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探讨

时间:2022-07-12 10:29:36

对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探讨

摘要:公路工程质量的提高和保证,需要依靠科学严密的管理,依靠不断地总结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经验,规范工程质量管理思想组织、方法和行为,建立自己工程质量管理的新科学体系才得以实现。

关键词:公路施工;质量;管理

Abstract: Highway engineering quality enhancement and assurance need to rely on scientific and strict management, relying on the summary of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experience, standardize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thinking organization, methods and behavior,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scientific system of their own 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 can be achieved.Key words: road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 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公路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的技术、经济活动,具有流动性强、协作性高、周期长、受外界干扰及自然因素影响大等特点,同时涉及到众多的社会主体和多变的自然因素,当前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1对物料的因素较难实现全面控制施工工序活动质量控制过程中,投入物料的面广量大,对物料的因素较难实现全面控制。实践工作中,监理工程师经常感到工业化的设备及批量产品质量离散性小,往往通过产品书面检验及试验测试产品质量即可得到评判及控制。但多数操作型工序所用地方材料,如砂、石、砖等的质量离散性较大,加之材料往往随时进场,如何实现对于材料的实时、全面、有效的控制也是一个困难的课题。

1.2人的因素难以实现全面有效控制公路工程现场施工的操作型工序产品一般均具有劳动密集的特性,投入劳动力众多,故难以对每个操作人员实现有效控制。在工程实践中,由于个别操作人员违规操作所引起的质量问题是屡见不鲜的。因此,怎样实现对操作人员全面有效控制对于监理单位及承包商均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难题。1.3安全意识不高,责任不明确安全意识是做好施工现场安全工作的关键,现场施工的安全工作是关键到整个工程进程的工作。但是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管理工作中,未能将施工现场安全工作摆到应有位置,未能真正认识到施工安全生产责任重大。建立健全的制度,落实责任到个人是做好现场施工安全工作的关键。

1.4质量控制过程中产品难以全面检查,部分质量隐患易遗漏事实上,由于现场施工操作型工序产品面广量大,采取全面检查是难以实现的,但采取抽检的方法,往往又导致了一些质量问题的遗漏。怎样实现对于操作型工序产品成果的全面控制也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难点。2.公路施工中质量管理的实施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企业领导要狠抓企业内部质保体系建设,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合同要求、规范要求、工艺要求进行施工,严格把好企业自检关,从最基础抓起,增强全体施工人员的保质意识,建立工地试验室,明确检测设备和人员素质,以使工程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2.1加强施工过程质量的控制公路项目施工的质量是在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分项工程中创造出来的,而不是靠检验和评定出来的。作为企业领导,应该始终在头脑中绷紧“质量保障”这根弦,明确要求基层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每道工序均进行过程控制。对于进场的要投入使用的原材料要派专门人员看管,严禁乱堆乱放,暴晒雨淋而使原料的性能及质量受到影响。坚决实行工序施工活动前的操作技术交底制度,向所有参与者明确施工质量要求,由全员自觉维护工程质量,提高质量水平;密切注意监控在施工准备前各阶段对影响施工质量的各方面的因素和是否发生了不利于保证工程质量的变化,以及工艺与操作情况是否始终符合要求等。同时要求专业工程师每天至少有6O%以上的工作时问用于现场巡查,发现和纠正施工中的错误做法,对使用不当材质、使用有缺陷的机械,要及时纠正,以免殃及工程质量,造成重大工程事故。2.2严把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关分项工程质量是形成工程项目质量的基础,是确保工程项目质量的前提。为此,企业领导应督促项目经理积极在工人中开展质量控制小组活动,另外,要求评定核定用数据说话,以实测数据取代感观印象,确保每一个分项工程质量都在控制之中;如果某分项工程达不到预定的控制标准,就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以工序质量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这样,每一个分项都达到预定标准,每一分部工程至单位工程就定会达到标准。

2.3重点治理质量通病公路工程中的质量通病有:桥头涵顶跳车,路基不均匀沉降,路面平整度差,结构物内在和外观质量差等。加强现场质量管理,要以治理质量通病为突破口,重点抓好以下工作。2.3.1认真处理路基与桥涵接头,防止桥头涵顶跳车。

桥涵与路基施工往往不能同步进行,在路基与桥涵之间形成接头,若施工质量控制不好就会造成跳车,一般设置桥头搭板,铺设土工隔栅或土工布,改换填料等,这些措施如果没有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合理的施工工艺保证仍然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因此,现场管理的重点是确保碾压到位,压实度符合质量标准。2.3.2彻底处理软弱路基,确保路基整体稳定。

路基不均匀沉降会导致路面开裂、路基失稳,危及行车安全。主要原因是路基未充分压实。为此,现场质量控制要抓好地表清淤和路基分层填筑及压实;在路基填挖方交界处、施工分段接头等非连续地段要作为质量控制的关键点加强控制。2.3.3严格控制路线的线型与标高。

纵横坡不适、平整度差等直接影响公路的外观质量和使用品质,故这些问题要从路基开始层层检查验收,达不到要求及时返工,谨防积重难返。2.3.4公路是暴露在野外的线形构造物,要达到内在质量与外观质量的统一就必须控制关键材料、关键工序、关键工艺;满足结构物的外观质量,必须做到工艺精细、线条分明、线型顺适、层次清晰。

3. 进度及成本管理很多施工单位往往过度重视速度和效率,而忽视了质量。他们常常认为只要强调工程质量,过程的进度和综合效益就会大大受影响。其实,注重质量和注重进度、效益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发展的矛盾结合体。3.1加强进度控制进度计划是控制工程进度的依据,施工组织中的月、旬作业计划以及材料、机械使用计划都要服从进度计划的要求。当工程进度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与计划偏差较大时,现场管理者要结合实际,对进度计划进行调整。3.2搞好成本管理成本管理就是通过成本核算来计划和控制经济活动。施工现场管理要达到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工程进度、质量的控制来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不计成本,不搞核算的粗放型管理只能导致工程干的越多亏得越大。4. 养护管理技术发展对策公路作为基础交通设施之一,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使得公路管理水平已远远不能适应公路建设发展的需要,为了进一步加强工程管理的质量,使管理工作朝着科学化、现代化、企业化方向发展,将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以及先进管理技术应用于我国公路建设和管理中,充分利用计算机来处理和管理公路建设项目中所涉及的大量数据信息也就成为公路工程建设管理软件发展的必然要求。先进适用的养护技术,保证了高等级公路的正常使用,规范、科学、高效的管理使高等级公路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必须具备强大的技术支撑。4.1利用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IS―T)促进公路养护管理现代化。由于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将空间信息数字化,并使这些信息可视化,通过功能强大的软件,使公路沿线三维空间分析直观简明,数据管理便捷高效,为公路养护和运营提供大量、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为公路交通的发展、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4.2利用高科技检测技术促进工程质量监测和公路养护智能化,通过利用高精度传感器、雷达技术、RS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实现人工检测向自动化检测发展,由破损类检测向无损检测技术发展,使公路质量的检测、评估和病害分析更加快捷,使公路养护更加合理经济。4.3推广使用国外高等级公路养护适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路面耐久性,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中普遍采用的改性沥青技术、SMA路面技术、土工合成材料、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等都是发达国家在公路养护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们的推广与使用,改善了公路桥梁等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达到了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实现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上一篇:对市政工程中道路施工质量问题的探讨 下一篇:浅谈如何加强建筑施工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