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准音乐教师“一专多能”素质的形成与培养

时间:2022-07-11 08:32:26

小议准音乐教师“一专多能”素质的形成与培养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倡导“综合”的理念,这种“综合”不仅指音乐内在的综合,而且还指音乐与自然、音乐与生活、音乐与社会、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姐妹艺术、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内容的综合,以培养学生的全才能力、通才本领。新课标的实施对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准音乐教师的高校音乐类师范生的知识掌握也必须从“单一型”向“综合型”发展,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与专业相关姊妹学科知识,也要了解社会、人文、历史等学科文化知识,实现“一专多能”。

关键词:音乐类师范生;一专多能;素质培养

在强烈呼唤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的素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高校音乐类师范生毕业后将从事中小学音乐教育,肩负着基础音乐教育的重任,成为准音乐教师的在校师范生应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珍惜良机,努力学习,注重修养,铸筑师魂。要按照“一专多能”的要求,学好音乐教师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相关姐妹艺术以及科学文化知识、社会历史知识,正如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指出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一、中小学音乐教师必备的知识技能

中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是基础理论知识扎实适用;智力结构合理、均衡,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相关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应变灵活自如,能互通互用、相佐相辅。具体地讲应该具备以下素质:

1.基本音乐理论、史论知识;

2.声乐或器乐中某一、两个方面的专业特长;

3.应有的音乐辨别或鉴别能力;

4.音乐特有的教育理论、教育方法和普通教育理论、教育方法;

5.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6.较广博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行为科学知识;

7.辅导和组织课外活动能力;

8.指挥、作曲、配器能力等。

二、当前在校师范生存在的认识误区

由于我国高校采取的是“严进宽出”的培养模式,高校教育也大多沿用以“教师授课、学生聆听”为主的教学方法,许多同学往往是教师教什么就学什么;考试考什么就练什么,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听、死劲地背、枯燥地练”状态,其主动想象的能力和积极思维的能力没得到发挥,甚至把音乐片面理解为“唱歌+器乐+乐理”,以至于在学习中出现重技能、疏实践、轻理论、淡研究的现象。按照这种理解大学毕业后走上讲台,就很难适应新课标要求。音乐教师不仅仅是要教学生如何识谱、如何唱歌、如何演奏某种乐器,更关键的还是要如何通过音乐教学特别是通过感受与鉴赏、表现与创作、学习与联想等丰富的教学形式,给学生以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一专多能”素质的形成与培养途径

音乐是全方位反映生活的艺术,对它的表现、理解、鉴赏涉及到许多方面的知识和修养。音乐教育更是乐理知识、音乐表现与各方面知识综合运用的过程,是音乐教师的音乐技能与各方面知识掌握情况的综合反映,俗话说:“课上十分钟,课外十年功”,音乐类师范生在高校学习是打基础、练本领的关键时期,必须增强认识、苦练技能、广积知识、博采佳酿,只有这样才能在毕业后担纲为人师表重任。

1.坚定信师信念,明确学习方向。音乐类师范生毕业后担任的是中小学音乐教师而不是专业演唱家或演奏家,在专业学习上既要精更要广。因为中小学音乐教师掌握音乐技能不是为了培养歌唱家,而是掌握一种入门音乐的手段,为普及音乐达到美育的最终目的服务。针对中小学音乐教育需要,在专业学习上我认为基础理论知识要以适用为度、基本技能技巧要以适用为准,一切学习要服从并服务将来毕业后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坚持“立足师范、面向社会、强化多能、突出特长”的学习目标,把更多精力用在教学教法的研究和专业学习上“一专”求精,“多能”求广的掌握,不能片面追求专业上的“高、精、尖”。

2.学好专业知识,夯实教学基础。音乐专业的主体性知识和专业技能主要为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基本乐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外音乐史、音乐名作欣赏、艺术概论、音乐美学等)、音乐技术理论知识(视唱练耳、和声学、复调音乐、歌曲作法、曲式与作品分析、合唱写法、管弦乐法等)、器乐演奏技巧(钢琴演奏、即兴伴奏及其它乐器)、声乐演唱技巧(声乐、合唱及指挥、声乐理论、等)和姊妹学科知识(舞蹈及其编导、律动、文艺活动组织等)五个方面,是我们将来成为合格教师的立足之本,必须认真学好并自觉做到多听、多唱、多看、多练来加深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认识、理解和掌握。多听是要听别人尤其是在某一方面有特别建树的名人演唱和教师的范唱,为自己的学习提供借鉴;多唱是通过教师的指点,自己的实践,不断修正并提高演唱技艺;多看是在博览有关书籍的基础上多观察别人尤其是名人、明星专场音乐会或大型文艺演出和老师在教学中运用的不同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把理性的东西上升为感性的认识;多练就是要在多听、多看的前提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强化训练,提高技能。

3.培养广泛兴趣,提升文化素养。音乐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小百科全书”,其内容包含音乐知识、理论和技能;戏剧、曲艺、舞蹈、影视、美术、书法等与音乐艺术有着密切关联的姊妹艺术;哲学、社会科学、美学、文学、语言学、审美学以及历史、地理、外语知识等。作为音乐类师范生,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与学好专业课同样重要,如果我们只注重专业能力的学习,而不加强文化素养,不但是主体文化素养本身贫乏的问题,而且还关系到专业发展方向、知识体系建构等一些列问题,那么,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将是一句空话。

4.积极参与实践,提高技艺水平。艺术实践一是可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的良好结合。通过实践既能巩固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又能学到课堂上难以学到的东西,有利于接受新信息、夯实理论功底、拓宽知识面;二是可以提高音乐技能。通过实践锻炼有利于音乐技能的发挥,提高艺术表演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美感的感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三是提高心里素质。在实践时培养各种场合和环境中的心里承受能力,建立良好心里结构,为今后教学打好基础;四是提高学习兴趣。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有利于从中体会音乐力量,从而进一步爱音乐、爱专业,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所以,我们要创造机会积极参加独唱、合唱、朗诵、演讲、书法、手抄报、知识抢答、自弹自唱、自编自跳等多种智能与技能的比赛活动以及社区文艺活动和各种形式的文艺演出,扩大专业视野,提高实践能力,在“动脑、动嘴、动手”的实践中掌握技能要领,积累艺术经验。

5.掌握教学技能,献身教育事业。音乐类师范生在高师院校学习期间一要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教育理论、《教师法》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增强师德意识;二要学好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普通教学理论,提高教学水平;三要学好奥尔夫教学法、达尔克洛兹体态律动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铃木教学法、综合音乐感教学法等音乐特有的教学方法,提高专业教学技能,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

音乐类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只有加强“一专多能”素质的培养并持之以恒,在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方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我们应当加倍努力,为党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程建平.《高师专科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2000年9月)

[2]陈玉丹.《培养音乐类师范生具有“教师的眼睛”》(2005年6月)

[3]孙一波.《高师音乐专业教育应加强艺术实践》(2005年6月)

[4]晋霞.《音乐教师的职业素养》(2008年1月)

上一篇:女高音咏叹调《啊,明朗的一天》的艺术特征与演... 下一篇:银幕舞台上女人对爱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