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县四青蔬菜产业发展优势及对策

时间:2022-07-13 12:05:01

滨海县四青蔬菜产业发展优势及对策

摘要 介绍滨海县四青蔬菜产业的发展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为滨海县四青蔬菜产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四青蔬菜;产业;发展优势;问题;对策;江苏滨海

中图分类号 S63;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1-0377-02

滨海县是一个拥有40万农村劳动力、9.3万hm2耕地的农业大县。“十一五”期间,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工作目标,着力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致力发展高效农业。2009年引进县农业龙头企业江苏海大食品公司,对豆类、叶菜类、根茎类、葱蒜类四青蔬菜,包括荷仁豆、青毛豆、地刀豆、青菜苔、西兰花等20多个品种进行订单种植。种植四青蔬菜,产值10.5万元/hm2,较种植粮食增加6万元/hm2以上,纯收益7.5万元/hm2。发展四青蔬菜生产,对促进滨海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1 滨海县四青蔬菜产业的发展优势

1.1 独特的区位优势,优越的自然条件优势

滨海县地处苏北平原,黄海之滨,与日本隔海相望。东临黄海,西与阜宁、涟水县接壤。南以射阳河同射阳县为界;北依中山河与响水县相望。境内S327线、S328线、省道三三线穿境而过,与京沪、沿海高速和204国道相连,交通便利。规划中的盐连铁路纵贯南北,南融长三角,北接连云港,为四青蔬菜产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便捷快道。滨海县属亚热带气候向暖温带气候的过渡带。气候温和湿润,雨水充沛,年降水量1 000 mm左右,日照充足,霜期较短,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废黄河沿线地区,地势较高,砂壤土,适合种植多种高产优质的四青蔬菜。

1.2 强大的龙头支撑,含金量高的扶持激励政策

江苏海大食品有限公司座落在滨海县农产品加工园内,总投资1.2亿元,每年需要四青蔬菜原料20万~30万t,需要666.67 hm2四青蔬菜基地,一年种2~3茬,才能满足其原料需求。因此,四青蔬菜销路较好,龙头企业对四青蔬菜基地建设有很强的拉动作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四青蔬菜基地建设工作,出台含金量较高的扶持激励政策。2011年实行种子和支架补贴,其中种子补贴80%(不突破1 500元/hm2),支架补贴50%(不突破3 000元/hm2),工厂化育苗,并统一供苗到户的补助3 000元/hm2。对达到专业村标准的,每村奖励5 000元。

1.3 成熟的种植模式,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滨海县可一年种植2茬:秋播主体品种有荷仁豆、美国甜豆、青菜薹、青蒜苗,夏播主体品种有西兰花、地刀豆、青毛豆、黄秋葵等。可一年种植3茬:第1茬种青菜苔或菠菜(10月底至11月初播种,次年4月底前收获);第2茬种地刀豆(套种,4月上中旬播种,6月底前收获);第3茬种西兰花或白花菜(8月20日左右移栽,11月底前收获)。滨海县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力成本相对较低,与四青蔬菜生产劳动密集的要求相适应。

2 存在的问题

2.1 经营规模小,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受制约

滨海县目前约有25万农户,每户平均经营耕地不到0.4 hm2,属于“超小型”农户经济;高成本低效率的小农经营,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农业生产机械化的规模作业也受到阻碍,成为限制四青蔬菜现代化发展的“瓶颈”。农村科技教育落后,近几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不断外输内输,在家种田的大部分是妇女、儿童和老人,文化水平较低,技能单一,经营粗放,这些都制约着生产方式和观念更新。由于工作条件艰苦,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不健全,对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起重要作用的农业科研人才大量短缺,成为制约四青蔬菜产业现代化的一大难题。

2.2 农业风险防范体系不健全

滨海县20世纪70—80年代经历过大规模的中低产田改造,虽然近年国家省对滨海县农业项目投资逐年增大,但由于底子薄,起点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依然不足,早期建设的农田基础设施多数老化严重,农民收入水平较低,没有承担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农业风险防范体系处于初期发展阶段,风险防范体系的政策安排、制度设计、覆盖面以及运行机制还存在相当的差距。

