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来了 股市外汇或上演失之桑榆收之东隅

时间:2022-07-11 06:56:10

沪港通来了 股市外汇或上演失之桑榆收之东隅

虽然沪港通开通首日,交易指数“奇葩”频现,但是,这挡不住大佬们对他未来的看好。“在沪港通开通之前,我曾有两个最怕,一是怕交易冷清,二怕过于疯狂,显然这两个最差的预期都没有出现。全天来说,沪港通波澜不惊,冷静开场,安全运行,符合预期。” 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曾公开表示。

由于开通两日以来,股市始终处在不温不火的状态中,中小投资者已按捺不住心头的焦燥和疑惑,各种质疑声纷至沓来。投资的机会还是投资的陷阱?

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建议,市场不要关注沪港通短期带来的影响。针对南下交易比较冷清的状况,李小加认为,现在着急下沪港通不利于香港市场的结论为时尚早,“要多看看明天,多看看后天,南下交易为香港市场提供的流动性,今天没有看到,但明天一定有,后天大大的有。”李小加说,在中国资本市场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大家全部都是赢者。

沪港通开通的意义,绝不是丰富了一些投资品种这么简单,表面来看,这优化了市场结构,为境内外投资者投资A股和港股提供了便利和机会,有利于投资者共享两地经济发展成果,促进两地资本市场的共同繁荣发展;有利于拓展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增强我国资本市场的整体实力。但最重要的是,随着沪港通的顺利进行,这有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

无独有偶,多位大佬们的观点,不约而同地指向了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在沪港通开通的各路环节中,中国银行有着特殊的作用,它即是上市公司,同时,也是唯一的结算银行。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公开介绍,沪港通的开通,未来的发展非常清晰,人民币走向全世界,变成全球很重要的交易货币,不仅仅是个结算货币;此外,沪港通的顺利开通,也为中国下一步人民币可兑换性奠定了一个基础条件。“从我个人角度看,这已经是一百步走完九十步,剩下就是全面可兑换”。

沪港通是国家开放战略的一部分,也是我国资本市场新一轮高水平双向开放的升级版。对参与的各方来说,这都意味着在朝着国际化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

在11月17日的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开通仪式上,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表示,沪港通开通是推进两地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重大举措,是资本市场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它有利于投资者共享两地经济发展成果、拓展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有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

肖钢说,沪港通是推进两地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重大举措,是资本市场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沪港通的构想来源于市场,顺应了投资者的需求。在我国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实现可兑换的情况下,开创了操作便利、风险可控的跨境证券投资新模式。

从股票投资领域来看分析,对于长期萎靡的A股市场而言,沪港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是一个难得的机遇;而随着它的成熟和发展,新的机遇也会适时出现。沪港通将带来世界上最后一个大型资本市场的开放,跟QFII相比,“QFII是一个窗户,沪港通是个门”。李小加认为。

参与投资者想要把控机会,不妨从这些大佬们的观点寻找未来的投资方向:全面可兑换带来的外汇机会是不言自喻的,而在这个沪港通示范作用下的中国资本市场走向全球的过程,股票市场的投资机会也会授投资者以玫瑰而留香。

上一篇:沪港通遇见慢郎中 下一篇:想不到高性能活性生物微肥在白瓜上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