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冠心病患者在晚饭前锻炼

时间:2022-07-12 08:31:01

提倡冠心病患者在晚饭前锻炼

廖教授退休前是市湘南学院数学系知名教授,患有冠心病多年,几乎每天下午5点后都要去锻炼身体半小时左右,如散步、打乒乓球等。然后回家吃晚饭。廖教授现年近花甲,但身体较好,精力充沛。心功能尚好,除血脂总胆固醇偏高外,生命中最重要的四项指标(体重指数、空腹血糖、血压、腰围)都在正常范围内。

入冬后。冷空气活动频繁,严寒、低气压、温差大的冬季气候,会使人体处于一种应激状态。冠心病患者对这种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因为寒冷可使体表小血管收缩、痉挛,血流速度减慢,血液黏稠度增高,加重心脏负担。从而间接地引起冠心病发作。统计显示,每年11月到翌年1月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一个高峰期。气象医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半数冠心病病人遇冷发生心绞痛,有七成心肌梗死病人发病与寒冷相关。这是因为当骤然吸入5-10℃的冷空气时,冠心病病人的心电图会出现类似心绞痛的改变。由于寒冷的刺激,心肌耗氧指数增加,交感神经兴奋,末梢血管收缩,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左心室负荷加重,而使心肌缺氧。另外。突然受寒,还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痉挛。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晚餐前散步或进行温和运动半小时更有利于健康。餐前胃中空虚。脂肪细胞尚无新的脂肪酸进入,散步易将其“动员”出来化为热量而消耗掉。国外一项研究发现。在享用丰盛而油腻的饭菜之前,进行一定时间的打乒乓球运动,可以减少脂肪对血管功能的损害。含有较多脂肪的食物能使血脂水平短暂升高,会对血管内皮的功能造成一定的损害,而餐前运动可将这种损害降到最低程度。餐前人体一般处在饥饿状态,体内的脂肪处于分解状态,一部分脂肪酸被释放进入血液。人在快步行走时能量消耗增加,并从体内储存的脂肪中获得额外增加的能量需要。在运动后的恢复期。则会从血液中提取膳食脂肪来补充脂肪储存库,从而使血脂水平下降。相反,患有冠心病的人饭后散步,因食后体内血液会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形成血栓。发生心肌梗死。

当天气晴朗、气温不太低时。可增加室外活动。下午外出锻炼前,尽量避免室内外温差的刺激。冠心病患者不要骤然离开温暖的房间,进入寒冷的露天空间。如要离开,最好先在楼门内、楼梯口或门厅等处停留片刻,以适应冷暖的转换。最近德国科学家就锻炼对心脏影响所做的一项研究表明。在休闲时锻炼才有益,紧张工作中所做的体力活动对心脏产生的影响弊大于利。这是因为与工作有关的体力活动往往是一种爆发性的锻炼,不会给人体的心血管带来益处。研究人员指出。较之那些不锻炼的人,即使每周在休闲时锻炼少于1小时的人,也能使发生心脏病的机会减少15%。如果每周能在休闲时锻炼2小时以上,则发生心脏病的机会可以进一步减至40%。即使简单的有氧运动,如低强度的散步或快步行走,都可以大大降低心脏病引起的死亡率。

以往的研究证实,每天下午5点以后运动,到晚上10点身体和大脑开始进入较为疲劳的状态,会使运动者更易入睡。

上一篇:预防接种中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 下一篇:退休之后,让心灵不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