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的辨证施护

时间:2022-07-13 01:44:41

摘要 叙述了对103例眩晕病人运用中医辨证施护理论进行护理并观察结果。

关键词 眩晕症 辨证施护

眩晕症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个症状。眩是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晕是头晕,即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二者常同时出现,统称为眩晕。西医中的高血压病、动脉硬化、贫血、内耳迷路病、神经官能症等疾病均可参照进行辨证施护。

1 临床资料

104例均为住院病人,男性32例,女性71例,年龄30~40岁15例,41~55岁52例,55~65岁28例,65岁以上8例。分型为肝阳上亢型48例,气血亏虚型36例,痰浊中阻型7例,肾精亏损虚13例。

2 分型护理

2.1 肝阳上亢型:表现为眩晕耳鸣、头胀痛、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烦劳或恼怒时症状加重、舌质红、苔黄、脉弦。

2.1.1 治疗原则:育阴潜阳、平肝熄风。

2.1.2 施护特点:此型病人多为阴虚阳亢,上扰清空而起,症状较重,情绪易激动,烦躁易怒。

2.1.3 施护注意事项

(1)做好心理护理,采用安慰、诱导等方法转移病人注意力,尽量使患者情绪稳定,心情愉快。

(2)避免七情所伤或过劳。亲切与病人交谈,了解其心中忧郁,进行开导,使其心情舒畅。

(3)可按压百会、风池、三阴交等穴,以清热定痛、舒肝理气。

(4)饮食宜清淡,可给水果、蔬菜、瘦肉,忌烟、酒、辛辣之品。

2.2 肾精亏损型:表现为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失眠、多梦、舌淡、苔白、脉沉细数。

2.2.1 治疗原则:温肾壮阳利水。

2.2.2 施护特点:此型为肾精亏耗,生髓不足,不能上充于脑发眩晕。

2.2.3 施护注意事项

(1)情志护理:此型病人情绪低落,多思善虑,常背有沉重的思想包袱。因此,要充分重视患者的情感活动,解除精神负担,正确对待和战胜疾病。

(2)病室宜向阳,避免对流风。

(3)可适当参加锻炼,如打太极拳、气功,以减少思虑,节制,起居有常,有利于病体恢复。

(4)可针灸肾俞、肝俞、脾俞、气海,以对机体进行调整和平衡。

(5)饮食宜补养,给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

2.3 气血亏虚型:表现为头晕眼花、动则加剧、砸色苍白、心悸失眠、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2.3.1 治疗原则:补养气血、宁心益智。

2.3.2 施护特点:此型病人因思虑伤脾,以致脾胃虚弱,不能健运水谷以生化气血,气虚则清阳不升,血虚则脑失所养,气血亏虚,不能上荣头目而发生。

2.3.3 施护注意事项

(1)病室整洁、向阳、光线适宜,避免噪声及不必要的翻动。

(2)减少探视,为病人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静养,以利康复。

(3)注意观察病情,轻者闭目养神,重者应卧床休息。改变宜缓慢,护理人员操作宜轻柔,并观察眩晕发作的时间、程度、诱发因素、发作时的伴随症状及血压变化。

(4)可针灸头维、气海、三阴交、足三里、脾俞。

(5)饮食应以营养丰富的高蛋白为主,忌饮浓茶、咖啡。

2.4 痰浊中阻型:表现为眩晕、头重如裹、胸闷、倦怠无力,甚则恶心、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脉滑。

2.4.1 治疗原则:健脾利水,化湿祛痰。

2.4.2 施护特点:此型多为恣食肥甘,损伤脾胃,健运失司,以致水谷不化精微,湿聚生痰,则清阳不长,浊阴不降而发。

2.4.3 施护注意事项

(1)应多与病人交谈,使病人心情开朗,保持愉快的心理状态。

(2)房间宜敞亮、通风,温度适宜、干燥。

(3)可针灸内关、神门、丰隆、脾俞,以安神宁心,降火化痰。

(4)饮食宜清淡开胃,消食顺气,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并少量多餐;产气、油炸、干燥食物少用。

3 结果

从表中看出,眩晕患者以肝阳上亢及气血两虚多见,分别为46.6%及35%;各型眩晕患者通过治疗及精心护理,都可获得满意疗效,即治愈数大于好转数。

4 讨论

本症以中年妇女多见,特别好发于内向型性格的人,病人除接受药物治疗外,应将心理护理做为护理重点,使精神状态处于最佳状况,促其早日康复。

眩晕症是一复杂的病理过程,病理性质有实、有虚,以虚证为多,实证主要是肝阳、痰浊,虚证主要是气血、肾精亏虚,而虚实之间又相互夹杂而成本虚标实之象,故辨证施护非常重要。护理时除根据不同的证型,还应结合气候、季节、个体差异等给予不同的精神、饮食、起居等方面的调护,而且在每个环节上都应充分体现整体观念及辨证施护这一中医特色,才能不断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上一篇:“消疣汤”治扁平疣 下一篇:对糖尿病诊治的点滴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