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焦虑和抑郁一同袭来

时间:2022-07-12 07:39:52

当焦虑和抑郁一同袭来

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王先生是上海人,经过几年努力,终于坐上了某跨国公司在中国开设分公司的第一把交椅。问题是此后“霉运”不断:先是一直有疲劳的感觉,休息再多也不消失;然后在国外开会时出现阵发性心慌、胸闷、气急、入睡困难,回国后上述情况不见消失,反而更加频繁。原本满怀自信的他有些担心、紧张,去医院从头到脚检查一遍,报告结果一律是“无异常”。再找中医,中医辨证下来认为有“虚证”,汤药加针灸治疗半年有余,情况时好时坏,还出现心情抑郁、失去兴趣和快乐感、注意不集中、总想不高兴的事、工作学习和创造能力明显减退的现象。本着对公司、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他决定辞去职务,专心治病。接下来的半年,他四处求治,寻找偏方,钱花了一大把,但身体情况却越来越差,而且他对继续治疗的信心也不足了。后来经人介绍,他找到我为他治病。

其实,他只是由于负性情绪未得到及时排解,结果导致慢性焦虑(也有急性发作),因处理不妥又出现抑郁情绪。他本人认为西医、西药有副作用,这一偏见使他错过许多治疗机会。我为他进行了耐心的分析、解释,要他定期随访,并为他开了抗焦虑、抗抑郁药赛乐特服用。他服药两周后,阵发性心慌、胸闷、气急消失,睡眠改善,情绪转好,六周后症状全部消失。整个治疗仅花医药费数百元。找回失落一时的自信后,他又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

哪些人容易焦虑、抑郁

有些人对自己的要求很高,但现在社会竞争很激烈,所以他们受挫折的机会很大。当他们遇到某种挫折,就意味着对自己那种“高标准、严要求”目标的否定,从而积累起负性情绪。如他们不想找亲朋好友倾诉、求援,负性情绪不能得到有效排解;同时,中国文化教育背景以及社会专业服务现状使他们不习惯求治于心理医生;于是,一些人用泡吧、购物来发泄不良的情绪,另一些人则可能会上网成瘾或恋物成瘾。

美国全国心理健康研究所所长戈德温博士指出:“那些条理性强、工作效率高、责任心强的人易产生抑郁心理。”这句话正好点出了这部分人的“症结”所在。其实,他们大部分易焦虑、易抑郁,主要表现是容易过分担心、紧张、不安、恐惧等,可伴有失眠、消化功能减退,还可能有全身不适,如口苦、咽干、心慌、胸闷、尿频尿急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症状,也有心情抑郁、失去兴趣和快乐感、容易疲乏、注意力不集中、总想不高兴的事、思维和反应迟钝、自责自罪、工作学习和创造能力明显减退,严重时可以有自杀的想法和行为。

焦虑、抑郁时该怎么办

1.量力而行

忙要有度。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竞争是没有穷尽的。对个人的时间、精力及综合素质必须有正确的认识和估计,凡事尽力而为,保持一定的弹性,否则会超负荷运作,导致自己疲于奔命,结果会是积劳成疾,得不偿失。

2.家庭支持

不可认为自己在事业上有追求,就可以少承担家庭义务和责任。无论你在外扮演多么重要的社会角色,在家庭中仍是普通一员,有责任担负起自己应该承担的义务。其实,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刻,家庭会给你很大的心理支持。

3.转移注意力

方式之一是努力工作、以积极的态度去生活;二是通过暂时脱离不良环境,如外出学习、旅游或娱乐、购物、参加体育活动,这样可转移注意力,从而达到缓解内心矛盾冲突的目的。

4.学会倾诉

如碰到不顺心的事,不要闷在心里,要善于把心中的痛苦和烦恼倾吐出来,把消极情绪释放出来。另外,使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奋发向上、乐观豁达的精神风貌也很有必要。

5.看心理医生

上述几种方法往往只能对早期轻度的焦虑、抑郁有作用。其实,心病自有心医治,具有良好专业技能的心理医生能有效安全经济地解决焦虑、抑郁等问题,且绝对会为就医者保护隐私。医生还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用药物治疗,最新的一类抗抑郁药如赛乐特等可以将焦虑、抑郁两个问题一起解决。

上一篇:a干扰素另有一功――治疗白血病 下一篇:卵巢功能的一面“镜子”――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