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顶板下综采工作面仰采方案

时间:2022-07-11 06:52:27

破碎顶板下综采工作面仰采方案

【摘要】针对我矿复杂的地质条件,结合现场管理。从加强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定符合现场实际操作的安全技术措施、规范现场操作等方面入手,谈谈如何在破碎顶板下工作面仰采。

【关键词】破碎 顶板 仰采 综采工作面

杨柳煤业公司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境内。井田内受岩浆侵入的范围较广,多为顺层侵入,52、72煤层均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入。52煤层侵入岩浆岩距10煤层间距120.7~205.5m,平均163.1m,厚度23~40m平均31.5m;72煤层侵入岩浆岩距10煤层间距78.2~130m,平均104.1m,厚度22~65m平均43.5m。

目前回采的10416工作面,属10煤层、104采区,煤层厚度:1.5~3.9 m,平均厚度:3.1m;煤层倾角:2~11°、平均倾角:5°;直接顶:细砂岩:0~4.9m、基本顶:泥岩:7.0m;直接底:泥岩:1.5m、基本底:细砂岩:2.1m;工作面设备配套为刮板输送机SGZ800/1050、采煤机MG500-1180WD、液压支架ZZ9600-24.5/40。

受上覆两层岩浆岩侵入的影响,回采工作面局部地段顶板较为破碎、压力显现明显。尤其是在工作面回采至“二次见方”区域内,受10414采空区和断层共同影响,上部近30架顶板处于破碎状态,回采难度大。为确保破碎顶板下工作面正常回采,从回采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来看,主要采取“以护为主”的顶板管理理念,结合现场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1 三机配套相关参数

参考工作面三机配套图纸相关理论参数:工作面0°回采时,不拉移超前架,采煤机滚筒与支架前梁间隙为290~306mm之间;按5~15°仰采时,不拉移超前架,采煤机滚筒与支架前梁间隙为88~157mm之间,拉移超前架后,采煤机滚筒不能直接进行挑顶。

从设备配套情况来分析,工作面破碎顶板下仰采,正常回采过程中,设备不能满足挑顶要求,很难做到运输机与支架同幅度上提,给工作面正常回采带来困难。

2 “以护为主”控制破碎顶板

(1)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坚持“工程质量第一、初撑力第一”的观点,确保液压支架初撑力不低于24Mpa。

(2)合理控制工作面采高。严禁工作面超高回采,超高工作面支架不能有效接顶,易导致支架受挤、受力不均匀等状况,进而使破碎顶板范围增大。

(3)管好煤壁,预防顶板破碎范围扩大。

①工作面端面距超过500mm时,要对煤壁进行超前使棚管理,使棚管理采用走向挑棚,一梁一柱,一架两棚的超前支护方式。使棚管理能有效减小煤壁对顶板的支撑力,从而减少了煤壁的片帮。

②注加固材料控制煤帮,在工作面顶板破顶段,煤体内施工钻孔,注马丽散使松软煤体能有效粘结在一起,确保了煤壁的支撑力。从工作面现场操作看,一般打眼深度为8m,注入量为60-80桶(两组分总计),有效面积上下各8m左右、推进5m不片帮。

③煤壁注水,工作面内每10m打一钻孔进行注水、深度10m,使用封口器封口,封口深度3-5m,注水量一般2m3,能很好的提高煤体粘结性能,预防了片帮。只有煤壁不片帮及时移架,支架最大化的支护顶板,更有效预防破碎顶板范围扩大。

3 措施制定符合现场操作

针对现场设备存在的问题以及工作面顶板破碎状况,制定针对性的仰采措施。

(1)顶板破碎时,要控制好回采高度,根据现场实际仰采时采高不低于3.2m。

(2)工作面仰采时,加强对运输机的管理,使运输机始终处于平直状态,工作面仰采角度大时,使用链条进行吊车,吊车后使用木楔在老塘侧进行垫平,确保采煤机行走时处于水平状态。

(3)采煤机割煤时,如煤壁出现冒漏现象时,要及时停机进行支护,主要使用单体支柱一端支设在支架护帮板上,另一端打在顶梁内伸缩梁梁窝上,减少顶板的冒漏。

(4)工作面仰采时,采煤机不能有效挑顶时,采用打眼爆破的方式进行挑顶,确保提车幅度与支架上提幅度一致。

(5)破碎顶板下回采时,确保工作面车直状态下,加大破碎顶板处的进尺量。

(6)优化设备的性能,对采煤机煤壁侧支撑滑靴进行更换,支撑滑靴的高度降低150mm。

4 规范现场操作、狠抓工程质量

工程质量是顶板管理的保证,从抓好现场管理入手,抓好工程质量是防治顶板事故极其重要的措施之一。

(1)现场操作时,严格执行带压擦顶移架,移架到位后及时升立柱并伸出伸缩梁、护帮板,确保有效支护帮、顶。顶板破碎地段,使用单体辅助拉架,单体支设在支架顶梁前端与运输机铲煤板之间,采用远距离供液,这样一方面能使支架拉移过程中减少对破碎顶板的再次扰动;另一方面能更有效的使支架处于一定的仰采角度。破碎顶板回采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支架的状态,根据现场情况尽量使支架处于仰采状态。

(2)正确使用好两级护帮板,顶板破碎时,要及时伸出一二级护帮板。拉架时,除打单体使支架前梁有仰角外,还要用单体支设在护帮板上,减少煤壁侧冒落矸石,有效护帮护顶。

(3)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确保支架状态良好,严禁出现支架受挤现象。支架受挤地段往往也是顶板破碎地段。工作面支架受挤后如不及时调整,移架困难,移架过程中,可能反复升降,使顶板破碎范围扩大。当工作面存在支架受挤现象时,及时用侧板进行调整,侧板不能调整的及时打单体辅助调整,确保支架不受挤,防止因支架受挤移架困难导致顶板破碎范围扩大化。

(4)加强液压支架的检修力度。对安全阀、液压锁、立柱等损坏的、不能自锁的及时更换,确保支架能有效支护顶板。

5 结论

总之,坚持工作面初撑力第一为原则,以支护为主,加强顶板管理,有效控制破碎顶板的面积。加强技术措施的现场指导作用,以质量为抓手,规范现场操作。合理利用好一二级护帮板的支撑作用,优化设备的使用性能,使设备始终处于在最佳状态下运行。有效的确保的破碎顶板下工作中面的回采。

参考文献

[1] 徐永圻.采矿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1(2005.3重印)

[2] 钱鸣高,石平五.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刘庆于(1986―),男,助理工程师,2008年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现主要从事煤矿综采现场技术管理工作。

上一篇:决策树法在油田勘探开发项目决策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悬浮乳液钻井液在水平井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