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氧液治疗各种危症引起的低氧血症58例疗效观察

时间:2022-07-12 12:24:32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2-1854-02 中图分类号:R6 文献标识码:B

临床上常见的各种创伤性休克、严重胸外伤、重型脑外伤等危症引起的低氧血症,而低氧血症往往使病情加重,甚至发生不可逆性病情恶化。迅速纠正低氧血症在临床上成为一个棘手的难题,而常规的给氧往往不能纠正,高压氧治疗存在着一些禁忌,不能早期应用于各种危症的抢救。我院自2004年1月应用高氧医用液体治疗仪对各种危症患者早期静脉输注高氧液,有效纠正低氧血症,预后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58例,男45例,女13例,年龄24~65岁,平均37.8岁,重型脑外伤18例,急性肺损伤15例,肝硬化并消化道大出血20例,外科术后并急性呼吸衰竭5例。排除使用呼吸机患者。

1.2 方法:本组患者首先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控制感染、通畅呼吸道、对症、鼻导管吸氧及针对病因等治疗后病情改善不明显。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予早期高氧液治疗,采用西安高氧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GY-1型高氧医用液体治疗仪进行溶氧活化处理,氧流量3 L/min,500 ml基液溶氧时间20 min,溶氧完毕后的基液即为高氧液。将高氧液直接或加入医嘱药物后尽快输注给患者。每位患者平均日输高氧液1 500 ml,疗程3~5天。常规治疗与高氧液治疗间隔时间因病情差异而不同,从3 h~2 d。所有患者持续监测生命体征,输高氧液前、输高氧液2 h、输高氧液后2 h分别采股动脉血检测血气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用异体配对t检验。

2 结果

本组患者经静脉输注高氧液2 h,PaO2、SaO2浓度明显高于输液前(P

3 讨论

低氧血症时,中枢神经元细胞对缺氧最为敏感,当PaO2

高氧液改善低氧血症其治疗机制可能有:(1)高氧液使体内氧的弥散能力成倍增加:①高氧液中氧分压达80~100 kPa,而常规液体中氧的分压一般为21 kPa。气体的弥散总是从高压处向低压处进行,压差越大,弥散越快;②高氧液中氧的弥散半径达55 ?滋m,接近2个大气压时高压氧舱中动脉血中的氧弥散半径(正常血液中氧的弥散半径仅为30 ?滋m[1]),显著加快弥散速度。(2)迅速增加组织供氧,纠正低氧血症:人体血液中的氧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即氧合血红蛋白中的氧与血液中溶解的氧,血红蛋白结合的氧必须解离后方被组织利用。高氧液中氧含量达14.6%,经输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后,使血中溶解氧增加10倍,并以溶解氧方式直接向组织细胞供氧,迅速提高血浆中的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不依赖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2]。(3)改善缺血区微循环:①高氧液中有一定浓度的活性氧,活性氧能够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血小板凝聚力,增加纤维蛋白溶解度有利于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3、4]。加快血流速度,改善缺氧组织微循环,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②高氧液可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

高氧液作为一种新的静脉液体给氧治疗方法,是一种切实可行及实用的改善组织缺血缺氧的有效手段,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无任何输液反应及不良反应,具有很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Caruaja K,Banoe G.Myocardial function and effect of serum in isolated heart from hypetriglyceridemic and hypertensive rats [J].Clin Exp Hypertens,2002,24(4) :235.

[2] 徐礼鲜,吴利平,张 惠,等. 高氧液提高乏氧血氧含量及相关基础研究[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2,18(5) :560.

[3] 孙绪德,柴 伟,马加海,等. 高氧液对象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生化指标和超微结构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22(13) :1176.

[4] 陶连方,刘雨银. 高氧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微循环,2002,6(3) :164.

收稿日期:2008-01-30

上一篇: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脑血管病32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外伤性腹膜外血肿38例诊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