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马》再见骑兵!

时间:2022-07-12 01:20:43

英国骑兵队身着伪装色新式呢料军服,军官腰配转轮手枪的皮枪套、望远镜的皮盒,士兵肩挎皮盒子弹带,战马身上有做工精致的全套皮革马具、鞍套和军毯。大量的皮革制品,无不体现了一个资源丰富的工业化帝国的实力

在十多部二战题材的电影和系列剧之后,斯皮尔伯格将眼光转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于是有了《战马》这部“与《西线无战事》相当的巨制”。影片反映了大工业化背景下战场的巨大变革,以及其中形形的新式战争机器。

骑士的战争

从《勇敢的心》、《天国王朝》到热兵器时代《最后的武士》,海啸般突袭的骑兵铁流总给人无坚不摧的气势,即使最顽强的步兵阵线也会被冲得屁滚尿流。从中世纪到20世纪的数百年间骑兵主宰着战场,而一战彻底终结了骑兵的辉煌。

1914年夏天,战争爆发,德军依照“施里芬计划”进行机动迂回,战场尚未进入僵持局面,骑兵仍然被各国军方看作是最有效的进攻手段,例如俄国就保有36个之多的骑兵师。《战马》描写了英国骑兵对德军的一次奇袭,这是一段视觉效果极佳的马战,两百多匹战马从长草丛中冲出,茂密的丛林和植被,让我们很难想象不久以后这里会变成满目疮痍的烂泥塘。英国骑兵队身着伪装色新式呢料军服,军官腰配转轮手枪的皮枪套、望远镜的皮盒,士兵肩挎皮盒子弹带,战马身上有做工精致的全套皮革马具、鞍套和军毯。大量的皮革制品,无不体现了一个资源丰富的工业化帝国的实力。

德军步枪兵在精锐骑兵铁蹄下不堪一击,但藏在林中的死神――几十挺新式马克沁机枪组成的阵地救了他们。只需要给这些机器不停地装填帆布弹链,就足以击溃英国骑兵的任何企图。“你以为你是谁?”德国军官与英国战俘之间的对话,体现了战争机器刚刚启动时保留的传统骑士风度。随着机枪火炮铁丝网等大杀器上阵,战场完全变样儿了。 2011年

英国人在1914年就最先意识到传统骑兵战术的过时,并最早研制了坦克,但战马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迅速退出战场。四年的大战期间,各国投入战马600万-1000万匹。除了骑兵侦察使用,大量的马匹被派往机动车无法行动的战场,在淹没马腹的泥浆中拖炮、牵引救护车和军辅车辆。战马是整个战争期间的战略资源。英国从澳洲、北美和阿根廷大批进口战马,还征用民间的马。仅美国就征用了100万匹战马。德国人则采用另外的策略,除了建立国营种马场,民间散养的马匹都被编入预备役,使德军中人马的比例提高到了3:1。战争爆发时,德国有71.5万匹战马,奥匈帝国则有60万匹。

战争爆发后德国的战马就只能通过缴获,在法国战场共有37万匹缴获的战马。德国还有计划地掠夺比利时的马匹,造成比利时在连续几年的冬天都缺煤,因为缺少马匹拉煤车。此外,拍卖战马也是各国军队战后常见的筹集军费手段。马的食量巨大,如果按体重折合它的饭量相当于人类的10倍,这也使得草料和燕麦成为战略物资。

随着战争的全面展开,炮火,毒气和疾病给战马带来很多损失,其影响甚至超过了士兵的伤亡。凡尔登一役就有7000匹战马战死。整个大战期间,英国损失48万匹战马,阵亡88万名军人,相当于英国2%的人口。美国输入的数百万匹战马中最后只有200匹在战后能够返回北美,其他的不是死在前线就是在战后被屠宰。战争后期连美军的马匹都很难补充,例如潘兴将军在阿拉贡森林作战后期,由于战马的缺口达10万匹,潘兴请福熙将军支援2.5万匹战马。协约国因而采用对德奥马匹禁运的策略,最终也成为德奥战败的一大重要原因。各国军队为战马研制了防毒面具,建立战地兽医站,甚至为战死的战马立碑。

机器毁掉一切

“战争会毁掉一切。”德国炮兵连长一语道出了这场大工业化战争的事实。德军隆隆的机车车轮碾过马具,预示着战马阴暗的未来。无论富有灵性的良驹宝马,还是煤气灯石桥风车点缀的古镇,在现代战争机器面前都无法幸免。

