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之我见

时间:2022-07-12 07:04:02

小学数学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之我见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210-01

《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也是课改中学习方式变革的一个特征。知识与技能在合作中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合作中培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数学课堂上怎样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谈几点看法。

1.合理地组建合作小组

根据班级的实际,我有意识地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4人一组。其目的是为了在学生的合作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互相帮助中不断提升,让学习优良的学生也能获得自信。

2.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

实验初期,我发现:在小组交流、汇报的过程中,总是优生发言的机会多,其他学生几乎成了旁听者。如何让全体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活动中,让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步、成长,真正实现优劣互补呢?我采取了给组员编号的原则,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组内,成绩好的编为1号,成绩中等的编为2号和3号,成绩差的编为4号。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我就向全班声明:请每组的某号代表本组发言,请大家齐心协力帮助他,为他的发言做准备。在这种压力的情况下,有了小组的支持,不愿思考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讨论,找到问题的答案。除此之外,还要培养学生如何倾听别人的发言,养成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自己认真思考、大胆发言,敢于把自己的探索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如何提建议,如何说服别人等等。好的社交技能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3.科学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

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本节课的重、难点,设置引起学生参与兴趣的问题,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且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使学生通过努力,跳一跳摘到"桃子"。

3.1 冲突性问题。即问题有意识地挑起学生认知中的矛盾,促使学生原有知识与新知识发生激烈的冲突,从而产生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平均数"时,我通过一个男女两队拍球的游戏激发矛盾。第一局,男女两队都是3名选手,通过比较总数得出比赛结果:男队获胜。第二局,女队增加人数,拍球总数超过男队。我故意宣布:两队人数不相等,还是比较总数,女队获胜。男队肯定不服气,认为比赛不公平。这时,我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讨论,问题设计得水到渠成,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所以,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别投入。

3.2 猜测验证型问题。即要求学生以已有的知识为前提进行猜测,推断。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 我让学生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猜测分数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性质,再让学生在小组里进行合作探究,验证猜测。由于新知的不确定性,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将学生置于一种非得思考的问题情境中。因此,问题一经提出,学生便会思绪飞扬,小组合作定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3.3 发散型问题。即要求学生紧密围绕某一问题,从多侧面、多方位进行思考,以探求问题的多种答案。例如,我在讲授"百以内加减法"时,出了这样一道发散思维题:小红家离学校500米远,小明家离学校300米远,小红家和小明家距离多远?这道题答案不唯一,我有意为学生创设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情境,开阔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3.4 合作型问题。即个人操作无法完成,激发学生自发的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例如,在教学"统计的初步知识"中,我放了一段路口来往车辆的视频,要求学生统计机动车流量情况, 完成任务的学生寥寥无几。多数学生着急了,埋怨视频太快了,记不下来。我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学生们以组为单位,分工合作,有的当记录员,有的数小汽车,有的数大客车,有的数摩托车。再放录像,学生们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可见,有意设置一定的障碍,可激发学生合作的热情,让学生们认识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提高了合作的效率。

4.教师要当好引导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的参与和指导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我不袖手旁观,而是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对各小组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我还针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有效地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教师的引导、指导和参与,就能避免"短暂繁荣"和"华而不实"的无效合作场面的出现,学生的合作才更得法,交流才更有效!

5.总结评价,提高合作后劲

我充分发挥小组编号的优势,在肯定小组合作中学优生表现的同时,更加激励中等生和学困生参与合作学习,提高了小组活动参与的均衡度。这样,学生在老师或同伴的鼓励下,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并由此一步步迈向成功。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能力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张扬了个性,提高了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张家界旅游企业智力资本发展研究 下一篇:怎样适时跟进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