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当“常有理”

时间:2022-07-12 08:50:44

李涛毕业后,就进入一家出版社负责校对工作。

在学校的时候,李涛喜欢睡懒觉,常常在闹铃响过几次之后才慢悠悠地从床上爬起,上课经常迟到。他告诫自己,正式上班以后绝对不允许迟到的情况发生。

第一天上班,李涛提前了半个小时来到公司,并且在之后的一个星期内保持了这个良好的习惯。可是,到了第二个星期的时候,他就犯老毛病了,星期一迟到了4分钟。李涛笑着跟邻桌的同事解释:“上班的路上去买牛奶,结果排队的人太多了,就给耽误了4分钟。”同事只是友好地对他笑了笑,便继续做自己的事情去了。

接下来的几天,李涛都是急匆匆地冲进办公室。“不好意思,刚才路上堵车了,等了很久。”“唉,今天一早女朋友突然感冒了,去外面给她买药耽误了几分钟。”“闹钟的电池好像没有电了,还好我形成了生物钟,没有迟到很久。”李涛虽然每次迟到的时间不长,但是他都可以找到各种借口来搪塞。因此,在办公室里,同事都笑称他为“常有理”。

虽然,“常有理”这个绰号给办公室紧张的气氛带来了一丝欢乐,但是李涛发现同事对他的态度渐渐有了变化,他们看他的眼神甚至多了一份厌恶。李涛觉得同事太不近人情了,自己迟到又不影响他们的工作,何必小题大做。

月末,人事部的经理突然找李涛谈话。经理一脸严肃地对李涛说:“我听说同事都叫你‘常有理’,你怎么解释?”

李涛笑了笑说:“那是因为我和同事关系融洽,彼此之间开的小玩笑。没有什么的,这不正说明了我和同事打成一片嘛!”

经理依然是一脸冷漠。这时,李涛不由得冒了一头冷汗。他尴尬地说:“经理,我之前已经下定决心不会在上班时间迟到,但还是死性难改,后来干脆就放纵自己,还找了一大堆借口,所以,同事才给我取了‘常有理’的外号。”

经理告诫李涛:“不要以为迟到几分钟只是一件小事,它可以看出一个人对待工作的态度。更不要为自己的迟到找借口,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体现。”事后,经理扣除了李涛当月的工资,并在大会上点名批评了李涛。

点评:李涛总是为自己的迟到杜撰各种借口,他的借口也给同事和领导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大家都觉得李涛对待工作缺乏热情,不负责任。

上班迟到是职场中常见的现象,很多人为此找过各种借口。职场上,不要当“常有理”,给自己一个目标,克服困难,热情迎接职场生活的每一天。

上一篇:孟子的职场生存智慧 下一篇:与学生共度感恩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