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认证制度背景下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时间:2022-07-11 03:52:09

工程教育认证制度背景下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本文从工程教育认证要求出发,初步探索改革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方法。

关键词:工程教育;农业水利工程;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9-0100-02

一、引言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参与国际流动的重要保证。石河子大学水建学院原有的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要求,而厚基础、宽口径的新时期农业水利工程类人才培养目标,才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人才培养模式[1]。随着农业水利工程的飞速发展,要求专业建设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农业水利工程发展的要求。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工科性质决定了其对实践性要求较强,实践教学环节尤其重要。本文以石河子大学农业水利工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探讨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新方法。

二、石河子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认证背景

石河子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始建于1960年,原为农田水利工程专业,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特色专业[2]。2014年11月,我校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向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提交了专业认证申请,2015年8月提交了专业认证自评报告,2015年10月接受了认证专家组的现场考察。本专业的办学特色、学生培养、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撑条件等得到了考核专家组的充分认可。考察结束后专家组针对本专业实验课时偏少、与企业联系偏少和学生参与企业实习深度不够、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等问题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因此,开展工程教育认证制度背景下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对于做好专业认证的整改工作,进一步提高本专业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业知名度具有重要意义[3]。

三、工程教育中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对实践教学环节认识、重视不够,流于形式。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本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农业水利工程设计方法、科学研究方法及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要求具备农业水利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基本技能。从专业培养要求上来讲,实践教学的地位高于理论教学的地位,然而实践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是个相对薄弱的环节。本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各类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相关专业课实习、认识实习和毕业生产实习等,由于受重视程度不够学生不认真甚至逃避实践环节。同时,各类实践教学环节流于形式,选题比较陈旧,无法体现当前本专业的实际应用现状。

2.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欠缺。目前,高校教师多为应届毕业生,本身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较强,然而由于缺乏企业一线技术工作实践经验,其专业实践能力整体较差。导致高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缺失的原因较多。例如高校与企业缺乏有效结合,教师不能参与到企业生产一线活动中,教师对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相关标准认识存在偏差;高校缺乏教师岗前实践培训机制,对教师实践学习不能提供合理的经济支持;缺乏相关专业实践能力培训平台,企业培训资源开发不足等。

3.校企联系不畅通。校企联系不畅通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学生习惯性停留在课内做做作业的心态,对企业布置的任务不感兴趣,缺乏主动了解实践工程相关设计方案、施工方法、项目评价等环节;第二,企业追求的高效率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相符。企业的项目都是有时间限制的,然而学生有其他校内课程冲突的时候,不能按照企业规定时间提交方案。第三,学校对校企合作项目资金投入不足、教学模式创新度不高,教师在企业实践的机会少与市场脱轨,造成项目实际经验不足。

四、石河子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1.优化整合实验资源,实现实验室有效使用。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水利与土木工程实验中心包含:材料力学实验室、土力学实验室、水力学实验室、建筑材料实验室、测量学实验室、灌溉排水实验室、CAD专业实验室等七个专业实验室,门类齐全;现代节水灌溉兵团重点实验室试验基地50亩;实验室总面积为1169.4m2,生均占有面积为3.8m2。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有材料力学、水力学、土力学、测量学、灌溉排水工程学等教学实验,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应优化整合实验资源,实现实验室的有效使用。

2.丰富课程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往往是老师将课本理论内容满堂灌给学生,上课过程枯燥乏味,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工程教育背景下实践教学的提高离不开高质量的理论教学,即要做好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教学。为此在课程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采用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网络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农业水利工程《水工建筑物》课程为例(该课程一般安排在第六学期),开课之前学生已经进行了相关水工建筑为的认识业实习,有了一定的基础,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便可以将学生实习过的相关水工建筑物作为案例放在课堂上讲解,一方面使理论教学内容变的直观易懂,另一方面强化了学生实习所学的内容。由于理论学时有限,教师可以把一些n上讲解不到的实际工程案例放在《水工建筑物》网络建设平台上,提出问题供学生学习探讨,实现学生课上课下的学习,有效提高理论和实践的学习效果。

3.加强青年教师专业实践学习。青年教师参加专业实践不仅是教师专业发展趋势,也是适应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既有利于促进教师提升教学科研能力以适应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求,也有利于促进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了更好地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石河子大学最新颁布了关于《石河子大学关于青年教师参加专业实践的实施办法(试行)》的规定:学校在职在编、年龄在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含实验系列教师)均应参加一次不少于6个月的专业实践锻炼。

4.推M校企业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石河子大学水建学院利用校友、科研合作伙伴及各种社会资源,已经与新疆石河子玛纳斯河流域管理处、新疆天富热电股份有限公司红山嘴电厂、国电新疆吉林台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等9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这些实践教学基地为本科生提供了很好的生产实习场所,在实习经费、学生住宿等方面给予优惠,解决了当前工程实践教学环节落实于工程一线的难题。学生在这些基地完成了水利工程认识实习、地质实习等实践任务,在实践中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

5.改革课程考核方法。教学考核是评价教学质量成果、检验学生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基本途径之一。由于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课程的实践性较强,因此,除以试题形式考试来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外,还应对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进行必要的考核。以基础课《土力学》为例来讲,传统的考核方式是末考试卷占70%,平时成绩占30%。试卷中内容一般是根据课程考试大纲要求出题,平时成绩老师一般往往考虑学生出勤、课堂表现、作业等方面评定。整个成绩评定并没有把《土力学》实验环节考虑在内,学生也就不会太重视平时课程实践环节。新的考核方式可以在试卷里增加一定比例的实验内容作为考试内容,这样学生在平时的实验课时才会更加用心的去做相关实验,从而真正提高了实验课的学习效果。同样对于农水专业其他含有实践环节的课程均可采用类似的考核模式,最终实现有效提高实践课程的学习效果。

五、结论

工程教育背景下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本文首先深入分析了当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实际问题出发探究改革实践教学的新方法:优化整合实验资源;实现实验室有效使用;丰富课程教学方法;加强青年教师专业实践学习;推进校企业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改革课程考核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军,王美蓉.工程教育认证制度背景下交通运输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改革[J].航海教育研究,2013,(01).

[2]吕廷波,李明思,何新林.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完善农水专业教学体系[J].新课程研究,2016,(01).

[3]唐宏宾,吴康雄,杜荣华,刘志强.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机械类专业建设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5,(07).

Abstract:Practice teaching is the key link for cultivating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engineering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 This article studies on the reform for Agricultural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s,which embarking from the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requirements.

Key words:engineering education;agricultural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practice teaching

上一篇:会计实训课程与扶贫政策的对接 下一篇:地方普通院校大学生逆商与职业决策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