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移默化地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小学生德育

时间:2022-07-11 07:39:36

潜移默化地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小学生德育

摘要:潜移默化地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小学生德育。首先,利用典型篇目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其次,利用音乐“促进身心健康”的功能渗透德育。第三、从兴趣入手,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音乐,净化学校音乐教育环境。第四、结合课外艺术活动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关键词:小学教育 音乐教学 德育培养

【中图分类号】 G420-012.9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学校德育中音乐教育发挥重要的作用,是道德教育的有力手段。音乐蕴含着丰富的人的情感和社会的内容,它通过音响的方式触动人的情感,引发人无限的想像,并从情感上震撼人的心灵,给人以多方面的熏陶,其影响力和感染力是巨大的。孔子说:人的培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音乐可以给人带来极大的欢愉,从而给人以积极的影响和效益。学校音乐教育的理念应该是“寓德于音乐教育教学之中”,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在音乐教育中不断渗透德育教育,不断扩充教育的内容与结构,并引导学生认清方向,分辨是非,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首先,利用典型篇目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课本里有许多关于母亲河——黄河的曲目。这些曲目和容易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教师就要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气势恢弘的黄河的影片,并引导学生回顾了和黄河有关的历史、文学、地理,当然以旋律、节奏等音乐表现要素为主,让学生自己想象各种鲜明的音乐形象。《黄河怨》中被日寇蹂躏、丧夫失子投河自尽的妇女形象。同学们听了义愤填膺,有的流下了悲愤的眼泪。但当听到《保卫黄河》、《黄河颂》、吼吧,黄河》等充满战斗号召力的乐曲时,同学们完全是另一种表情,情绪激动,士气高扬,有一种上战场获胜的喜悦。这些音乐形象都是让学生自己听、理解、想象,然后再用语言描述出来,让学生从中去体会音乐、理解音乐、升华情感,从而激发爱国热情。

其次,利用音乐“促进身心健康”的功能渗透德育。音乐是一种精神体操,一些优美动听的音乐,有助于人们精神和身体放松,消除人的精神和身体的疲劳,起到一种精神欢愉的作用,达到良好的休息状态。音乐能充分的利用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美妙的音色来表达情意,能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中枢,震撼学生的心灵,净化学生的情感世界,陶冶思想情操,道德观念的渗透和影响是很大的。耶里斯多德曾强调指出,音乐艺术和社会作用在于净化人的情感,使人心旷神怡。王国维曾指出,音乐可以使人的精神得到满足,能以乐辅德。音乐教育对不同体质的人可以进行不同的教育。如对活泼好动的人,让他多听多长比较安定,庄重的乐曲,以克服其傲慢的特点;对于不好动的人,让他多听比较活泼的音乐,以克服其保守的特点;对于容易暴躁的人,让他多听温柔和谐的乐曲,以克服其粗鲁的特点;对于过分胆小的人,多让他听激烈雄浑的乐曲,以克服其遇事退缩不前的弱点,等等。可见音乐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还有利于人的性格,情趣,个性的形成。这是教师进行德育教育重要而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

第三、从兴趣入手,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音乐,净化学校音乐教育环境。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基本所有的同学都喜欢流行音乐,流行音乐之所以有这么大的魅力,主要归结于流行音乐曲调优美,节奏感强,形式自由,而且易学易唱,掌握它不需要多少音乐基础,加上歌词内容又贴近生活。另外,流行歌手往往引领着潮流,并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审美情趣。把握这一点,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介绍一些优秀流行歌手的成长奋斗经历和他们优秀的专辑,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内在积极性。而不是扼杀学生的兴趣,强制性的让学生学生民族音乐。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励志的流行音乐与课本有效结合,不断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修养水平,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对励志流行音乐和课本音乐与一些庸俗的流行音乐的对比分析,加强学生对高尚音乐的修养,自觉抵制不健康音乐的侵蚀。

第四、结合课外艺术活动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活动也是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美好品德的重要途径。马克思说:“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发展其全面才能的手段。”课外活动正是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使他们融入集体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之中,让学生切身体验团队合作精神,认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当他融入集体之中,所有的微小的力量才能聚集成一股大而有力的力量。比如我们每两年一次的艺术节演出,同学们经过排练、彩排、现场演出,虽然付出很多、有的孩子磨破了小脚还在坚持,有的孩子感冒了,也坚持演出,这样师生同台不但增强了师生间的联系与沟通,还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再如每学期一次的合唱比赛,把全班组成一个合唱队,教师通过分配声部让大家合作演唱完整的合唱歌曲,在排练过程中也许有些同学有着很多不同的意见,有些不喜欢自己的所在的声部,有些同学又不喜欢站在最后排,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让学生们知道只有通过相互合作,才能把这首歌曲唱好,为班集体共同的目标共同努力,齐心协力实现和完成共同的目标与任务,让大家充分尝试到团队精神的重要和建设形成团结力量的不易。通过这样的合作形式,同学们懂得了集体力量的强大。在合唱中懂得热爱班集体,懂得作为班集体的一员的重要性以及能以班集体为荣。

音乐教育要把真,善,美的人作为教育目标。以这种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结合,使学生明是非,知善恶,识美丑,通过音乐形象激励学生积极进取,蓬勃向上,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因此,学校音乐教学应抓住音乐本身的育人功能,并通过音乐的特殊表达方式和不同的教育手段把受教育者培养成有道德修养的高素质的人。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努力做到以乐辅德,促智,怡性,从而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上一篇:也谈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下一篇:模拟电路课程设计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