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患者术后早期使用肠内营养剂效果与护理

时间:2022-07-11 11:09:31

胃癌患者术后早期使用肠内营养剂效果与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术后鼻饲肠内营养对术后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2例胃癌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妥善处理并发症,对其进行精心护理。结果:早期营养支持,排气早,胃肠道恢复较快,住院天数缩短。结论:胃癌术后早期应用鼻肠营养支持治疗方法简便,有效,可靠。对术后康复起到积极作用,营养状况得到改善。

关键词:肠内营养;胃癌;护理

【中图分类号】R73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483-01

胃癌现仍是以外科手术为主的主要治疗手段,由于消化功能受到影响,术后大部分患者常常出现营养不良,并发症,影响恢复,因此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提供人体全部营养需要和补充肠外营养支持的不足,降低术后感染率。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2年9月期间在我院行胃癌手术患者62例,男36例,女26例,年龄46-72岁,平均年龄56岁,术前经病理学检查确定为胃癌,为患者行胃癌根治术或胃大部切除术。

1.2营养支持方法:术前向患者介绍置胃管,鼻肠营养管的作用和不适症状,使患者配合治疗,将胃管与鼻肠管置于胃内,术中将胃管及鼻肠管分开,胃管固[1]定在胃腔中,鼻肠管送入空肠内,在术后第2天经鼻肠管输入温的生理盐水200ml缓慢滴入,输液管外放置热水袋保暖,在37℃-39℃之间,如在滴入营养液后无不适,可自行配置饮食,选择易吸收的无渣流质饮食如牛奶,果汁,萝卜汁等,2-3次/日,术后第3日开始滴入温水+整蛋白纤维型肠内营养剂混悬液缓慢滴入,输注量由少至多,浓度由低至高,匀速滴入,1500-2000ml,4次/日,间隔1小时,输注完后温开水冲洗管道,保持管道通畅告知患者及家属不要牵拉鼻肠管,防止脱出,不要随意调整滴数,术后6-8天开始,经口进食流质饮食,鼻肠管保留至术后9-13天,如无胃排空功能障碍,吻合口瘘,可给予拔除,有上述症状者可保留至并发症好转或愈合后拔除。

2护理

2.1口腔护理:每日用温开水漱口,口腔护理2次|天,预防口腔感染。

2.2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肠内营养的目的,减轻患者恐惧心理,提高患者治疗的积极性。

2.3营养管的护理:输注时患者可取头高30°左右卧位,输注完患者需维持30min,预防因反流而造成误吸或营养管脱出。[2,3]营养液的温度应保持在38℃左右,可在输注管外用温度为70℃-80℃热水袋缠绕2圈,外面包裹干毛巾严防皮肤烫伤。

2.3.1妥善固定:实施肠内营养关键是预防脱管,防止鼻肠管移位,脱出。保持导管通畅,用脱敏胶布将胃管和鼻肠管进行分开固定,避免因活动翻身时引起管腔脱落,每天测量营养管体外部分的长度。

2.3.2保持鼻肠管通畅:每次输营养液前后均应用20ml温开水冲洗管道,避免堵塞。

2.3.3并发症的防治:肠内营养输注速度过快,温度较低时患者易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少数出现营养液反流,误吸。[4]采取以下措施与患者沟通,加强巡视,进行营养液配制应先洗手,消毒配制营养液的容器,开始输注的1-2d减慢速度。输注前将营养液稍加温,温度在36℃-38℃,滴注时间较长者将输液管缠绕在热水袋上进行加温。严防空气进入引起腹胀,肠内营养输入时半坐卧位或坐位,留置营养管期间大部分患者有咽喉部不适感,给予口含润喉片或雾化吸入后缓解,观察大便的色,量及性状,若有异常则马上送检。

3小结

胃切除术后患者早期提供肠内营养支持,促进肠内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病人全身营养状况,且营养液费用低廉,是经济有效的术后营养支持方案[5]。缩短病程,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姜浩力,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23):38-39

[2]李忠,巴哈提,李军,等围手术期部分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肠外与肠内营养,2008,15(1);29-32

[3]姜浩力.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23):38-39

[4]薛秀丽,于长颖,胃癌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24):8-9

[5]龚龙波,夏红,吕孝鹏,等。贲门癌术后经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应用,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1):3701-3703

上一篇:国务院转发《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 下一篇:浅谈民用住宅建筑暖通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和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