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个孩子一个妈,歌唱家夫妇的爱心传奇

时间:2022-07-12 06:59:57

350个孩子一个妈,歌唱家夫妇的爱心传奇

爱情山茶花盛开在18年后

2007年5月,萨仁高娃回家乡内蒙古乌兰察布换二代身份证,意外地在朋友家邂逅昔日恩人胡布日额。

1976年出生的萨仁高娃,从小父母双亡,被亲戚抚养。1989年,乌兰察布遭遇大雪灾,亲戚家失去经济来源,13岁的萨仁高娃被迫辍学。胡布日额在当地畜牧系统工作,比萨仁高娃大8岁。

一次下乡收购奶牛时,见萨仁高娃背着篮子在雪地里捡牛粪烤火,胡布日额心生怜惜。了解到她的身世后,胡布日额缴学费让萨仁高娃重返学校。随后,在胡布日额的奔走下,乌兰察布民政局将萨仁高娃列为扶持对象,资助她完成了初中、高中及内蒙古艺术学院的学业。求学期间,萨仁高娃与胡布日额偶有书信来往,但再未谋面。

2000年,萨仁高娃考入艺术学院声乐系,远赴北京。毕业后,她进入中央音乐学院攻读研究生。步入歌坛后,她多次参加央视文艺汇演,并推出个人专辑《不知如何报答你》。

18年后和恩人再相见,萨仁高娃倍感激动。这些年,萨仁高娃因忙于求学和歌唱事业,一直单身。胡布日额去年经历婚变,女儿跟随前妻生活。在内蒙古艺术学院求学时,萨仁高娃就悄悄爱上了胡布日额,她将爱情的种子冰冻在心底……

相恋3个月后,萨仁高娃与胡布日额于2007年8月26日结婚。婚后第三天,萨仁高娃准备返回北京,而胡布日额则希望妻子留在乌兰察布生活。萨仁高娃这才告诉丈夫一个秘密:3年前,她将事业重心从歌唱转移到教学上,免费为37个孤儿、贫困孩子提供吃住,义务教授他们声乐。所以她必须回北京。胡布日额说:“你这不是人为制造分居吗?将那些孩子遣散吧。”萨仁高娃明确拒绝:“我要对孩子们的前途负责。如果你真的爱我,就随我去北京。”

胡布日额在乌兰察布有稳定工作,亲人也都在这边,他怎忍心割舍这一切?这对新婚夫妇争执起来,萨仁高娃被迫推迟返京日期。9月1日,孩子们给萨仁高娃发短信、打电话,流露出深深的担忧:“高娃妈妈,听说您给我们找了个爸爸,是不是不回北京了?”“我们天天站在地下室门口张望,盼您回来给我们上课……”萨仁高娃热泪盈眶。

当晚,萨仁高娃从行李箱里翻出一摞泛黄的收据,那是她从初中到大学期间民政部门给她缴学费的发票。她哽咽地对丈夫说:“我是个孤儿,如果没有好心人的资助,我不可能有今天。那么多人的恩情我无以回报,只能以绵薄力量回馈社会。

胡布日额理解了妻子回馈社会那颗滚烫迫切的心,于是决定“妇唱夫随”。他办理了停薪留职手续,随萨仁高娃到北京。

萨仁高娃与37位“儿女”的艰难,远远超出了胡布日额的想象:他们挤在丰台区角门一处八十多平米的地下室里,萨仁高娃睡单人铁架床,孩子们打地铺,他们小的13岁,大的16岁,来自全国各地,有的是孤儿,有的是父母离异的单亲孩子,还有的是残疾孩子,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唱歌。

这些年,萨仁高娃靠微薄的演出费,支付房租和孩子们的生活费用,38个人平均一天伙食费不超过100元。因长期住地下室,见不到阳光,孩子们一个个脸色苍白。胡布日额的心被刺痛了,他将3万多元积蓄全部取出,给孩子们添置铁架床和被褥,还买了一台二手钢琴。

夫妻俩分工明确:萨仁高娃负责教学,筹集生活费;胡布日额甘当伙夫。为省钱,胡布日额动手烙大饼、蒸馒头,经常傍晚时去市场买便宜的菜。孩子们正在长身体,每隔两天,胡布日额就用土豆、白菜炖两大锅香喷喷的鸡架。

2008年2月,角门派出所多次接到辖区居民投诉,说萨仁高娃与孩子们排练扰民。民警找到地下室,勒令他们一个星期内搬家。

扮孕妇欺骗临终婆婆

在好心人帮助下,萨仁高娃在海淀区五棵松附近租下一处地下室。2月的北京,寒风夹着雪花,为节省600元搬家费,夫妇俩用三轮车转运行李和家具。

宿舍连同排练大厅,每年房租超过6万元。一到缴房租的日子,萨仁高娃夫妇就像“闯关”,经常拆东墙补西墙,借遍了亲戚、同学、朋友。2009年5月,房东催收房租,萨仁高娃低价变卖母亲留给她的手镯后,还差600元,她再也想不出办法了。

生活的艰难,一寸寸蚕食着胡布日额留在北京的决心:“我坚持不下去了,咱们回内蒙吧。”萨仁高娃坚决不同意。

胡布日额背起包,拉开门,只见三十多个孩子在门口齐刷刷跪成一片,每个人眼里都盈满泪水:“胡爸爸,别丢下我们不管,我们离不开您和高娃妈妈。”

胡布日额心软了一一将孩子们拉起,眼含热泪说:“对不起,原谅爸爸一时的怯懦,我不走了,和高娃妈妈守着你们。”几番奔走,胡布日额最终在隔壁的兰州拉面馆压下身份证,借款600元,凑够了下个季度的房租。

这年11月,孩子中的“雪山朗玛”组合参加央视《星光大道》选秀,荣膺年度总决赛人气亚军。随后,北京一家知名文化公司将“雪山朗玛”组合签约旗下。三个孩子即将离开这个温暖的大家庭,萨仁高娃依依不舍。该组合的主唱扎西顿珠、泽让娜姆等3个孩子来自雪域,家庭极端贫困。2003年,他们在雍和宫附近的地下通道一边卖藏族饰品,一边唱歌维持生计,经常朝不保夕。萨仁高娃发现他们的音乐潜质后,将孩子们收留在身边,并请“中国现代民歌神曲之父”张超为他们量身打造成名作《我从雪山来》。

6年来2000多个日日夜夜的朝夕相处,萨仁高娃与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母子情。送他们去公司时,萨仁高娃与胡布日额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孩子参加工作一样,给他们买了新被褥,并含泪叮嘱:“别忘了爸爸妈妈和兄弟姐妹,记着常回家看看。”三个孩子深深鞠了一躬:“这里永远是我们的家。”他们洒泪而别。

此后,陆续有孩子考上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武警文工团、北京电影学院……经常是一批孩子像雄鹰一样飞走了,很快又有另一批孩子慕名前来,萨仁高娃夫妇收留孩子的数量始终保持在40人左右。

上一篇:卫国战争中的苏军狙击手 下一篇:幽默感挺费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