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探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应用

时间:2022-07-12 03:54:36

谈探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应用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十分重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教师本身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式的体现和需要。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努力地、不断探究在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关键词】探究;初中数学;课堂应用【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278-01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探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主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开展探究性学习,是为了改变学生原来那种被动的、偏重于记忆、理解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而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求,在探求中掌握探究方法,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法,是一种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强调“做中学”,力图通过学生“做”的主动探究过程,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立足于课堂,深入钻研教材,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基础。我结合自己对新课程初中课堂教学的实践,谈一谈自己对初中数学课堂上运用探究性学习的探索。

一、应用基本内容,激发学生知识拓展

在数学定理、法则的教学中,我们不应该直接以感知教材为出发点,而应当把教材上的知识变为需要学生探究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在尝试中去体验去创新,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解决的过程。比如:在进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教学时,我们一方面了解到学生在小学时就知道把三个角剪下拼成一个平角,从而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另一方面也认识到定理是需要经过严密论证的,需要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的。因此,决定引导学生探究这个拼的实质。让学生把拼的图形画下来,引导学生从拼法中探究证明的思路,这样就很自然地让学生接触到几何中添辅助线的问题,体会到添辅助线这一抽象的数学手段的来历和作用,同时定理得以的证明。

二、利用实践作业,锻炼学生自主探究

初中数学中分阶段安排了一些综合实践作业。在高效课堂的强烈影响与要求下,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需要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例如:学习了多边形内角和定理后,让学生利用一种或几种地板砖设计一幅美丽的地板图案。再如学校新建了校舍,要绿化美化,准备在长80米,宽60米的矩形空地上建造一个花园,要求绿化面积是空地的一半。请你为学校设计方案。又如测量建筑物或树的高度,就是一个典型的实践性探究作业,课题实践时我们发现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很高,想到了许多老师不曾想到的问题:若树不高用竹竿直接测量、树高可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天气好可利用影子长与树高的关系计算。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只要通过小组交流、分工合作、探究尝试、综合运用,就一定能解决问题。

三、反馈矫正中的探究性学习

学生在平时作业或测验考试中难免出现各种错误,出现错误必有原因,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纠正错误,总结提高,真正“吃一墅、长一智”,也是一种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我在上课时,常常注意及时反馈,及时抓住学生所产生的错误,组织学生讨论剖析,从直接错误中,找出产生错误的根子或间接原因,找到改正错误的办法,充分发挥“错误”的作用。在进行试卷分析时,我也常常请出现错误的学生回顾并说出自己当时是怎么想的,并且请他说出应该怎么订正这个错误。借助于纠错,学生不但加深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加强了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了审题,解题能力,更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中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

四、选取数学问题,探究实际应用

教师应尽可能多提供一些现代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事例进行探究,可以让学生计算有关经济问题。社会生活中的市场销售问题、办厂赢亏测算、股票风险投资、贷款利息计算、道路交通状况、环境资源调查、有奖销售讨论、体育比赛研究等内容都可以让学生进行探究。比如:一家商店将某些型号彩电先按原售价提高40%,然后在广告中写上“大酬宾,八折优惠。”经顾客投诉后,执法部门按已得非法收入的10倍处以每台2700元的罚款。请问这是为什么?这道题通过同学们的探究,就不难发现现实生活中有些商店店主坑害消费者利益的忽悠人的做法,不经过探究,便很难发现他们的阴谋。

五、重新组合教材,探究知识形成

初中数学教材中知识体系的安排,出于种种原因,其顺序组织的不太适合探究性学习的开展,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重新组合教材,从而便于学生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比如:我们在进行教学函数概念时,考虑到学生很难理解课本中给出的定义,我就不让学生死记硬背定义,而是改变了教材的编排顺序,首先选取了4个学生熟悉的具体事例,让学生指出哪些是变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表达,然后让学生反复比较,得出各例中两个变量的本质属性:一个变量每取一个确定的值,另一个变量也相应地唯一确定一个值。再让学生自己举出函数的实例,辨别真假,抽象、概括出函数定义……学生在函数概念的探究性学习中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六、利用信息技术,探究数学规律

初中数学知识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密切。新《课标》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究性的数学活动中去。”计算机在提供记录和处理数据方面解决了那些繁琐、枯燥重复性的工作,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思考和探索。现在的初中数学教学,教师普遍运用多媒体手段开展教学,计算机能更有效地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益,教师尽可能利用计算机展示数量关系、函数图象、空间图形、集合图形及变化过程,处理有关的繁难运算,虚拟情境,帮助学生绘图制表、设计图案、寻找网络资料、收集信息等等,有助于学生互相交流,合作探究。

总之,探究性学习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十分重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教师本身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式的体现和需要。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努力地、不断探究在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上一篇:新课标下如何进行物理检测的命题 下一篇:寻找“克隆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