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村规划需要把握的相关问题研究

时间:2022-07-12 06:22:58

渔村规划需要把握的相关问题研究

[摘要] 渔村规划需要把握渔业可持续发展、渔民生活质量改善和渔村建设整治三个主要问题,本文对三个问题作了相关探讨,并提出渔村规划相关问题的解决思路,以供参考。

[关键字] 渔村规划;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F110文献标识码: A

渔村规划问题的背后实质是产业化和城镇化问题。当前渔村普遍存在且较为突出的问题是:渔业持续发展问题、渔民生活质量问题和村容整治与建设问题。

1.渔业持续发展问题

渔业持续发展问题具体来说包括:渔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渔村产业结构不合理,渔业风险较高三个方面的问题。由于海洋渔业资源具有流动性的特点,加上产权不明晰,使渔业资源成为具有非排他性和不完全的非竞争性的公共资源。这就造成渔民无节制地争取有限资源,引发“公地悲剧”。造成渔业资源的不断减少,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同时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如近海水域的富营养化、赤潮等问题。渔业资源的利用缺乏规划、管理和约束,在造成渔业资源被过度使用、利用效益低下的同时,也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从而制约了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产业结构方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渔村产业结构未能及时调整,日益暴露出对市场体制的不适应性,在资源和市场开发上具有较大的盲目性。渔村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主要变现在渔村一、二、三产业发展失调,比例失衡。以捕捞业和养殖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发展时间较长,比重偏大,二三产业则发展严重滞后,如运输、贸易、旅游等发展水平低、速度慢。即使在同一产业中也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就第一产业而言,渔业捕捞集中在近海,外海、远洋捕捞尚未形成规模。养殖业品种结构不合理,养殖方式落后。例如,大连市董家村自然环境优美,毗邻开发区和产业园区,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具备良好的自然条件,但是由于传统渔业面临危机,而又没有找到适宜的转产方向,无法有效利用其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

渔业风险较高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渔业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渔民要面临来自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如台风、巨浪、海啸等。另一方面受到渔业生产方式的影响。落后的渔业生产方式加剧了渔业资源退化、生存空间缩小,进一步加大了渔业发展面临的风险。

2.渔民生活质量问题

渔民生活质量受到就业、收入和消费三方面的影响,渔民生活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就业渠道单一,收入增长动力不足,消费观念局限。

受到渔村产业结构的制约,渔民的就业结构也呈现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过大,二三产业就业不足的特点。劳动人口过于集中在第一产业,导致供过于求,无法达到有效率的均衡,制约了渔民的平均收入水平的增长。同时随着人口的增加,第一产业负担的压力会日益加大。虽然,我国实行了捕捞渔民转业转产政策,但是传统渔民缺乏从事第二三产业的能力、知识,难以在短期内顺利转产,出现了失业和劳动力回流渔业的现象。

渔民收入方面,由于就业渠道单一,大多从事产出水平和经济效益较低的第一产业,同时渔民生产方式落后,难以从获得高附加值,制约了渔民的收入增长。随着海洋渔业内部竞争加剧,生产成本上升,渔民收入更是明显下降。渔民自身发展能力的局限,制约了收入增长,从而导致其生活质量较差。

在消费观念方面,由于渔民要面临来自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长期以来形成了限期消费较少,注重储蓄的消费观念,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另一方面,渔村社会保障水平较低,渔民面临的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领域的预期消费支出压力较大,也促成了这种消费观念的形成。现期消费水平较低,使得渔民生活质量难以提高。

3.村容整治与建设问题

渔村建设中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落后、渔村规划滞后、重复建设等问题。渔村基础设施是渔业发展和提高渔民生活质量的基础,但是由于基础设施的公共品属性,在供给上存在各方面的困难。市场方面,由于作为公共品的基础设施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根据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有效均衡条件,非竞争性决定了如果对公共品收费将会导致无效率。非他性则决定了由于存在较高成本,市场难以对公共品进行收费。所以市场机制下,无法有效提供公共品,渔村基础设施建设难以仅靠市场有效提供。政府方面,渔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也无法承担巨额建设资金。渔村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导致渔村人居环境较差,道路、水电、垃圾与污水处理系统缺乏,通讯条件差,金融、保险、信息服务难以提供、技术推广难以进行。

4.渔村规划相关问题解决思路

在实现渔村产业发展和完善渔村建设的基础上,渔民的收入水平、就业问题等都会得到相应解决,生活环境也会得到相应改善。所以,渔村规划相关问题的解决主要集中于实现渔村产业可持续发展和渔村政治和建设两个方面。

4.1渔村产业发展战略

渔村产业发展的核心是产业化。由于各个渔村在区位条件、原始资源禀赋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存在较大不同,发展路径也会有所区别。所以渔村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根据当地的特点确定适宜的发展战略。一些可供借鉴的发展道路有:一、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例如,威海渔村提出三产并举,以渔业为依托构建完整产业链的发展思路,调整过去过于依赖近海捕捞的发展模式,发展远洋渔业,同时兴办水产品加工厂,提高产品附加值,整合渔村土地、渔船等资本,进行统一管理,从而实现了渔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形成横纵配合的产业体系,推动了渔业产业化进程。

二、适度发展休闲渔业,提升旅游品质。休闲渔业可以充分利用渔港、渔船和渔业设施,发挥渔民的专业技能,形成新的产业,同时降低了渔民转产的难度和障碍。同时,由于结合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渔民收入,扩大就业容量,优化渔业产业结构。例如,承德避暑渔村依托滦河文化,发展老渔村餐饮业,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优美的生态环境,形成了餐饮区、生态园区、娱乐区和住宿区四位一体的渔村整体架构,能够满足多层次的旅游需求,有效整合了当地资源,同时充分考虑了渔村住宅由于渔民长期外出被闲置,可将其作为家庭旅馆,增强了住宅使用的灵活性,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

4.2村容整治建设策略

良好的聚居环境是渔村规划的重要问题。集中在交通、景观体系和排水体系建设等方面。一、建设合理的交通体系。渔村道路规划以通达顺畅为核心,村庄内部突出人行需要,并设置适量的临时停车位。为满足渔村发展渔业旅游,休闲度假产业的需要,还应设置区位合理的公共停车场。以大连市董家村道路交通规划为例,打造了内外通达的交通网络,以横穿董家村的省级滨海路连接村庄与外界,村内道路交通则在原有道路基础上,适当扩充。二、打造优美生态的绿化景观体系。渔村景观体系设计应当充分利用当地环境优势和自然条件,选择防风耐盐碱的绿化树种。三、构建经济适用的排水排污体系。渔村往往容易受到台风等气候的侵袭,排水是渔村基础设施建设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渔村排水体系可按照先明后暗的顺序,逐步解决排水问题。

[参考文献]

[1]张霄鹏.广州渔村的新农村规划策略研究[J].小城镇建设.2011,(01).

[2]李世芬,李健,鞠伟,刘强.新渔村规划研究――以大连市董家村为例[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3]陈健,王桂霞,梁轶,马晶晶,康娜.承德避暑渔村规划设计[J].中国农学通报.2011,(08).

[4]韩立民,任广艳.新渔村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化解思路[J].中国渔业经济.2008,(03).

[5]伍应燕,虞聪达.我国现代和谐渔村构建模式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02).

[6]段巍巍,郭程瑾,刘慧勇,陶佩君.参与式发展研究方法在村级发展规划中的应用――以保定市两渔村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06,(08).

上一篇:预制箱梁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 下一篇:双塔大底盘结构设计及抗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