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当我想起那间咖啡屋

时间:2022-07-12 05:43:41

每次,当我想起那间咖啡屋

高二那年的暑假,为了攒钱买一套精装版的《金庸全集》,我跑到一家咖啡馆打工。彼时尚欧之风刚刚兴起,咖啡馆固然是稀有之物,去喝咖啡的人也多是一些从未喝过的土老冒。

为了提高咖啡馆的档次,店里饮品的价格贵得令人发指,每次报价我们都心慌得很。这样一来店里的客人又给筛了一遍,常来的客人不仅土,而且有钱。

那时的有钱人不像现在的一些有钱人,既有文化,也有素养。我碰上的大款,多是开饭馆或音像店的暴发户,除了钱,剩下的全是脾气,很难伺候。店里的老板被钱迷了眼,不管起什么争执,都判定店员错,从不说公道话。在这种内外夹击的压力下,我们早去的一位师兄开风气之先,创导了向咖啡杯里吐唾沫的狠招。用这种方式,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抚慰了群众心灵。

阿庆嫂在沙家浜里唱道,“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这句唱词高度概括了我们当时的待客之道。客人好说话,我们也就满嘴的客气话;碰上专门找碴的主儿,我们便往人家的杯子里加点“料”,然后微笑着给人端过去。

有了当年打工的经历,到现在我出去下馆子,对服务员都客气得很。不像有的人,稍不满意就摔盘子骂人。他们不知道,现在他给人家吃脸色,过会跑堂就会给他吃些做梦都想不到的东西。

想起咖啡馆里的经历,是因为有个朋友新近辞职。其实她不但工作能力强,也很敬业,无奈公司里的香港老板为人刻薄,且对内地员工有偏见。不仅无视她的业绩,还内外排挤,逼得我的朋友只好走人。因为是主动请辞,也拿不着走路费。我为她叫屈,她却冷笑着说:“没什么委屈的。临走时我有几笔账没给她做,等月结时就会发现差出几十万,她就找去吧!不找到年底她找不着差在哪儿了。”我在一旁肃然起敬。

把这两件事放在一起说,不是想做出“君子怀德,小人怀土”的结论。我思想觉悟低,至今也没觉得当年吐唾沫是道德上的极大败坏。现在说起“小人”,多指思想肮脏、行为龌龊之人。其实在古代,“君子”是指国王以下、大夫以上的官员,而“小人”只是指地位低于他们的人,和道德修养并无绝对关系。采用这个最原始的释义,相对于大款和咖啡店的老板,穷学生是小人;相对于级别高的经理,普通员工是小人。我从这两件事里总结到的是:“尊重弱者”,不论这人是在财势、地位上,还是在资历、能力上处于你的下风。所谓“敬小人如敬君子”,不能因人的地位卑微,就对他人轻薄怠慢。

如果当年来喝咖啡的客人们能多一些尊重,如果我朋友的香港老板能多一些尊重,我们就不至于往咖啡杯里吐唾沫,或制造比这更大的麻烦。庆幸的是现在很多企业都把“尊重”列为企业价值观的基本要素。以惠普公司为例,无论是它创业之初诞生的“车库法则”,还是它后来推行的“惠普之道”,“相信并尊重员工”都是核心的价值观;再比如说默沙东药业,它推崇的是“我们要互相关怀”,就连以创新和追求挑战为己任的Google 公司,也强调“网络需要民主作风”。

对比这些好的榜样,我听说过的最恶劣的关于缺乏尊重的案例来自一家台湾地区公司。他们除了在称呼、薪水、福利上有着等级森严的区分,每天中午的盒饭也有差别,台湾经理吃贵一些的盒饭,普通大陆员工吃便宜的盒饭。更有甚者,在2003年的非典期间,一般员工配戴只有单层纱布的普通口罩,而台湾的管理人员均配备具有多层过滤纱布的高级口罩。这种事听完以后,就不能只是嗤之以鼻,而是让人恨得牙根直痒了。

上一篇:重规轻约的社会 下一篇:上调准备金率:符号价值大于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