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合理化探究

时间:2022-07-12 10:12:56

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合理化探究

摘 要:园林绿化是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园林成为小区环境、城市建设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休闲需求,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本文针对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合理化进行探讨,指出园林绿化合理配置的价值与意义,并且就合理配置提出建议与意见。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合理化

前 言

园林绿化植物种类包括乔木、灌木、花卉、地被、藤本等,是构成园林绿地植物空间的要素之一。园林设计师加雷特・埃克对园林植物的评价是“一个日益失去自然本质的世界里,人们借以返璞归真的诗意的生命寄托物”。园林绿地植物在园林绿地植物空间中是有生命的要素,具有建造功能、观赏功能和环境功能。园林绿地植物由于在大小、形态、色彩特征上的差异,能够构建出不同类型的园林绿地景观,给人们带来不同的遐想和回忆,形成不同的意境空间。园林植物不仅能够带给观赏者视觉享受,呈现出美得艺术气息,还能够为居民带来生态功能,净化空气,因此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意义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园林绿化建设也随着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通过构建良好的绿化环境,能够将人、自然、城市等相结合,从而创造和谐发展的生存环境。园林绿化植物合理配置的意义在于:①提升城市绿地覆盖率,城市的绿地率是评价城市的重要标准,通过合理配置植物,能够使城市保持较高的绿地率,改善城市的生存环境。②创建良好的生态效应,园林绿化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植物配置合理,能够降解毒物、净化空气,有效降低城市污染,营造良好的生活空间和健康的生活氛围。③延续独特的文化价值,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能够为城市居民与游客提供良好的观赏环境,在注重美观的同时,也能够彰显城市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

2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现状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环境价值、文化价值,但是当前我国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植物的多样性不足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植物种类繁多,地理情况差异显著。在园林绿化建设中,植物具有生态价值,不同功能的植物相互搭配,能够创造出不同的城市生态环境效果,改善城市空气,提供负氧离子,并且具有防火防灾的功能。但是目前我国园林绿化的植物品种在选择上单一,功能性植物严重缺乏,日常建设主要以高大常绿树种为主,彩叶、花卉植物的应用较少,不仅影响了居民生活的采光和娱乐空间,也限制了植物配置应有的四季季相变化效果,从而达不到美观。

2.2 空间缺乏综合利用

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大量使用草坪、行道树的种植,不仅植物的种类不丰富,色彩不足,功能性不足,也导致当前园林空间单调机械。为了综合利用园林空间,应该采用乔木、花灌木、草坪与地被植物、藤本植物相结合的方法合理配置,从而营造出立体化、层次化、协调化的空间效果。

2.3 植物后期管理不足

园林绿化建设所谓“三分种七分养”,我国很多城市在园林绿化建设中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建好后就没有专业人员去精心养护管理,树形杂乱、杂草丛生,诱发病虫害,甚至没有几年的时间,树木就会大量死亡,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和生态环境建设。

3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对策

园林绿化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需要考虑到城市的环境、周围空间以及植物的类别等多种因素,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创造出合理的园林空间。

3.1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需要遵循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则:

(1)坚持适宜原则,城市园林建设主要是为了提升城市园林形象、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居住环境。因此植物配置应该因地适宜,从而创造合理的生态居住环境。为了充分发挥园林绿化功能,应该根据城市的土壤与气候环境选择适宜的植物,提高植物的成活率。通过对园林植物品种组合及其多样性特征的分析,可为城市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分析园林植物多样性的变化原因,可为城市引种、栽培和绿化提供理论依据,从而避免盲目性,降低风险,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坚持文化原则,园林绿化的合理配置能够体现出一座城市的历史古迹和人文特色,那么在开展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时,我们需要对城市的生态特性、人文古韵、自然景观等多方面因素进行了解和认识,利用园林绿化的建设把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淋漓尽致的完美体现出来,同时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市园林景观。

(3)坚持生态原则,园林建设中树种的选择和搭配目的在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因此我们在新增树种的同时,首先要保留原有树种;在高价引进外地树种的同时要大量引用本土树种,这样才能保证植物群落生长的稳定性,有效节约园林绿化建设费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出生态效益。

3.2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对策

在坚持植物配置原则的基础上,可以根据以下的策略与方法,从而合理配置园林植物。

3.2.1 动态与习性

园林绿化的景色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是一种动态的美,例如扬州在美丽的烟花三月柳絮纷飞、碧桃盛开,会给人一种春意盎然的美感;市树银杏随着春夏秋三季叶色变化,给人带来一种动态美。所以在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中,需要根据植物形态、生长习性、观赏价值以及季相变化等进行合理配置,使植物与植物之间、植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相融合,保持平衡性,从而保证四季有景可观的美好景象。

3.2.2 对比与衬托

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植物的形态、枝叶特点、植物颜色等多种因素,与周边的环境相协调,从而创造出景观的美感,表现出艺术的形态。在植物的配置中,为了保证景观的协调,应该避免将颜色与形态差异很大的植物组合在一起,应该根据适宜的原则,采用形态大小对比法、色彩明暗对比法等多种方法构建出和谐的园林绿化空间。

3.2.3 层次与背景

根据植物学的分类,可以将植物分为乔木、灌木、花卉以及草地等多种类别。可以以乔木作为主要配置植物,搭配其他类别;也可以根据树形的大小、高矮、常绿和落叶进行搭配,做到主次分明、疏落有致。配置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季相的变化进行分层配置,背景树高于前景树等原则,形成良好的绿色屏障,产生色调上的差异,营造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3.2.4 注重韵律与起伏

园林景观中,韵律与起伏是重要的部分,通过与周围地形、景观相互协调,结合乔木、灌木、花卉、草坪等植物的链接,达到有高有低,使之层次鲜明、突出景观丰富的立体感,创造出舒适与美的园林空间。

4 结 语

园林绿化建设不仅在于改善环境,更重要的在于创造环境。我国地大物博,植物资源丰富,如果将这些植物进行充分地发掘,利用植物本身所固有的形态美、色彩美、季相变化美,人为科学的进行合理配置,一定能营造出丰富多彩、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廖小平.探析园林绿化植物配置[J].中华民居,2012年12期.

[2]朱良志.中国山水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褚晶晶.城市园林建设优化探讨[J].中国园艺文摘,2010年7期.

[4]林兴.浅谈园林绿化植物配置[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03期.

上一篇:对绿色建筑探讨 下一篇:星星之火 正在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