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时间:2022-07-12 03:05:48

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摘 要: 生活就是舞台,是一切艺术创作开花结果的源泉,任何的美术创作如果离开了生活,就会变得生硬呆板,没有生机,何谈美感。美术老师应该在美术教学与生活之间,为学生架起一座桥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表现生活,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创作力、观察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审美能力。这就是陶行知先生创立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教学理论体系。

关键词: 小学美术教学 生活化 策略

1.研究目的

随着“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和“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的实施,我认识到,以往美术教育综合性与多样性不足,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美术新课程的改革并非完全抛弃知识与技能,也并非过于强调美术学科本位的做法,而是降低知识和技能的难度和要求,鼓励老师以生活为源泉,根据学生发展需要,为学生打开多彩的生活之窗,让学生自由地挥洒出心中想要展现的色彩。所以,进行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2.研究方法

2.1让学生学会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进行观察,积累美术素材。开展形式多样的美术课堂教学,以学生生活为中心,围绕生活展开情境,发现生活中美的存在。

2.2实现开放式课堂,引导学生融入生活中,促使美术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体验美的存在。

2.3培养学生以生活为艺术源泉,提升艺术形态美、空间感、色彩感等各种感知能力,绽放生活中的美。

2.4改革传统教学中以老师评价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综合生活中的各种知识进行自我与互评,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交流,获取最优教学成果。

3.结果与分析

3.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美的存在

美术是用色彩和线条对生活之美的抒发,所以它的美以生活为源,是生活之美的延伸。观察是孩子们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在孩子们的生活中,美是无处不在的,但它并不是显而易见的,而是隐秘的,这就需要孩子们用眼睛去发现、用心灵去感受。所以小学美术老师面对天真活泼的学生,除了要向学生传授绘画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善于捕捉生活中美的元素。小学生对于生活中一切事物总是充满好奇的,喜欢东看看、西望望。他们对于大自然中树木、花草、动物、四季变化等的色彩,生活中衣、食、住、行的丰富色彩都是最熟悉的。针对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用双眼认真仔细观察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感受大自然中细微的一切。例如:在《春天的色彩》的课堂上,我让孩子们将生活经历有机结合起来,引导他们回忆或观察一些有关四季的色彩、大自然的景象及与四季有关的生活物品的色彩。通过回忆或欣赏图片,对春天与其他季节的色彩对比,孩子们觉得生活中充满了缤纷的色彩,认识到了色彩使生活更美丽,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懂得了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

3.2注重实践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美的存在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创作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创作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把创作活动变成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富有个性的创作活动中发展创作能力,强化体验,感悟生活情感。”由此可见体验性学习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体验性学习的基本方式是实践。所谓体验性学习,就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从而获得感知认识,完成对客体的认知。例如:用音乐表现高山流水,用绘画表现梅兰竹菊,用书法表现阴晴圆缺。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尽量让孩子们全方位地接触了解五彩缤纷的世界,开阔他们的视野,在受到自然美的熏陶的同时,使之为艺术创造美打下儿童时期的基础。虽然生活是学生每天都能见到的,但要真正反映表现生活时,学生就会感到茫然,无从下手,这是因为学生还停留在无意识状态中。这时,教师要诱发他们体验生活、认识生活,指导捕捉生活中最有表现力的一瞬间,让学生关心身边的人和事,积累绘画素材。例如:前段时间网上流行的万达永辉超市之“超市大妈”作品,就是用普通的卫生纸打造成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晚礼服;还有就是普通超市里经常可以看到的用水果冻拼装成的花篮。建议家长带孩子们逛超市购物时,看一看这些日常生活中不起眼的物品是如何变成吸引大众眼球的作品的,让孩子们在贴近生活的实践中体验到美的存在。

