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滨之帆 第8期

时间:2022-07-12 08:09:55

摘要:本文通过对无锡湖滨饭店改扩建工程的项目介绍,阐述了建筑师在在设计中如何使新、旧建筑互相结合,建筑和景观相互融合,创造出既有独特形象又相互协调的建筑。

关键词:结合;协调;融合;改建

中图分类号:TU2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8-0100-03

1 项目背景

无锡湖滨饭店是一个五星级的度假胜地和会议中心,属于城市度假型酒店。地块位于太湖湖畔,东临蠡溪河,西临环湖路,北临金城西路,南侧毗邻太湖和著名风景名胜蠡园。

为了配合无锡市政府即将着手进行的临近公园开发,建设一系列的购物及娱乐设施和无锡湖滨饭店自身发展的需求,对于整个饭店进行改扩建。结合原地块内已建十层饭店老楼,新建一栋27层高层宾馆楼和2层楼会议中心。

2 项目概述

无锡湖滨饭店是在20世纪70年代建设而成,由一栋十层饭店老楼、几栋别墅和辅助用房组成。十层饭店老楼是洛可可风格的建筑,别墅和辅助用房是中式园林建筑的形式。现扩建湖滨饭店,如何与已建的饭店老楼相互协调,如何与建筑周围环境相互协调,是建筑师首要考虑的问题。

3 总体布局

在设计中将新建27层宾馆大楼及2层会议中心设置在原有十层饭店老楼的西侧,新旧建筑毗邻而建,通过新建一个9层高的玻璃中庭相互连接,共同形成一个彼此相连的有机的整体。新建27层主楼布置于南侧,整个南侧客房窗户均面向太湖,主楼北侧为3层裙房,布置会议中心及餐厅,靠近出入口,方便使用。新建大楼北面是大片的绿地,西边是停车场及绿地,东面是现有饭店主楼,南面为一望无际的太湖(图1)。

4 交通组织

沿金域西路布置主要出入口,靠近蠡溪河,环湖路处布置次要出入口,因新建旅馆主楼的西北侧为拟报的市级文物控制点“朱氏宅第”,所以在此处的环湖路上设人员出入口。

车辆主要从金城西路及蠡溪河出入口进去,再到达主楼。靠近朱氏宅第的出入口设为人行出人口,另在环湖路上设次要出入口。外来机动车可直接停放在旅馆西侧的室外车库或进入宾馆裙房地下一层停车库,室外车库的出入口在基地的南、北两侧,宾馆裙房地下一层停车库的出入口设在扩建会议中心北侧,避开了行人繁多的主要出入口。贵宾车辆就近停放在地下停车场内的专用停车区。职工停车可集中在后勤辅助用房的地面停车处。从而保证宾馆的整体环境质量。

5 建筑设计

将新建27层宾馆大楼及2层会议中心设置在原有十层饭店老楼的西侧,拆除原老楼建筑西侧后补且形象不佳的疏散楼梯,设置一个九层楼通高的中庭,在靠近设置老楼的位置设置两台电梯和一台服务电梯,以解决老楼原有客梯不足,货梯和客梯共处一处的问题。中庭一层为大堂,可由东、西两侧电梯直达客房、九层为酒店空中大堂或通过走廊进入裙房一层的餐饮区,中庭内三~八层设连廊,九层处设屋顶花园,十层处设玻璃通廊,将原有老楼和新楼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新建宾馆大楼地下层为设备机房和地下停车库战时兼作为人防,一层主要布置了餐厅、咖啡厅、VIP餐厅、厨房等。西北侧设置VIP专用门厅,供贵宾直接进入二层大宴会厅,大宴会厅面积约1500m2,内设两道硬质活动幕帘,可将其分为3个500m~的宴会厅或会场,二层南侧还布置有大小不等的会议室,均设置灵活隔断将其分隔开,方便使用。三层为桑拿房、按摩房、活动室、健身室等功能性房间,四~八层为标准客房,九层为二层通高的酒店空中大堂,为高区的旅客提供咖啡、简餐等服务,还可以在南侧露台上欣赏湖光美景,可通过东侧的中庭连廊和原有十层饭店主楼相连接,十二~二十四层为标准客房,二十五层为总统套房和其他高标准套房。二十六~二十七层为空中餐厅(图2,3,4)。

