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版藏品也疯狂

时间:2022-07-12 10:08:45

琳琅满目的收藏品投资占据了理财市场的一隅,而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错误的错版收藏品,因物以稀为贵更是引发了市场投资者的无限关注和由衷期待,在错版藏品中淘金的大有人在。

错版彩色银币:无心插柳柳成荫

林先生前些年迷上了钱币,尤其各类彩色纪念金银币更是激发他的建仓欲望,像这类彩色金银币品种发行量普遍较低,通常在数万枚左右,稍微多一点的也不过十余万枚,所以才坚定了林先生的投资信心。在以前“京剧艺术”系列《龙凤呈祥》彩色银币面世之时,他敏锐地感觉到这个品种具有很好的投资属性,于是在低于2000元的价位买进了5枚,总共花费的成本价还不到1万元。但随后几年里钱币市场不温不火,《龙凤呈祥》彩色银币最初并没有如林先生估计的那样成倍增值,让他多少有些郁闷。

今年以来,钱币市场持续升温。而许久不曾关注理财类媒体的林先生无意之中看到了一条信息,原来流通在市场上的《龙凤呈祥》彩色银币存在两个版别,一种是市价在3300元左右的普通版,而另外一种则是价值接近6万元的错版。错版《龙凤呈祥》的特点在于,币面铸造的“中国人民银行”中的“国”字中的“玉”少了一点。

这样典型的错误,市场反应相当强烈,由于大部分的错版币已被回收,仅700余枚留存于社会,错版《龙凤呈祥》币的市价也迅速暴涨到了如今的55000元/枚。

而林先生也没有料到,他当初购买的《龙凤呈祥》正是错版币,因为疏于鉴赏使得他一直都蒙在鼓里,那不到1万元的投资收益现在已接近30万元,这不能不让他由衷地产生些许成就感。

错版特种邮票:借题发挥牟暴利

对于邮票市场来讲,1998年是个疯狂的年份,因为这一年里五花八门的邮票都可以一炒升天。其中最负盛名的当数《中国人民警察》特种邮票,它原本是一个普通至极的品种,题材和画面设计都毫无过人之处,但就是这个品种,却由于一夜之间出现的错误而引发了市场的轰动效应。

《中国人民警察》邮票刚刚面世的时候,曾经因为发行量超过了3000万而被邮商们大幅打折抛售,最低价低至5折以下。几天后,有细心的投资者发现全套6枚邮票上有部分明显的错误:第二枚邮票上警察的手指由5个变成了6个。很多大户抓住时机套购了上千版的《中国人民警察》邮票,使得这套邮票从最初的低于面值打对折猛然涨到5.9元以上,单套价接近20元成交,而整版40套的成交价达到了千元以上。

但不久后,国家邮政并没有全部回收这批错版邮票,也就是说国家邮政并不承认邮票的设计有错误,而是市场炒手们故意散布的谣言。这样一来,原本发行量超过了3000万的《中国人民警察》邮票通过各地集邮公司的渠道向市场大量抛售现货,使得该票迅速从高位下跌到了低于面值打对折的境地。于是,大户们赚得盆满钵满,但众多盲目追高的中小投资者再次尝到了跟风炒作的苦果。可谓邮市潮起又潮落,几家欢乐几家愁。

错版纪念明信片:得来全不费工夫

王先生集邮自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与一般集邮者不同的是,王先生喜欢选购重大时事政治题材邮品,尤其是80年代开始在市场上广为流传的港澳回归概念品种。这一时期的邮品中,以纪念邮资明信片形式来展示香港的题材接连不断,像《中英联合声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等都得到了投资者的钟爱,这类明信片市价的迭创新高使得王先生看准了香港题材邮品的升值潜力。

终于到了1990年,中国邮政推出了令市场瞩目的《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落成纪念》邮资明信片,这可是中国邮政首次特意为香港的银行业发行邮品,当时得到了广大集邮者的热烈追捧,王先生也不例外,他一口气买了二十几枚。当时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都出现了排队购买的情景,不过该明信片发行还不到一周,就有细心的集邮者发现明信片上的英文字母在印刷时将英文Completion(落成)拼写成Complition,成为典型的错误,国家邮政局当即下文各省邮政局追回错片,但仍然有近7万枚流落到社会上。消息一经传出,投资市场一片哗然,国家邮政局宣布紧急收回全国各地的库存明信片,但是对于已经流向社会的6万余枚明信片(市场俗称“中银错片”)是无法全部回收的,这样一来,《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落成纪念》因错成名,市价更是扶摇直上,在1997年的集邮热潮中最高曾经炒到了近7000元的价位。王先生将留存的二十几枚明信片全部卖出,近20万的巨额利润被他轻松收入囊中,可谓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错版贺年明信片:耐心持有待高价

每年邮政部门发行贺年明信片时,年先生都无一例外地去购买,部分用于邮寄,其余用于收藏。1996年11月,年先生购买了一些本该在12月发行却已违规提前上市的《梅兰竹菊》贺年明信片。不料想,12月邮政部门突然宣布上调邮资,在明信片上加盖面值4角的印章取代1.5角的原面值。那些早产的《梅兰竹菊》贺年明信片便无法改值,顷刻成为市场上热炒的品种,当年最高价曾一度超过了300元。

当时,拥有若干套错版《梅兰竹菊》明信片的年先生对这一炒作风潮并不知晓,失去了一次出货赚钱的机会。后来偶然看到电视新闻等官方媒体的报道,才知错版《梅兰竹菊》曾暴涨的事实,拿出自己的藏品一对照,证明他手头留存的《梅兰竹菊》片正是属于错版品种,全新的品相让年先生无限感慨,但他并不担心以后没有行情,因为错版《梅兰竹菊》贺年片的存世量不超过3万套,加上相当一部分被邮寄消耗,全品相的错版片更弥足珍贵。

今年以来,错版《梅兰竹菊》片已完全脱离了底部区域,一举从50元的瓶颈线进而上攻到80元并迅速站上了百元大关,投资者一致看好这个稀缺品种,耐心持有待高价而沽货,部分资深人士认为只要市场资金继续进驻,那么该品种的市价突破千元不在话下。

上一篇:限售股解禁涨跌难定? 下一篇:从容应对基金折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