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信息化教学变革

时间:2022-07-12 08:54:26

大数据时代信息化教学变革

摘要:本章介绍了大数据的特点,引申到大数据对信息化教学带来的各种观念的变革。及时提醒广大教育工作者,高度利用大数据给教学带来的便利条件,转变教育观念,不断创新,追求更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大数据;信息化教学;变革

人类已经进入到激情澎湃的信息多元化发展时期,大量新数据无时不刻不在涌现。大数据在教育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假如说大数据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刮起了数据分析的龙卷风,那么大数据技术就可以在其资源观、教学观、教师发展观等方面都将发生翻天覆地变革。

1大数据时代的特点

1.1数字数据急剧增长

谷歌公司每天要处理超过24PB数据,相当于104万8千多个GB,其数据处理量是美国国家图书馆所有纸质出版物所含数据量的上千倍。Facebook公司每天更新照片超过1000万张,每天人们在网站上点击“喜欢”(Like)按钮或者写评论大约有30亿次。You Tube公司每月接待多达8亿的访客,平均每一秒钟就会有一段长度在一小时以上的视频上传。Twit-ter上的信息量几乎每年翻一番,截至2012年,每天都会超过4亿条微博等。这种极速发展表明,大数据时代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地到来了。

1.2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重大变革

在信息处理能力受限的时代,人们只能随机抽样采集数据开展研究。其目的在于,用最少的数据得到最多的信息。但是,这种“最多的信息”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它只能从采样数据中得出事先设计好的问题的结果,而不能适用于一切情况。到了大数据时代,获得海量数据已经非常容易。因此,小数据时代的随机抽样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谷歌公司之所以能比国家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更早地准确预测H1N1流感趋势,不是依靠随机抽样分而是分析了整个美国几十亿条互联网检索记录,分析整个数据库,因而能够提高微观层面分析的准确性,推测出某个地区的流感状况,从而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这样的分析不是小样本抽样所能胜任的。这种“样本=总体”的全数据模式,被称之为“让数据发声”。

1.3相关关系分析预测未来

在大数据背景下,找到关联物,就能通过关联物之间的相关关系预测未来。相关关系的核心是量化两个数据之间的数理关系。美国知名的计算机科学家奥伦・埃齐奥尼,根据自己买飞机票的经历开发了一款可以帮助人们预测飞机票价格的预测系统Farecast。这个预测系统是建立在对41天内机票价格波动产生的12000个价格样本基础上的,而这些价格信息都是从各大机票网站上搜集到的。截止到2012年,Farecast系统用了将近十万亿条记录来帮助预测美国国内航班的票价。Farecast预测的准确度高达75%,使用该系统的旅客平均每张票将节省50美元。

1.4大数据最终利用价值就是使用和创新

大数据背景下,数据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奇特的矿石资源,在其重要价值被发现之后,可以产生新的价值,实现数据的再次创新。这种创新为信息化教学变革提供了保障和动力。

2大数据促进信息化教学变革

大数据时代的特点,为信息化教学变革提供了便利条件。全新的资源观念、教学理念以及教师发展观念,以及全新化的大数据利用形式的明显特点都是信息化教学发展和实践相结合的典型。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全新的资源观念、教学理念以及教师发展进步观念都在大数据信息化发展中产生。

