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废墟中升华的情感赞歌

时间:2022-07-11 05:57:44

在废墟中升华的情感赞歌

金婚已过,七旬老翁背着老伴逃生

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的足球场上,老太婆李银芳端着一碗绿豆稀饭,筷子不停在碗里搅动,却始终没咽下一口。“地震时,她受到惊吓,神智已经不太清楚了。”老伴姜德福看着脸颊凹陷的妻子,满脸心疼。

姜德福说:“地震那天,我正与老伴儿在家里看电视,突然感到一阵天崩地陷,我连鞋都没穿就往外跑。跑到楼梯口回头一看,老伴儿李银芳还没跟上来,就立马调转身,逆着逃生的人流再次回到家中。我看见她在房间里打转,就拉住她往门外拖,没想到她竟甩脱了我的手。此时,墙体已经开始脱落,砖块、石头也不停往下掉,老伴儿却索性蹲了下去,并死死抓住桌脚不放。我心一横,一把背起她就往外跑。”事后,姜德福很惊异自己是哪里来的力量,他毕竟已是70岁的老人了。

姜德福说:“我20岁的时候娶了李银芳,结婚已经50多年了,夫妻相敬如宾,感情一直很好,我肯定不会丢下她独自逃生。”

乞讨老人为地震灾区捐款105元

捐款中感人的一幕发生在江宁区东新南路的一个募捐点。一位乞讨老人,他在捐了5元后,又找遍身上的零钱特地到银行兑换了一张百元现钞,放进了募捐箱。

5月16日中午12点,一名约60岁的老人来到了募捐点,他头发花白,穿一件蓝色衣服,胸前的补丁起码3个,背后的补丁则不计其数,衣服下摆已经破烂,脚上穿一双破烂的凉鞋,手中还拿着一个讨饭碗。

工作人员郭小姐说:“我们放了好多宣传牌,上面有灾区的一些图片。”老人端着碗,在宣传牌前止步,看了一会,哆哆嗦嗦地从口袋里掏出5元钱,放进募捐箱,念叨了一句,“为灾区人民……”

本以为这只是捐款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谁料,下午3点,老人再一次出现,这次,他掏出了100元,塞进了募捐箱。

老人解释说:“我上午就想多捐一点,但钱太零碎了,不好意思拿出来。利用中午时间凑了凑,接着到银行将全部的零钱兑换成了一张一百元。灾区的人比我更困难,他们的生命都受到威胁了,不容易啊!”

好说歹说,老人总算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但他不会写字,委托工作人员代签:徐超(音)。老人走后,在场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泪。保安说:“老人常在附近乞讨,平时很少吃到什么好东西,没想到一下子就捐出这么多……”

兄弟俩背断腿母亲13小时终于逃生

地震发生后,北川汉子王正兴和弟弟不敢有丝毫懈怠,他们背着母亲走了13个小时,轮换了上千次,终于把左腿受伤的母亲背出险境。

地震发生时,王正兴的母亲正在为孩子们削水果。突然,房子剧烈摇晃,玻璃纷纷爆裂,母亲大声吼道:“地震了,快跑!”全家人拼命跑出家门。15分钟后,王正兴突然听到母亲的呼叫,找到后发现老人左腿已骨折,鲜血如注。弟媳立刻找来一块布把母亲的伤口紧紧绑住。

兄弟俩二话没说背起母亲就往县政府广场方向走。“丢下我吧,你们快跑,你们一定要活下去。”母亲在王正兴的耳边说道。王正兴疯了一般地摇头拒绝了。就这样,他和弟弟每走一段就轮换一次,背着母亲一步一步艰难地前行。

13日凌晨3点,前后辗转7公里,兄弟俩终于把母亲背到了县政府广场,两人才稍微放下心来。至此,兄弟俩已花了整整13个小时。

两只小狗帮助被埋老人撑过196小时

5月20日17时许,经过救援队员1个小时左右的营救,被两块大石卡住196小时的60岁老太王友琼被救出,经诊治苏醒后可以进食。据悉,两只逃生的宠物狗在整个救援行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震时,王友琼从庙里没跑几步,就被泥石流冲到牡丹坪,后来又被山上震落下来的石头砸中,卡在巨石中无法动弹。后来庙里一名老住持告诉,牡丹坪可能有人被埋,直到20日晚被救出来时,王友琼已被卡在石中196个小时。在救援官兵救王友琼时,现场有两只地震中走失的宠物狗,一直在现场看着。王友琼获救后回忆说,这两只小狗在她被埋的数天里一直守护着她,其中一只小狗一直在舔王友琼干裂的嘴唇,另一只牧羊犬则舔去她脸上的血迹,两只小狗还时不时叫几声,也正是因为它们的叫声引起了住持的注意。

据王友琼的儿子曾令华说,母亲从未养狗,也未带狗进山,他也不知道狗是从何而来。

割腕吞金,这里危险请放弃我吧 !

