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结合点 丰富德育载体

时间:2022-07-12 02:27:44

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一直是教育者思考的问题。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工作往往抛开学生身边实际的东西,注重用形式和说教,显得苍白无力。在新课改作业设计的启示下,我们尝试在德育活动中推行“德育活动作业”,由学校政教处牵头,教师全员参与仔细论证,制定好《“德育活动作业”实施大纲》和《实施细则》,找准“德育活动作业”与学校各项工作的结合点,使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内在结构发生变化,通过内外的交流互动而起到积极有效的教育作用,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实效。

一、找准“德育活动作业”与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结合点

思想品德课是向学生系统地进行德育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观教育的一门课程,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人生观、培养良好品格起着导向作用。教师除了设置一些必要的知识性的书写作业以外,教师还可以设计许多活动性的作业,如社会调查和写小论文等,以提高学生的品德认识水平。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感悟青春》,可以给学生布置“发挥你的想象,把自己所认识的青春展示给大家”的作业。学生对这种非书面性的作业比较新奇、喜欢,便于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同时也使学生树立了理想信念和人生目标。

二、找准“德育活动作业”与其他各学科教学的结合点

各学科教学是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各科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寓德育活动作业于各科作业之中。诸如观察事物、课外阅读、组织有意义的活动、演讲、表演、论辩等等,它的作用都决不是“作业本”这个载体能容纳得下的。因此,学科教师要认真按大纲要求,引导学生保质保量的完成这类作业,只有瞄准关键点,抓准着力点,使德育渗透学科教学当中。

三、找准 “德育活动作业”与班主任工作的结合点

班主任工作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班主任应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和不断出现的问题,有计划地布置“德育活动作业”,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如学生情绪低落,可以布置“怎样学会自我调节”活动作业,做好心理引导;如学生集体观念差,可设计一些只有合作才能完成的活动,增强他们的集体观念和责任心。

四、找准“德育活动作业”与共青团、学生会工作的结合点

学校共青团、学生会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团组织、学生会应根据各自工作特点,充分发挥组织作用,通过积极健康、生动活泼的活动,把广大青少年吸引到团组织、学生会的周围,落实大纲的各项任务。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良好的道德风尚,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如共青团可以利用节假日开展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鼓励学生承担采访、摄像、摄影、报道等任务,利用校园广播、演讲、校刊等途径展示自我风采、历练品格修养。

五、找准“德育活动作业”与家庭教育的结合点

孩子和家长在对待学习上,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家长总认为子女认真学习就是“好孩子”,其他的活动都不是“好孩子”的所为,实际上这种做法非常片面的,并且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针对这种实际,通过开展“爸爸、妈妈请听我说”、“爸爸、妈妈的一天”、“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双休日”等一系列讨论会、小调查、小实践的活动,让学生走访一些家长,采访优秀家长的教子经验,并写一些体会文章,为提出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氖围方面的合理化建议。

六、找准“德育活动作业”与重大节日的结合点

我们对一年中30个重大节日进行统筹安排,抓住契机进行有针对性的布置德育活动作业,如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我们就布置学生制订计划,每天坚持读书15分钟; 11月19日是临夏回族自治州成立的日子,提前让学生查找相关临夏和家乡的历史资料和地方风俗资料,在班会课进行交流,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七、找准“德育活动作业”与社会教育的结合点

社会是课堂,生活是教材。当前学生对社会形势、民俗风情、家乡建设等情况了解甚少,而且在人际交往、团结合作、社会公德等方面,缺乏正确的认识与理解。为此,我们利用节假日、双休日,让家长带领孩子或学校有计划、有目的组织学生,通过完成布置的“德育活动作业”让他们接触社会,近到村社、住宅小区、政府大楼、博物馆、医院,远到莲花山、药水峡自然风景区,让他们在社会大课堂中开拓视野、锻炼能力、增长才干、历练自己,进而提升学生德育水平。

总之, “德育活动作业”形式多样、贴近生活,改变以往空洞、形式化的德育做法,通过平常小事,促进了广大青少年思想品德的提升和道德情操的锤炼,为学校德育的发展探索了一条有效路子。当然,“德育活动作业”只是德育工作的一种载体,不能囊括德育工作的全部。它最终能发挥多大的效益,取决于执行过程中操作的方法与技巧,它的功能的进一步提升,还也有待于我们的探索和努力。

上一篇:相互宽容 彼此信任 互相尊重 下一篇:提升教师队伍管理水平 焕发学校教育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