2.1新资源观:实现传者和受者资源转变

在传统意义上的资源构建中积累了大量教育资源,然而依然未能满足主要教学工作,主要因素并不是资源不足,而是资源遴选的具体化。因为老师针对教学内容的个性化解读,技术爱好和审美艺术的差异化,教学特征和特点存在差异,同时资源使用状况和选择也存在差异,这就形成了资源选择的具体化烙印。烙印形成是造成教师不同教学方式的直接表现。于是,没有企业或者机构足够实力雄厚可以给全部教师实行适当企业资源。然而最重大的症结就是这些资源从整体上来说,隶属于为老师教学准备的课堂资源,主要形式就是以老师为核心的传统意义上教学方式服务的,不利于创新性人才培养。从大数据角度审视,用户逐渐拓宽的资源才能成为有潜力的资源形式。在信息化教学的背景下,学生才是无限延伸用户的主导型人才。翻转课堂等不同教学形式的利用,为信息化教学开拓了新的领域,同时也预示着在大数据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意义上以传者为核心的教学形式应该转变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方式的个性化学习方式。新资源理念是对传统意义上资源理念的再次改变。首先,微课堂理念主要的用户就是学生,从大数据资源审视,微课堂资源具备学习和商业领域的潜在价值,从而保证其良性循环发展。其次,微课堂一般意义上都是以学生为核心,可以加强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兴趣;最后,微课堂最初开发者是老师,老师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才能最大化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数据化时展的基础是与资源,云资源和大数据强强联合,大数据背景下的全新资源理念青睐于云资源,海量信息量都储存在“云端”。毋庸置疑,不管是视频、音频、文本抑或是图像,只要输入关键字,都可以实现轻松搜索。

2.2新教学观:信息化教学前移

2.2.1信息化教学前移

主要就是老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教学,在这样的教学手段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感情坚固,学生学习态度诚恳,注意力集中,因此在“一对一”教学中学习效率较高。在翻转课堂以及微课堂等全新教学的明显特点就是“人机智能一对一”,有趣性和显著性是微课堂的明显特征,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效率较高,效果明@。信息化教学前移理论是以视频再造的云时代学习手段为前提,信息化的学习手段都是以个性化学习为前提,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在学习中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可以回头查看教学情况视频,让不同状况的学生可以利用不同碎片化时间在原来的基础上实现学习目标,假如学习上遇到难题,教师能够及时实行有效性指导,从而助力于学生有效学习,实现学习效率和质量提升。

2.2.2信息化教学前移在实践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自主性学习可以迅速实现有效果的学习,从而为教学创造和创新性发挥创造出创造空间。在江苏地区苏州市的教学实践中,老师可以提前根据不同阶段的特征给学生设计学生在整个课堂中的自主学习任务清单,设定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计划相适应的学习计划,从而实现自主性学习目标性和动力性。

2.3新教师发展观:新素养、新“微格”、新职能一转型呼之欲出

2.3.1发展教学新素养

信息化教学的主要形式就是微课堂,微课堂主要就是将原本的课堂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学习计划分解成不同目标和步骤的任务、方式和手法。在整体操作实践中,教师应该按照学生的自主化学习方式和计划实现学生学习的自主发展,同时也可以根据自主学习任务利用适当的电子化教学资源,从而实现学生主导型学习。于是,提出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基本技能之外,老师还需要在信息化、可视化以及技术化、艺术培养方面中具备修养。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技能和信息化背景下的新教养相互融合,构建最佳职能的教学途径,从而可以拓宽老师教学的视野,强化教师的理论技能和时间基础。

2.3.2培养“新微格”常态化思维方式

信息化教学中还要求教师在视频学习中应该实行独立设计的视频方案,很多教师在制作视频以后,都会仔细检查,校对视频对错。这就是制作和自我审视的程度,和利用微格教师录快课程、反思和研究不同过程具有相似特征。利用一台电子设备,一副耳机就可以实现信息化教学,这被称之为“新微格”,其主要特点就是实现从贵族式教学到平民化教学的转变,从而促进教学的专业化发展。

2.3.3教师的新职能呼之欲出

在信息化教学的背景下,教师的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发生转变,教师可以脱离传统意义上的教案,更关注提前设计好的学生自主学习清单,为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视频献计献策,设计以学生为核心的课堂创新手段,在学生知识点模糊的情况下可以提供帮助,拓宽学生知识内容。

3结语

大数据信息化教学的变革迫在眉睫,其有效性问题系统而复杂,必须转变观念、常实践、常创新。使教育工作借大数据的东风顺利前进。

上一篇:大朝山水电厂运行班组管理探讨 下一篇: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下的计算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