3.3启发表现生活,引导学生在创造中美化生活

俄国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有句名言:“美是生活。”美术的根性是生活,人的所有艺术实践活动既离不开生活,又始终以美的生活为目的。所以美术教学就是为了要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美术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使它发挥完善、美化、理想化生活的作用。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这说明让小学美术走进生活,不仅能使学生在与实际生活密切结合的美术创造活动过程中,加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能启迪智慧,发展思维能力,促进对大脑的开发,从小培养学生对事物敏锐的观察能力,增强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协调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让学生联系生活探求美术知识,把美术问题生活化,善于让美术活动走出课堂,真正体验到美术“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学以致用,让学生尽情地体验美术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获得创造的满足感与成就感。例如:学习《制作相框》一课后,学生选用麻绳、纽扣、木头、旧衣服等材料,采用捆扎、粘贴、装饰等方法,做成了各种各样的只属于自己的相框,并把这些相框放在家里的书桌上装照片,美化自己的生活。这样通过不同创作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美化生活,从而体会到美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3.4参与评价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综合各种知识

新课程在评价建议指出:“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作为评价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形成性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及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回顾传统美术教学,大多是“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违背了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导致学生缺乏自我表现、自我评价的意识。因此,在教学评价时,应改变传统用“一个标准”评价学生画的内容、形式的方式,作品评价不作硬性统一,因人而异,实行学生自评、互评,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只有当所教的东西可以引起儿童积极从事再造和再创的活动时,才会有效地被儿童所同化。在评价中,我一改以往由老师选优秀作品之法,把学生分小组后将作品集中在一起,先开展自我评价,每个学生都有三面小红旗,认为自己作品很棒,可以先贴一面小红旗,剩余两面再用进行学生互评,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学会欣赏自己,也懂得欣赏别人。人与人之间存在思维角度、思维方式的差异,学生对一幅画的评论肯定有自己的观点,有时学生间的互相评价的建议,会令老师眼前一亮,茅塞顿开。再者,学生进行互评时,可以为对方提出宝贵的意见,供对方借鉴,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表达能力能得到很好的锻炼,这样的过程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很大帮助。这样的平台有利于学生自主精神的培养,开阔视野,提高学生个人修养及综合素质。在对不同事物进行评价分析时,可让学生理解社会中的很多东西本身就是多学科知识的综合。

4.结论与建议

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标准对现代教育教学的要求,小学美术教学应该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以“生活世界”作为背景和来源,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沟通学生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桥梁。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教师应该创造环境,让学生自由奔放地想象,引发学生创作灵感。多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发现、欣赏、感受、表现、创作生活美,从而认识人的生存状态及人的生命价值。在小学美术教学生活中,针对存在一些问题,给出一些建议:

4.1生活化教学注重从生活中寻找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多种教学资源。课程资源的匮乏,及老师如何合理判断、选择、使用课程资源是我们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我们现在开展的美术活动比较多地是在校内开展,社区内、家庭中的活动经常受多种经济、安全、家长等客观原因制约。如何构建校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的教育体系,以真正体现大教育观,还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与实践。

4.2新课程为教师自主编选教材留有余地,但还不能一下子适应根据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灵活扩展与调整教学内容的这种需要,也缺乏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美术实践活动的能力。因此,美术老师应根据学生实际生活,加强自主编选教学内容、自主设计实践活动方案,体现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和个体性。

4.3美术教学生活化在教学目标上要求不仅对知识理解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的基本能力和正确的生活态度。在教学实施中,很多老师往往比较偏重于内容的开展,而对学生美术能力的评价方式比较薄弱。这一点需要进一步学习符合发展性课程评价理念的评价设计。评价标准改变以后,如何对这些方面实施评价,成了一个难点。

4.4虽然已明确学生生活经验在美术活动中的重要性,但在学生生活经验与美术学习的融合上,还存在一定问题,在实践中很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问题。同时,现在不少家长仍以语、数、外为主,在美术方面,采取应付态度,想让学生在实践生活中积累美术素材,也是一大难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01.

[2]伊少淳,段鹏.《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美术(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1.

[3]吴康宁.中国美术教育[M].中国美术教育编辑部,2008.2.

[4][美]鲁道夫・阿恩海波.对美术教学的意见[M].

[5]林少良.生活世界是课堂教学的源泉――美术课堂教学游戏探微[J].中国美术教育,2003(3).

[6]秦宏.美术新课程体系构建研究[M].湖南美术出版社,2010.8.1.

[7]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改革思想研究[M].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1日.

[8]张小鹭.现代美术教育学[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李卉:重新定义信息收集 下一篇:产品生命周期成本集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