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笔记本没那么简单

时间:2022-07-12 11:40:22

高清笔记本没那么简单

近几年,1366×768像素分辨率的屏幕一直“统治”着从11.6英寸到15.6英寸范围内的笔记本。在“视网膜”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难怪很多玩家都对1366×768这组数字深恶痛绝。但是,挑选高清笔记本也不是件简单的事儿。

正视高清的意义

高清只是相对的概念。比如,对一款14英寸笔记本的屏幕来说,1600×900就能算是“高清屏”。但如果1600×900的屏幕被用在了17.3英寸的大号笔记本身上,则又变成入门级别的标准分辨率了。因此,在选购时也不必一味追求达到1080P(1920×1080)的标准,有时候1600×900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索尼Fit 14,就是采用14英寸屏幕的笔记本,

综合性能也比较

给力。

1080P让游戏“压力山大”

高分屏在为笔记本带来无比清晰视野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后遗症”。比如字体和图标的显示变小、给了厂商“提价”的理由(价格相对更高),最重要的一点则是玩游戏时更加“亚历山大”。GT640M和GT740M算是目前笔记本最常用的中端独立显卡,但它们最多只能满足大型3D游戏在1366×768分辨率运行时的流畅,在1080P下游戏会出现明显的卡顿。因此,游戏爱好者在挑选高分屏幕的同时,还要考虑硬件平台是否“带得动”。这里我们推荐配备GT750M或以上级别独显的1080P笔记本,比如微星GE60就采用了最新Haswell处理器和GT750M独显的搭配,应该算是万元笔记本中的最强配置之一了。

高分屏青睐“mini款”

高分屏幕之所以没有在笔记本领域迅速普及,除了成本较高以外,“必要性”也是影响其普及的因素之一。在正常使用笔记本时,我们的眼睛与屏幕至少会保持45cm左右的距离,此时连低分辨率屏幕的颗粒感都不明显,高分屏的“好处”自然难以发挥。但是,“变形超极本”的出现,则加速了高分屏在各种“mini款”上的普及速度。

无论分离式超极本、滑盖式超极本、双屏超极本、360°转轴翻转超极本、180°翻屏超极本,这些从11.6英寸~13.3英寸的mini款都纷纷以触控式高清屏作为主打卖点之一,而1080P级别的屏幕也只有在这类产品上才能发挥100%的功效:变形超极本都具备“平板电脑”的操作模式,我们能在超近距离与它们进行互动,此时更细腻的屏幕能让你获得更理想的视觉体验。因此,如果你想加入变形超极本家族,那高分屏的参数还是有必要追求的,比如以微软Surface Pro为代表的分体式设计产品,就可以给你带来笔记本+平板二合一的操作体验。

比1080P“更牛”的存在

就在1600×900这种“半高清”还未普及之际,比1080P更细腻的标准也已经出现了,那就是具备3200×1800超高分辨率的“QHD+”屏幕。据悉,这种规格的分辨率首先会应用在13.3英寸和14英寸的显示面板中,代表产品有三星ATIV Q系列(13.3英寸),以及惠普ENVY TouchSmart 14和富士通UH90/L(14英寸)。其中惠普ENVY TouchSmart 14最高可搭载i7-4500U处理器并配备GT740M独立显卡。随着“QHD+”屏幕的量产和推广,也许它的普及速度要比1080P屏幕还要快。

无论如何,“高清”都是未来任何带屏幕的电子设备的发展趋势,笔记本自然也不能例外。随着Windows 8系统和触控屏幕的普及,高清屏幕的“必要性”也在逐渐提升中。但就目前而言,高清的参数更适合出现在各种变形+触控的超极本身上。对绝大多数特别是注重游戏体验的普通用户而言,在为高清埋单之前就要综合考量实际预算和产品的配置能否驾驭高清下的游戏体验了。

上一篇:Windows 8“听”应用 下一篇:便携级耳机导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