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俩好 第5期

时间:2022-07-11 12:21:14

一位是大学生“村官”,农学硕士;一位是中年农民。他们学历不同、经历迥异,却有一个共同的梦想。

在荣昌县昌州街道七宝岩村,这两个人组成了“黄金搭档”,共同创业,成为远近闻名的“哥俩好”。

硕士柴廷友

柴廷友有个信念:在今天的中国农村,自己一定能大有作为。

在昌州街道的基层干部中,今年26岁的他也许是学历最高的。这位四川农业大学作物耕作学与栽培学硕士毕业生,现在是七宝岩村党总支书记助理。

2008年,柴廷友即将毕业。他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像大部分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一样,加入科研院所,然后从基层研究人员一步步升职到专家级别;另一条路,就是找一份可以学以致用的工作,干一番自己的事业。

毕业前夕,他到农村进行社会调查。在调查中,他发现乡村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留守的中老年人也不怎么愿意种田。很多村民觉得,从事农业没有多大前途,大量农田因此闲置。柴廷友心里开始痒痒:“大量的农业资源空了出来,正好集中起来干事业!”

2008年10月,研究了七年农作物科学的柴廷友成为一位大学生“村官”,来到七宝岩村。在这里,他希望能学以致用,但他对当地的乡亲和土地都不熟悉,也缺乏从事农业的经验。

这时,他遇到了尹光彬。

农民尹光彬

尹光彬也有个信念:对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而言,农业,是他值得为之奋斗的事业。

今年37岁的尹光彬,世代居住在七宝岩村。他到浙江打过工,干过户外广告,开过打印商店。努力打工,尽管可以满足一家人的温饱,但尹光彬始终觉得,这不是自己的事业。此后,自称“胆子比较大”的他一直在寻找新的方向:一个可以当作事业去奋斗的方向。

在离县城仅十多分钟车程的昌州街道,很多青壮年农民都外出打工去了。看到家乡的田地越空越多,正在经营打印商店的尹光彬决定:回归农业。2007年下半年,尹光彬回到家乡,从乡亲手中转租了约30亩土地,开始种植葡萄和草莓,并准备在果园里套种蔬菜。七宝岩村民有种蔬菜的传统,20多年前曾盛极一时,而种植水果的却很罕见。尹光彬相信,他的“水果带动蔬菜”战略能够打出市场。

凭牢固的人际关系网,尹光彬能在壮劳力大量外出的村庄雇到足够帮手。在外打拼多年,他也积累了农产品市场的基本经验。从表面看来,“种”和“卖”都难不倒他。

但他还没有接触过先进的农业科技,对前卫新颖的农业理念也没有体会。

这时,他认识了柴廷友。

创业“哥俩好”

2008年10月,柴廷友对口联系尹光彬家。这位来自江津农村的新“村官”知道:要和农民打交道,真诚、和善少不了。于是他言谈中少了文绉绉的书面语,自己不抽烟却见人就敬烟。柴廷友的谦虚、客气赢得了尹光彬的好感。于是,农民大哥尹光彬发自内心地接纳了这位小兄弟,和柴廷友无话不谈。

当时,尹光彬仍用“摆摊设点”的传统方式销售自己家的农产品。而七宝岩村有两座建于宋代的古庙,每逢节假日,就有不少人从县城、附近乡镇甚至临近的永川区等地,来七宝岩逛古庙踏青,这个传统已延续了好多年。看到这些,柴廷友灵机一动――何不让顾客进果园摘水果,搞个“体验式果园”?

尹光彬听了,大呼:“要得!”

从此,观光农业将两人紧紧相连。柴廷友频繁上网,在前卫的农业技术和销售理念中寻找借鉴。带着这些金点子,柴廷友三天两头去给尹光彬支招。而在具体的种植和管护上,尹光彬则成了柴廷友的“大哥兼老师”。对当地了如指掌的他,带着柴廷友熟悉当地的山形水脉、风土人情,让柴廷友对农村的认识日益加深。

“这里的土壤好像呈弱酸性,先检测一下再施肥”、“观光农业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结合体,潜力很大”……在尹家的屋子里,在果园边的田坎上,这些问题都是哥俩热烈讨论的焦点,常一谈就谈到夕阳西下。

“我提供理念和知识,操作上尹大哥说了算。”柴廷友说。合作期间,“80后”硕士毕业生和“70后”农民颇有默契,几乎没有发生过分歧。

2009年4月,草莓成熟了。每逢周末,就有不少游客到尹家果园里摘草莓,然后以每公斤12元的价格买回家。当时,当地草莓市场价从每公斤14元降到了七八元,但“尹家草莓”价格却没变。

“不讲价,游客还乐意买,这就是‘体验’的附加值。”柴廷友说。

在去年4月到6月的草莓上市季节,尹家果园获得了五万多元收入。

现在,柴廷友已不满足于“智慧入股”。他准备出资一万元入股,正式成为果园老板之一。这哥俩准备在今年10月种下大棚草莓,那样就能在明年正月间上市。

他们还有更大的计划:将果园扩展成观光农业园兼小型生态蔬菜基地。届时,他们会在不同季节种上不同的水果蔬菜,以满足全年的观光需求。

昌州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吕林忠特别看好这对“黄金搭档”,他说,两人的计划顺利实施后,其创业园能辐射周围三平方公里,附近乡亲都能加入到这个营销链条中,一起致富。他希望这样的“黄金搭档”能越来越多。

“柴廷友和尹光彬的合作,是大学生‘村官’融入农村,和当地农民实现优势互补的成功典范。”荣昌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张朝沂也一直关注着这对“黄金搭档”,他说,让大学生“村官”与农民一起创业,既能有效解决农村缺乏致富带头人的难题,又是培养大学生“村官”的好途径,能够帮助他们真正融入农村、受到锻炼。为此,荣昌县出台了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的相关政策,像柴廷友和尹光彬这样的“黄金搭档”,今后一定能大有作为。

上一篇:丰都县:开展五项活动密切联系群众(等六则) 下一篇:我为啥游走在城市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