5月12日,天摇地动,汶川县映秀镇一瞬间就破碎了。

夹在香樟坡与五台山之间的峡谷里,一栋5层高的家属楼被轻而易举地撕开,一半垮塌,一半倾斜欲坠。这栋楼,就是52岁的马尔康县卫生保健所退休女医生杨云芬的家――阿坝州交警支队直属大队家属楼。她和老伴连富林搬到这里,是为了照顾外孙女雯欣,也帮女儿连蓉料理家务。

但是此时,原来的一家人,杨云芬被压在碎石之下;连富林去世了;连蓉――映秀小学的老师,为了救13个孩子也遇难了。

第一个发现杨云芬的,是直属大队的马姓民警。地震刚过,他跑到楼下趴在废墟中大喊:“里面有没有人?”很快,他听到了杨云芬的声音。

此时,映秀交通全断,几乎与世隔绝。两天之内,没有任何外援。幸存者很快投入到自救中,杨云芬的外甥女万红也在幸存者之列。掀开一堆堆的瓦砾,万红钻到离杨云芬只有一米远的地方,她清楚地看到姨妈被压的样子:髋部以下不能活动,下肢还在流血。不过,头、肩、上肢尚活动自如。

“姨妈,你别着急,我们一定会救你出来的!”万红说。

“嗯!我一定坚持下去。”

“雯欣已经安全了,你要活下来!”万红此时已得知小雯欣得救了,而且无明显受伤。

“就是为了雯欣,我也要坚持下去!”

杨云芬一边喝着万红送进去的牛奶,一边和万红说话。当时,杨云芬精神状态很好也很乐观,一直认为自己肯定不会死。

地震第三天下午,救援部队进入了映秀镇。近30个救援人员,三班轮流上阵抢救杨云芬。然而,坍塌大楼的废墟结构异常复杂。掉落的水泥板和混凝土大梁横七竖八,即使有空间,也被砖块和泥沙填满,严重倾斜的楼墙,又正好挡在逃生方向上。这种局面,不但被困者命悬一线,也使救援者的生命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救援者设了3个观察哨,时刻盯住周边的水平信号标。一有不妙,立即大喊撤离。然而,即便如此,4批消防官兵和武警战士尝试了一段时间,都没能救出杨云芬。

得知救援条件恶劣而且威胁着救援者的生命,杨云芬开始不住地流泪。一位参与救援的女医生回忆,杨云芬流血的下肢无法止血,但她的意志很坚强,希望活下来的欲望十分强烈。每一次救援失败总让她泪流满面,之后她又不停地鼓励救援者:“你们加油,我也配合你们。”

时间到了16日,救援人员还在一点一点靠近杨云芬。此时的杨云芬已经扛着断石撑了将近4天,她终于作出了放弃的决定。上午9时40分,被巨大疼痛折磨得精疲力竭的杨云芬突然对女医生说,“你们别管我了,这里危险,放弃我吧,你们去救别人!”

就在女医生安慰杨云芬时,眼前的一幕让她惊呆了:

杨云芬右手紧握一块尖长的玻璃片,朝自己左手腕部用劲一划,血从腕部流淌出来。女医生见状拼命伸手要抓住她的手,但总是够不着。“你不要这样啊!不要啊!”女医生叫道。

杨云芬又划开了右手腕的静脉。眼前,一片红色。趴在一旁的女医生嚎啕大哭。泪眼中,她又眼睁睁地看着杨云芬吃力地吞下了自己的金戒指……

慢慢地,杨云芬低下了头。废墟外,小雯欣在撕心裂肺地大喊:“救妈妈!救奶奶!”在场所有的人都失声痛哭。

又一次强烈的余震,还没等救援者撤到院外,东侧三楼上一块预制板滑落下来。预制板把废墟上两块楼板砸断,距离杨云芬的位置不足一米远。

上一篇:贵在因人而宜 下一篇:丁颀的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