3 发展对策

3.1 坚持规划为先,确保结构调整到位

搞好结构调查,优化种植结构[1],这是发展好四青蔬菜的前提和关键。一是坚持区域化布局。四青蔬菜基地建设工作,按照市场化运作、订单化种植、区域化发展、基地化推进的思路,重点在废黄河沿线的东坎、天场、界牌、八巨、八滩、滨淮、滨海港镇和滨海港经济区、江苏省滨海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等四青蔬菜优势生产区域,培植60个四青蔬菜专业村,确保2011年四青蔬菜基地复种面积达1万hm2。二是坚持规模化推进。全力推进土地规模流转,大力建设一批连片规模种植示范带、种植示范园区、规模种植基地,着力打造一批集中连片、规模经营的四青蔬菜专业镇和专业村,大幅扩张全县四青蔬菜面积。

3.2 坚持政策倾斜,确保资金扶持到位

滨海县四青蔬菜生产起步较晚,有的农民怕不会种、怕风险大,因而不想种、懒得种、不敢种;有的农民片面吸取以往种植结构调整失败的教训,在种田效益上求稳不求高,甚至固执地认为“手中有粮心不慌”。因此,必须加大四青蔬菜产业扶持力度,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才能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3.3 坚持以人为本,确保科技培训到位

一是围绕四青蔬菜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目标,结合县农民培训工程、农业三新工程、农业科技入户等项目的实施,对专门从事四青蔬菜种植的农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采取面对面、手把手的方法,使其掌握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让更多的农民掌握四青蔬菜的栽培技术,提高其科技应用能力。二是强化创业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十一五”期间,滨海县各个镇区都涌现出大批四青蔬菜致富典型,镇区、村委领导班子要通过搜集整理、宣传发动,让农民了解并积极参与到四青蔬菜创业中去,从而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在意识创新环节上,继续与大专院校广泛联系、密切合作,结成利益共同体,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新领域上开拓和发展。深切关注四青蔬菜产业新动向,积极寻找四青蔬菜产业新的创新源[2]。

3.4 坚持产量与效益并重,提高商品利润率

将重视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增长转变为重视经济效益增长和产品质量提高;将蔬菜生产由小农经济的粗放型农业,转变为规模化的集约型“精致农业”;将劳动密集型和资源浪费型的生产方式转变为劳动生产率高的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产业。在品种和生产季节安排上,要打“时间差”,克服季节性和地区性产品过剩[3]。同时,建立健全农村四青蔬菜产业经济合作组织,可参考韩国、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组建现代化四青蔬菜产业集团(联合体),探讨“公司+科技(个人或机构)+农户(基地)”的新型产业模式,消除中间商的利益,提高四青蔬菜产业组织化程度[3-4]。

3.5 坚持与时俱进,拓展四青蔬菜产业的新天地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乡人民对四青蔬菜提出更高、更加多样化的要求。要适应市场发展的新动向,抓住商机,开发丰富多彩的专用型四青蔬菜新产品。例如生食专用型、功能保健型、迷你袖珍型、观赏兼用型、节日礼品型、乡土稀有型以及开发各种有药用价值的蔬菜,也可增加蔬菜的食用器官,增加蔬菜花色品种,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4 参考文献

[1] 汪晓云.对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J].中国果菜,2010(2):15-17.

[2] 孙胜军.对秦安花椒产业逐步现代化的思考[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7(8):18-19.

[3] 王鸣.加速我国蔬菜产业现代化进程的思考与对策[J].中国瓜菜,2007(2):1-3.

[4] 子午.美国蔬菜产业现代化[J].云南农业,2003(4):27.

上一篇:宝应县沿湖村植保专业化服务工作措施及成效 下一篇:册亨县优质桔梗生产基地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