶来,就是为了能唱给你听听,今天只唱一首,您认为不行,我也死心了。”苏石林教授见温可铮如此迫切,欣然接受他的请求。当温先生唱完一首亨特的《在锁链中》,苏教授频频点头,极为赞赏,当即表示收为私人学生。就这样,一歌定终身,温可铮开始了真正的歌唱艺术生涯。经过长期刻苦的学习磨炼,苏石林教授坚定地认为,温可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歌唱天才。直到临别时苏先生还语重心长地对温可铮讲:“年轻人不懈地努力,使你将来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一位歌唱家相比而毫不逊色”。

“是苏石林教授将欧洲唱法带到了中国”。温先生的这个观点在中国著名声乐家尚家骧的著作《欧洲声乐发展史》里得到了证实。“意大利美声唱法之传入中国,有人认为是始于明代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尽管利玛窦是意大利人,并且在传入天主教的同时传入了圣咏,但是否传入了美声唱法则还有待于近代音乐史学者们作进一步的考证。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中国最早成立传授西洋音乐的上海‘音专’中的俄籍权威声乐教授苏石林对中国声乐界起了很大、很重要的作用。他可谓桃李遍天下,例如世界十大男低音歌唱家之一的斯义桂,中央音乐学院的沈湘教授,上海音乐学院的高芝兰及温可铮教授等等都出自苏石林门下。苏石林本人信奉‘面罩’唱法,所以‘面罩’、‘共鸣’、‘关闭唱法’等声乐术语及声乐理论之最早传入都与他有很大的关系”。(尚家骧《欧洲声乐发展史》,华乐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第348页)由此,我们也就能够真正理解老一代音乐家贺绿汀先生何以把苏石林称之为“中国声乐的奠基人”。

中国声乐艺术教育至今不过近百年的时间,但在这近百年的时间里却结出了累累硕果。当今中国的歌唱家频频在国际歌坛上崭露头角夺得大奖,民族声乐继承与借鉴的融合完美成功,都离不开前人的开创,离不开第一个到中国传授欧洲美声唱法的苏石林教授。

上一篇:丹尼尔·哈丁英国古典乐团新宠 下一篇:和慧与《蝴蝶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