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时间:2022-07-12 03:54:35

谈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摘要:创新思维是一种思维形式,是指人在实践学习活动中,根据自己的目标展示出来的一种主动的、独创的、富有新颖特点的思维方式,它是在原有经验材料和学得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性和突破性的创造组合,形成新的概念或新成果。对于小学生来说,一条新颖的解题思路,编一道应用题,小发现,小创造等都是创新思想的结果。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来设计课堂教学,要关注孩子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孩子的主动意识和创新思维。

关键词:小学;创新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

一、 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可以采用的方法有:以旧引新、沟通引趣;揭示矛盾,设疑生趣;故事开场,引发兴趣;制造悬念,激发兴趣等。这些方法都充分抓住学生的好奇心。

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一上课老师便对学生说:"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数字游戏,看谁能考倒老师。只要你任意说出一个数,我就立即说出它能不能被3整除。"学生争先恐后发言,有的想难倒老师,说的数比较大,结果老师不但说得快,而且对。学生露出了惊奇、佩服的表情,惊叹之余,学生急于知道"老师快速判断的绝招"。于是学生带着追求知识的渴望和疑问进人新知的探求过程。

二、优化教学过程,畅通学生创新思维的渠道

数学知识本身是比较抽象的,要想使学生主动听课、积极动脑、学会学习,就必须在课堂上使他们有效地把耳、目、脑、口利用起来。通过学生拼摆、实验、讨论,争辩等活动,引导他们在活动中思考,在思考中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以说促思,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创新思维的重点是提高和培养学生概括事物,揭示规律的能力。在五年级复习"数的整除"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几个教学环节。先出示一些数,如:1、2、3、10、5、45......让学生说出哪一个数能被谁整除?如:10÷2=5,进而引出整除的概念,因数和倍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质数和互质数、质因数、合数、分解质因数等一系列概念。

2、加强操作,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操作不是单纯的身体动作,而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着的。操作中学生不但要观察、分析、比较,还要进行抽象,概括,从中发展思维。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学生用多种方法数出长方体有6个面。这时,老师追问:"为了不重复也不遗漏可以怎样数呢?""逼"着学生思考,最后得出数面的一般方法是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共有6个面。学生认识什么是相对面后,再引导观察比较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你发现了什么?再一次"逼"着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有的用手摸一摸,有的用直尺量,有的把两块一样的长方体拼在一起,有的把长方体相对的面沿着外框画在纸上比较,等等。通过动手实际操作初步感知相对的面的大小、形状一样。这样学生在思维中操作,在动手中思维,并通过语言将操作过程"内化"为思维,使思维得到发展

3、合作研讨,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加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小组研讨中,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在五年级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时,老师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练习。"给你一根长31.4厘米的绳子,把它围成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圆,你认为它们的周长相等吗?那个图形面积最大?"学生对此问题非常感兴趣,在猜测的过程中,很多孩子认为他们的周长一定是相等的,而面积呢,就有三种说法,有的说长方形面积大,有的则认为是正方形面积大,还有的说是圆,学生意见不一。到底谁的对、谁的错,老师让学生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式,四人一组,一个计算长方形的面积、一个计算正方形的面积、一个计算圆的面积,一个人当评委,然后一起来比较,让事实说话。

许多学生通过计算,证实了自己的猜想,圆的面积是最大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学到这里,老师又问学生,通过这道应用题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他们在交流、评比中,得出了这样一个规律:"当周长相等时,正方形面积比长方形面积大,但圆的面积最大。"你看,一石激起千层浪,只有给学生一个自主的、开放的空间,让他们的思维凸现出来,学生才能闪现出创新的火花,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才不失为一句话。

三、改革课堂练习,提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空间

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不是靠教师讲和传授,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练习。学唱不离口,学拳不离手。课堂练习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巩固新知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除围绕本节课的重点设计基本练习外,还要设计些变式训练,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不能只重视计算结果,要针对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有层次、有坡度,要求明确、题型多变的练习题。要让学生通过训练不断探索解题的捷径,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解题思路,激发其创新精神。

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在数学课上,如果老师放手让学生说话,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猜想、讨论、交流、合作,参与研究、体验成功,那么,我们的教学就一定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精神,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素质。

上一篇:善用PPT辅助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 下一篇:通过“讲座”形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