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任务驱动”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11 05:09:36

浅议“任务驱动”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高职院校定位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教学目的为学以致用。就当前教学模式而言,“任务驱动”教学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优势。“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提出任务,引导学生完成。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以主体身份分析情境,运用计算机完成任务,进而掌握知识,提升技能。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教学 任务驱动 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定位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教学目的为学以致用。就当前教学模式而言,“任务驱动”教学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优势。“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提出任务,引导学生完成。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以主体身份分析情境,运用计算机完成任务,进而掌握知识,提升技能。本文拟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践性阐明为何“任务驱动”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首选教学模式。

一、“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适用性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并不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在西德广泛应用。当时称之为“范例教学”,即利用典型事例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特殊的例子来掌握规律,进而学会独立解决问题。我们现在所说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便是借用了该种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掌握特殊的任务而理解规律,学习知识。

计算机教学本身就是一项极具实践意义的教学,从这个角度而言,计算机教学实践教学意义远大于理论教学,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更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就这点而言,“任务驱动”教学具有独特的优势,具体到计算机教学中就是教师根据教学主题布置任务,通过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任务。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更多是引导者的角色,在适时的地方给予某些演示或者点拨,如果任务具有难度,教师可以提示完成任务的思路、方法,从而使学生在老师的协助下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更加实用和熟练。

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践意义

就中国目前的高职教育而言,“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不能完全照搬国外,必须具有自己的特色和针对性。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认为如下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更具有实践意义。

首先,结合专业和课程设置进行教学目标分流。不同的专业计算机掌握程度要求不同,作为计算机老师应该根据自己所带专业和计算机课程设置来指定相应的教学目标。计算机专业和医学专业教学目标必定有很大不同,作为计算机老师要清楚每个专业定位和对计算机技术的需求。在明确专业需求的前提下,教师将教学总目标进行分解,实施目标分流,确定不同阶段不同的子目标。所确定的子目标要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教学的开展和学生技能的掌握。子目标之中要包含不同的教学模块和技能操作模块,目标分流使课程教学目标更加细化,更有利于“任务驱动”教学中教学任务的设计、实施,也使教学反馈有更明确的方向和标准,如此才能更好地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其次,根据子目标,设计任务,实施“任务驱动”。在子目标的指导下,实施“任务驱动”,具体可将任务驱动教学分解为三大教学模块:引入任务、完成任务、知识拓展。

1.引入任务。任务设计是“任务驱动”成功与否的关键。教师一定要在任务设计方面多下工夫,要在教学子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学情设计。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动力,教师可以有意利用学生的成就欲望。对于计算机,学生都有熟练掌握成为计算机高手的欲望,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初就指出通过这节课学习或者这次任务的完成,学生可以实现什么目标,可以完成什么,在此基础之上对学生提出一些学习要求,使学生明白这次学习我会获得什么,我怎样才能获得这些技能。教学子目标或教学专题呈现完毕,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展示达到目标所需要的具体技能,之后引入任务。

任务制定要切合学生实际,具有实际应用性和现实性,如果任务不能激发学生的完成欲望,那么任务制定就是失败的。如果任务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运用知识,那么任务也是失败的。所以任务的设计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核心所在。

2.完成任务。学生根据任务,完成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学习。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必定会有很多问题,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要给予随时的指导,不能袖手旁观,尤其在学生完成某个小任务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复习相应的理论知识,然后指导学生继续完成更好的任务。任务完成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尝试,切记不能养成处处依赖老师的习惯。碰到一些难关,如果教师有必要指导,则可以直接给予指导。任务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3.知识拓展。知识拓展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必要的环节,知识拓展是在教学目标实现后对学生学习的进一步要求。教师可以在任务完成的基础上设计学生独立完成的操作项目,进而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真正达到课程设置的技能目标。

三、注意事项

虽然“任务驱动”在计算机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任务驱动”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处理不好则可能导致“任务驱动”的失败。

“任务驱动”更多在于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但是计算机学习还是离不开理论知识,所以教师在实行“任务驱动”同时还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提高理论技能的同时也能很好地掌握理论知识。

“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是“任务驱动”最佳状态,任务设计最终为了实现“摘到桃子”,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一些教学任务很吸引学生,但是脱离了教学目标,花哨下无实质,不能称之为成功的任务。任务设计要符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还要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可操作性,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务驱动对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掌控能力、时间掌握能力、人际协调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多磨炼自己的基本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功底。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深受学生欢迎,也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可,呈现日益成熟的发展态势,相信随着发展,不仅可以让学生真正掌握计算机技能,还能为实现高职教育目标贡献力量。

(责编 张宇)

上一篇:走碛口 第1期 下一篇:如何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