身背蔡司望远镜的德军传令兵用英国造的“胜利”牌摩托车作为坐骑取代了战马。“胜利”摩托有一台非常可靠的3.5匹马力四冲程汽油机,排挡手柄安装在油箱右侧。第一次看到这种老式摩托实物时,我们不禁会惊诧于车上众多的手柄和连杆,也许还要感慨英国设计师缺乏艺术细胞,但就是这种丑陋但却可靠的设计经受了一战泥泞、灰尘和缺乏保养的战地环境考验。德军还用缴获的法国卡车来运兵,影片中的Berliet卡车现在属于法国雷诺集团,一战期间,这家企业高峰时期每天为英法军队生产四十辆卡车,虽然这款简陋的卡车发动机排量不过3升左右,在公路上最快只能飙三十公里的时速,但在凡尔登战役中,它和其他法国军车运输了两万五千名法军到前线,创造了历史上最早的摩托化机动范例,是以往依靠人力和马车等手段远远无法企及的。所以,14岁的普鲁士娃娃兵说:“等机器坏了,他们还会用战马,那时候我们就可以团聚了”,这注定只能成为少年无法实现的夙愿。 只需要给马克沁机枪不停地装填帆布弹链,就足以击溃英国骑兵的任何企图 《战马》描写了英国骑兵对德军的一次奇袭,这是一段视觉效果极佳的马战

德军阵地战的主角是克虏伯21厘米榴弹炮,这种历史课本里经常出现的巨炮,有着短粗的炮管和夸张的大型护盾,为了通过泥地时不至于淤陷,炮轮上附加橡木“履带”,更使得它浑身上下充斥着一种大工业时代的邪恶气质。一颗21厘米高爆榴弹重达113公斤,能炸出直径18米、深度超过2个游泳池水深的巨大弹坑。这也难怪在西线战场上会有那样的月球表面场景。经验丰富的炮手用3发炮弹就能把一个永备水泥工事打得稀烂。克虏伯榴弹炮在凡尔登、索姆河战场发挥重要作用,在比利时列日要塞围攻战中也被用来给“大伯莎”铺路,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装备了70个连的各型21厘米重型榴弹炮,共发射七百多万发炮弹,倾泻了接近70万吨的钢铁和TNT。

在克虏伯大炮和芥子气的蹂躏下,在泥泞和老鼠横行的堑壕中,英国远征军迎来了1918年。本片描写“索姆河绞肉机”这段令人心潮澎湃,唏嘘不已。进攻前一刻,英军军官面色铁青地指定一名士兵蹲守战壕督战:务必射杀任何后退者!布置妥当,军官旋即上刺刀,率先跨出战壕发起死亡冲锋,那份孤傲刻板的荣誉感!而那名督战的士兵,却不忍对逃回的同胞开枪,最终也跳出战壕冲向敌阵。

战争形势的改变,也使步兵武器发生巨大变化。堑壕战需要更多近战武器,手榴弹,钢盔和护甲这些早在1840年前后就过时的技术复活。《战马》对一战装备描写相当精准,特效公司按照英国博文顿坦克博物馆的实物,复制了一辆可以开动的英国马克IV型坦克。

在横飞的空爆炮弹和子弹中,士兵头部暴露在战壕外,中弹死伤比例很高。法军最先借鉴消防员头盔生产了300万顶钢盔。英国工业体系备战不足,采用简化一次冲压成型的汤米盔,形状类似中世纪的英军钢盔,宽边用以保护士兵的头部和肩部。德军沿用威廉四世的普鲁士尖刺盔,皮革制造,外形优美,但防护效果几乎没有。新式的德军钢盔采用特殊的合金钢和9个工序的复杂工艺,成本远高于英国汤米盔。头盔前侧还加装一块钢板来加强。在《战马》中,这种厚重的附加钢板头盔,以及重达15公斤的德军“蟹甲”防弹衣都有现形,可慢慢欣赏。

《战马》故事的高潮无疑落在了无人地带救马一段。当德军和英军口哨声杂沓一片,战壕中飞出七八个钢丝剪时,难以想象它曾经还是杀戮战场,这一幕讽刺的场景不禁令人发问:他们究竟为何而战?在残酷的搏杀之后,两军士兵互相真心赞叹“真是一匹好马!”其语气与《天国王朝》中撒拉逊人和十字军互赠战马如出一辙,千年以来的战事与和平,令人无限遐想。

上一篇:《光荣之路》正义者的虚荣伪善 下一篇:《众神与将军》南北战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