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烽:从“无中生有”到渐入佳境

时间:2022-07-12 07:59:11

出贵阳市向北,沿贵阳至遵义高速公路60多公里就到了息烽县城所在地永靖镇,息烽县名由明朝崇祯皇帝所赐,取“烽火永靖,息息相关”之意。

“息烽有三个出名。”38岁的黄秋斌通过公推竞岗从县长转任息烽县委书记已经3个年头了。说起息烽,这位毕业于清华大学的高材生如数家珍。解放前,息烽因关人而得名,境内有军统等级最高的秘密监狱――息烽集中营;解放后,息烽以贫困闻名,现在的息烽以快速发展出名。

“除此之外,息烽还有三个率先。”黄秋斌接着说:“1996年,息烽率先整体越过温饱线,率先摘掉贫困县帽子,率先迈进贵州省经济强县建设之列,在全省88个区县中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跃升到20名左右,人均地方生产总值排名全省第十。”

很多熟悉息烽的人都说,从前因为穷没有底气、没有自信的息烽,已经从“无中生有”到渐人佳境。

工业化带动城镇化

在息烽县小寨坝的西部山地上,坐落着一座大型工业园区。银色的高炉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金属的光泽,使这个地处偏远的山区县呈现出一幅工业化景象。“那就是贵阳息烽循环经济精细磷煤化工生态工业园区。”黄秋斌说,正是它使这个无区位、无资源、无技术优势的“三无”小镇,发生了令人啧舌的变化,并成为全国100个小城镇建设示范点之一。

嬗变,源自1989年开磷集团息烽重钙厂的人驻。在倡导“工业强县”战略的息烽,此举也实现了息烽工业为零的突破。为此,息烽县提出举全县之力打造磷煤化工基地。

十多年过去了,昔日占地不足600亩的重钙厂,如今发展成为占地近12平方公里的贵阳息烽循环经济精细磷煤化工生态工业园区,小寨坝镇5个村12个村民组1500多户农民户均一人以上变身企业工人,绝大部分举家迁往小寨坝镇集中规划建设的南山小区。小寨坝这个路边集镇也成为新兴城镇,城镇人口从最初的不到3000A发展到2万多人。

未来十年,开磷集团将投资430亿元,全力打造集“磷化工、煤化工、氯碱化工、氟化工、硅化工”为一体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完全达产后,该基地年产值将达到600多亿元,利税超过百亿元,将创造2万个左右的就业岗位。届时,一个总占地面积达20平方公里的西南乃至中国最大的循环经济磷煤化工城,将在黔中大地快速崛起。不难看出,息烽不仅有着自己独有的支柱产业,并且其发展已经实现由粗加工逐步向精深加工转型。

按照循环经济理念,磷化工固体废物已制成新型建材――磷石膏砖。“这个项目年消化磷石膏近300万吨,有着非常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黄秋斌自豪地介绍说。

坡耕地长出“绿色银行”

“前些年,我家开垦了7亩荒地,每年辛辛苦苦,过的还是苦日子。现在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还果了,每年收入反而增加了好几倍。坡耕地成了‘绿色银行’啦!”2011年春节,家住息烽县九庄镇和坪村村民陈连康一算帐,去年由于实施“三良”工程,他家的粮食不仅够吃了,存折上还多了几千元钱。

2009年,息烽县与开磷集团、贵阳市农委联手,在全国率先全面推广实施“良种+良肥+良法”工程,即“三良”工程。该计划用5年时间,由县财政拿出1亿元资金,对全县25度及其以下的耕地,凡农民种植的农作物,按20公斤/亩的标准无偿补助优质肥磷酸二铵。由农业部门统一配送良种,派技术蹲点指导。而对于超过25度以上坡耕地,则从资金、项目上扶持农户发展经果林、中药材、养殖等。

小寨坝红岩村在实施“三良”工程后,保留部分水田外,将所有地块,包括房前屋后,全部种上水晶葡萄。如今,红岩村已成为贵阳市著名的乡村旅游点。2010年,该村森林覆盖率提高至62%,农民人均纯收入上升到5500元,由原来的一类贫困村一跃成为息烽县富裕村、生态村。

“三良”工程被农民称为“幸福工程”!“十一五”期间,息烽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6.5%,增速在贵州省名列第一。

堡子村的“半边天”

在养龙司乡,金灿灿的油菜花和绿油油的蔬菜把田野渲染得生机勃勃。60年前,这里的妇女为了争得与男人同工同酬而上演的一幕活话剧,改写了中国妇女的历史地位。35岁的养龙司乡女党委书记徐艳具有MBA学历,讲述“半边天”文化发祥的来历,她显得十分自豪。

上个世纪50年代初,息烽县遭受自然灾,粮食普遍减产,人均口粮不到300斤。1954年,养龙司乡堡子农业生产合作社,议定男社员每天记7分,女社员只记2.5分。

围绕男女能否同工同酬,堡子合作社引起了一场大争论。一些思想保守的男社员认为:“妇女下田,天干三年;婆娘掌犁,牛瘦脱皮”。赵玉华气愤地说:“解放前妇女没有掌犁,为啥牛脱皮?”她鞋子一脱,裤脚一卷,第一个吆喝着赶牛下田。由于妇女的参与,粮食生产大获丰收,完成了国家下达的生产计划。

合作社党支部经过研究,明确规定实行男女同工同酬。

1955年12月,主持编辑的《中国的农村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以“本书编者按”的名义,做出“建议各乡各社普遍照办”的批示。名不见经传的堡子村作为推进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一个样板,成为全国推行男女同工同酬的第一村,随即在中国广袤大地上开启了男女同工同酬的伟大时代。

如今的堡子村被中央评为“全国精神文明活动示范点”荣誉称号,同时还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妇女教育基地”的光荣称号和“全国巾帼示范村”。

关于息烽的未来,黄秋斌的心中早已勾画:“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给力幸福息烽是我们今后工作的主基调,息烽要抢抓机遇,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努力把息烽打造成为中国最大的循环经济磷煤化工城,成为黔中腹地重要节点城市,成为一个宜居、宜游、宜业的生态文明山水城市。”

上一篇:高原小城的60年 下一篇:公案里的奇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