旅行团体客流主要利用老楼的入口门厅,在大堂办理入住手续后经电梯进入各客房层。散客从新楼的入口门厅进入,经过电梯上至九层的空中大堂,一边办理入住手续一边可以欣赏太湖风光,后再经电梯到达各客房层。贵宾的出入口位于会议中心北面,经过VIP入口小门厅及专用电梯到达会议中心。会议和餐厅入口设在裙房西侧,靠近室外停车场。职工入口设在会议中心东北角处,职工经入口小厅打卡后进入各楼层。厨房人口设在会议中心东侧,与原有保留厨房、餐厅相交接,从而避免了能源的重复使用。入口相对隐蔽,也避免了厨房车辆进出时对宾馆的影响。

6 形体设计

十层饭店老楼为洛可可风格的建筑,建筑高度约35m,而新建宾馆大楼是现代风格以玻璃幕墙为主的建筑,高度近100m,如何使两者在形象上得到统一,是比较棘手的问题,设计中采用一个体量较小的九层高中庭作为过渡,在立面材质上以大实大虚的手法,打破原有饭店老楼建筑立面的节奏,从而顺利的过渡到新建宾馆大楼的玻璃幕墙为主基调的材质上(图5,6,7,8)。

饭店老楼平面为矩形,三~十层南侧客房均设置外挑阳台,在新建宾馆大楼中也将――八层的平面设计为矩形,也均设外挑阳台,既加强了建筑物的稳重感,又使外立面设计与老楼外立面相呼应,在构成元素上得到统一。同时在建筑层高上,新楼和老楼也完全一致,使得两者都似乎是27层宾馆主楼特意设计的裙房部分。新建宾馆大楼在九、十层处形成一个挑空的部分,一方面在形体上打破立面阳台的节奏,另一方面也给高区的旅客提供了一处良好的休憩空间,使得形象和功能完美结合。新建宾馆大楼十一层以上平面改为梭形且每层渐收,构成了一个弧线型的帆船造型,中部和顶部采用秀丽挺拔的弧线造型和水平线条的安全玻璃阳台相结合的处理手法,整体视觉效果十分强烈。建筑整体耸立在象征自然的大面积绿色树木、草丛中和一望无际的太湖美景融合在一起。

扩建宾馆外立面均采用蓝灰色玻璃、银灰色铝板和花岗岩。和原有十层宾馆主楼风格形成强烈对比(图9,图10,图11,图12)。

7 室外车库

配合无锡湖滨饭店新楼建设,在新建主体建筑西侧靠近环湖路,结合新增设备用房加建三层室外车库,以解决停车位不足的问题。因场地西侧需退让环湖路50m景观绿化带,北侧还有拟报市级文物控制点朱氏宅第,建筑场地显得非常局促。如何减小一个室外车库的体量,使其能融入环境中,不至于显得过于突兀,是设计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设计中将单层的设备用房设置在建筑的北侧,以较小的建筑体量减少对于朱氏宅第和饭店新建主楼会议中心入口的压迫感。南侧设置3层的室外停车库,为尽量减弱建筑的体量感并同时考虑到室外场地的因素,将室外车库降低半层,成为一个半地下停车库。室外车库的西侧靠近50m景观绿化带,结合绿化带设置缓坡,以堆土造景的手法将建筑物融入环境中。室外停车库东侧靠近饭店新建主楼的会议中心,两者相距仅32m,设计中以逐层跌落的手法,将建筑体量逐步向西侧收拢,每层出挑的位置均设绿化花池,以削弱建筑的体量感。室外车库的屋面设计大面积花池,提供给居住在无锡湖滨饭店新楼的旅客一个绿意盎然的第五立面。建筑结构上采用无梁楼盖体系,有效地降低了建筑的层高。为了使车库能再进一步融入环境,以江南园林建筑的手法将车库的入口设计成月亮门的形式,栏杆也做成了传统江南园林的镂空围墙,使得整个建筑看起来就像江南园林小品(图13)。

8 结语

在对既有建筑的改扩建工程设计中,新建建筑既要延续原有建筑的文脉,保持与原有建筑的融合,同时又要在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下推陈出新。无锡湖滨饭店改扩建工程设计,通过对原有建筑周边现状的深入分析,从人性化角度,对原有建筑的不足部分进行了修整,在既延续原有建筑个性的同时又使新建建筑体现出时代的特色,并引入江南园林的理念,使建筑融入环境之中,从而创造出既有独特形象又相互协调的建筑。

上一篇:大型交通建筑仿生设计初探 下一篇:精神康复医院住院楼设计特性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