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片贴敷在治疗液体外渗所致局部肿胀的应用

时间:2022-07-12 04:18:50

马铃薯片贴敷在治疗液体外渗所致局部肿胀的应用





【摘要】 目的 探讨治疗液体外渗所致局部肿胀的方法。方法 将100例液体外渗所致局部肿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新鲜马铃薯片贴敷治疗(观察组)和50%硫酸镁湿敷治疗(对照组)。结果 两组在治疗24 h,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48、72 h,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液体外渗;局部肿胀;马铃薯片贴敷

静脉输液时针头滑出血管外,造成液体外渗,形成局部肿胀、疼痛及皮下淤血是常见的输液故障。这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也给静脉输液增加难度。近年来,我科采取新鲜马铃薯片贴敷治疗液体外渗所致的局部肿胀,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科住院进行静脉输液治疗并液体外渗的患者随机抽取100例,男66例,女44例,年龄18~82岁,平均年龄358岁。液体外渗的部位:手背静脉68例,前臂静脉22例,足背静脉10例。按照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年龄、液体外渗的部位、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观察组:取新鲜的马铃薯1个,清洗干净,用刀切成015~020 cm的薄片放入保鲜袋中,限当天使用。将马铃薯薄片贴敷于肿胀的区域,并能紧贴皮肤为宜,再用保鲜膜固定,日间1~2 h更换一次,夜间4~6 h更换一次。对照组:用50%硫酸镁浸湿纱块,直接湿敷肿胀区域,在用保鲜袋覆盖固定,日间1~2 h更换一次,夜间4~6 h更换一次。两组均持续外敷至肿胀、疼痛症状消失。

22 效果评价 分别取治疗24、48、72 h后的效果进行观察比较。显效局部肿胀疼痛消失,压之不痛,皮下淤血完全消退;有效:局部肿胀明显减轻,疼痛消失,压之轻痛,皮下淤血明显消退;无效:局部肿胀稍减轻,轻疼痛,皮下淤血消退不明显。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秩和检验的方法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

3 结果

两组在治疗24 h,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48 h和72 h,两组治疗效果比较,P

4 讨论

41 作用机制 马铃薯用于治疗液体外渗所致肿胀,因为其含有大量淀粉,具有高渗作用,能缓解局部肿胀,且马铃薯内含有胆淄烷衍生物茄碱及龙葵碱,具有兴奋平滑肌和加速血液流通、缓解疼痛、减小渗出等作用[1]。马铃薯内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2,能参与糖、蛋白质及脂肪的代谢,可保护皮肤免受炎症侵害[2]。另外,据文献报道马铃薯内含有多种人体所需营养物质,贴后可经皮肤吸收,补充渗出部位细胞营养,促进损伤组织细胞修复,从而使局部红、肿、疼痛症状消失至痊愈。50%的硫酸镁湿敷,因其高渗作用能促使组织水肿消退,且镁离子、硫酸根离子有良好的穿透性,可以通过皮肤渗入皮下组织及血管,能扩张血管,镁离子能降低神经兴奋性,以减轻疼痛。两组对治疗局部肿胀均有效,但观察组疗效明优秀于对照组。

42 应用体会

421 马铃薯的选择 贴敷用的马铃薯应挑选新鲜、表皮光滑完整。不能选用变质、长芽或变绿的,因为这类马铃薯种含有大量龙葵素可被皮肤吸收引起中毒。

422 过敏反应预防 使用马铃薯应注意其过敏反应[3],可先将马铃薯片贴于远离患处或对侧前臂正常皮肤处,试用20 min,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如无瘙痒、红肿、皮疹等可使用。我科应用一来暂无1例中毒及过敏反应发生。

参 考 文 献

[1] 李玲,曹立新,安红 对马铃薯外敷治疗液体外渗的临床探讨.护理杂志,2000,17(1):5.

[2] 苏凤秀 冰敷及马铃薯治疗诺维本渗漏损伤的护理.天津护理,2003,11(1):46.

[3] 朱秀贤,王 瑜,王秀岷 马铃薯贴敷治疗静脉炎过敏反应1例.实用中医药杂志,2002,18(12):46.

上一篇:右美托咪定药理学特点及临床应用新进展 下一篇:ICU患者行CRRT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