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阙穴隔盐灸配合腰背部肌肉锻练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腰背痛30例

时间:2022-07-12 03:40:33

神阙穴隔盐灸配合腰背部肌肉锻练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腰背痛30例

原发性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总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骼的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骼疾病。随着人们的寿命延长,社会的老龄化,其发病率逐年增高。一般认为雌激素的降低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此外与遗传、年龄、营养状况、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主要表现腰背四肢疼痛、体态改变以致出现“龟背”甚至骨折。背部疼痛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的主要症状,也是病人就诊的主要原因。目前国内外主要应用药物治疗。虽然治疗骨质疏松药物众多,但都存在一些问题,如价格昂贵,长期使用副作用大等。笔者采用神阙穴隔盐灸结合腰背部肌肉锻练治疗骨质疏松引起的腰背痛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经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量腰椎2~4的骨密度和股骨的骨密度在M-25%~M-37%之间,符合年龄在50~75岁之间确诊为骨质疏松症具有腰背部疼痛症状的患者30例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8例,女性22例。

2

治疗方法

2.1 取穴 取神阙穴。

2.2 具体方法 患者仰卧位,暴露脐部,取纯净干净食盐填于神阙穴(脐部),使其与脐平,上置艾炷,施灸5壮。治疗后嘱患者作双替直腿抬高运动及腰背部拱桥(仰卧位,头后仰,两肘尖贴床,肘关节屈曲60度,将腰背抬起)锻练。

2.3 疗程 每日1次,5天为1个疗程。休息2天,再进行下1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痊愈:腰背部疼痛完全消失,能正常劳动与生活者;显效:腰背部疼痛显著减轻,腰背部活动明显好转,仅在劳动时有轻度疼痛;好转:腰背部疼痛减轻,腰背部活动有进步,但活动时仍有疼痛者;无效:腰背部疼痛无变化者。

3.2 治疗结果 痊愈18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

4 典型病例

何某某,女,70岁,因腰背部疼痛20天来诊。转侧活动不利,转侧及起床等腰部用力时疼痛加重,卧床时疼痛减轻,疼痛局限于下腰部,不向臀部及大腿放射,服止痛药及外敷中药膏药,效不佳。检查:面色苍白,表情痛苦,腰背部棘突旁压痛,直腿抬高试验双80°,会引发腰痛加重,股神经牵拉试验(一)。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弦。经摄x线片及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量确诊为骨质疏松症。用上述方法治疗3个疗程后腰背部疼痛消失,腰背部活动及行走活动均正常。

5 体会

骨质疏松中医属“骨痿”、“骨痹”范畴,本病的发生发展与肾密切相关。肾藏精生髓主骨、主水、主生殖和生长发育。肾藏精,精化髓,髓居骨中,骨赖髓养,所合在骨,故“肾主骨生髓”。当肾气充盛之时,精-髓饱满,骨得以精髓的充分滋养而坚固有力。中老年人由于肾气虚损,冲任不足,精枯髓少,充养乏源,骨失所养,则骨体枯槁,无以作强,则发为腰膝酸软疼痛、行走不便的骨痿或骨痛、骨痹。由此可见骨质疏松发病关键是“肾虚”,在治疗上《内经》中有“骨痿者,补肾法治之”的明确论述。

神阙又名“命蒂”、“脐中”、“气舍”等,乃胚胎发育、输精布气、营养胎体之重要部位,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如枢如门,元气之所在也。因其位居人体中央。乃“居中立极”,是气机升降出入的总枢,所以能分清浊而别阴阳,激发脏腑经脉气血的生成与运行。从经络学的角度看,神阙为任脉要穴,由于奇经八脉纵横贯穿于十二经脉之中,联系全身经脉组织器官。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均影响于脐中。因此,神阙通过经脉系统在调整脏腑阴阳、平衡人体各种机能的整体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穴为人之生命根蒂,灸之可温通任督两经经气,调整五脏六腑功能,温肾壮阳、健运脾胃、温阳救逆、补中益气、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人而达到疏通经络、调达脏腑、畅通气血。减轻疼痛目的。腰背部肌肉锻练可以松解腰背部肌肉痉挛,帮助减轻疼痛。

本法在临床上,具有取穴少,操作简便易行,见效快的特点,并有费用低廉、无毒副作用的优点,无痛苦、无创伤、无损害,患者乐于接受,疗效可靠,是内病外治中非常重要的手段和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上一篇:推拿治疗梨状肌损伤43例报告 下一篇:浅谈推拿治疗落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