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的玩理念

时间:2022-07-11 07:57:25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玩理念

一、让学生在“玩”中联想,通过思考发现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的问题,探索新的可能性,或从新的角度看待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一次“小制作、小发明”展评活动中,有位小同学制作的“新型黑板擦”被评为科技小发明一等奖,原因就是这位同学善于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平时,他看到同学们擦黑板时,粉笔尘到处飞扬,并且较麻烦,矮的同学要踩着凳子。这个同学所见到的这一不方便的事情,一定有很多同学都注意到了,但大多数同学未去想如何解决这件事,可该同学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对此事没放过去。他由推拉窗子受到了启发,设计了在黑板的四个角上安装定滑轮,然后连上可以左右移动的海绵棍,转动滑轮一侧,海绵棍在移动中将粉笔字擦掉,新型黑板擦就这样发明出来了。

二、让学生在“玩”中做,做中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一方面是获得感性的经验,积累具体的认识,有利于低年级学生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的过渡,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另一方面是学生亲自动手,在玩中做,在玩中学习技能并逐步训练,有利于动手能力的培养。利用一些简单易得的材料,课后短短的几分钟里在玩中完成一个科学小实验,或搞出一件小制作,培养学生动手参与科学实践的能力。例如:让学生利用软塑料瓶(400~500毫升),瓶盖上均匀烫七八个小孔,学生就可以利用它浇花或洒地,十分方便;利用两枚针做磁体的同性相斥实验,水的表面张力实验,用针做尖端放电实验,并制作出尖端放电的作品,做到一针多用,妙趣横生。从实验、制作中,拓宽了小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懂得获得新知识要大胆实践,小实验是获得新知识的有效手段。

三、在“玩”中收集信息,积累信息

利用学校广播室开辟“科技之声”栏目,向学生传递最新科技信息,讲述中外科学家的故事,用科学家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去感染、激励学生;开展每人每周通过看书或电视搜集几条科技方面信息的活动;每晚的娱乐时间收看“科技智慧8分钟”,每节课抽出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科普自由演讲,有的同学搜集并说明了夏天用凉水洗澡为何一会儿就感觉不凉快;有的说明了火车没有方向盘为什么能拐弯;有的解释了鸡为什么吃沙子……让学生在玩中收集、积累信息,达到玩中悟理的目的,从而扩大学生的认识领域,丰富和巩固学习的科学文化知识。学生“玩”的过程,归根到底是让学生在学中动口去说,动眼去看,动脑去想,动手去做,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对头脑中的知识进行概括、消化与吸收,也为服务社会打下基础。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提高观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技巧,有利于学生形成和发展科技意识,同时对其他学科的发展也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最终达到“玩”中悟理的教学目的。当然,事物都是辩证统一的。“玩”中学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中还应配合常用的讲授法、实验法及演示法等。因此,小学科学的教育教学应不断摸索,多种教法灵活运用,相得益彰,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作者:朱伟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福前实验小学

上一篇:小学科学教学的小时间利用 下一篇:小学科学教学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