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项目研究的有益探索

时间:2022-07-11 06:32:20

“非遗”项目研究的有益探索

摘 要:合阳东雷上锣鼓已有一千多年

>> 尴尬的“非遗” 非遗保护问题研究 非遗的传习课堂 部分濒危的非遗项目 非遗保护的忧虑与探索 传承“非遗”项目 盘活瑶族文化 “非遗”之路还有多远 寂寥的“非遗”谁来传承 武夷岩茶的“非遗”魅力 关于“非遗”传承的多维思考 抢救父母的“非物文遗” 年味儿是最大的非遗 “非遗”进课堂:必须的! 非遗保护的柳州路径 探秘“非遗”皮影背后的故事 “非遗”保护中的榜样企业 春节是最大的“非遗” 中江挂面 端上餐桌的“非遗” 非遗保护的国际之路 文交所的非遗攻略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艺术 > “非遗”项目研究的有益探索 “非遗”项目研究的有益探索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张艳 王旺山")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合阳东雷上锣鼓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多年来,一直靠村民手口相传,没有系统的研究成果。《大河古韵――上锣鼓》第一次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这一民间民俗艺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理性挖掘和学术研究。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摄影入手,对这一文本进行了学理和艺术的双元研究。试图给其他的“非遗”项目的研究,提供一个相对规范的蓝本。 关键词:民俗摄影;唐仙惠;上锣鼓;“非遗”研究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4-0110-02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千百年来,各民族栉风沐雨,手口相传,积累下来的一种民间习俗的“活化石”。有些项目在民间还有比较旺盛的生命力,有些项目则面临失传的困境。当前,国内地级以上城市都成立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并且分别采取培养项目传承代表人、生产性保护等手段,全力延续活跃在民间的大量的“非遗”项目。功在千秋,利在当代。作为全国“非遗”项目的重要代表地区之一,早在20世纪50年代,陕西就开始了对民族民间文化的普查、抢救、收集、保护和研究。但现状依然不容乐观[1]。本文拟就唐仙惠新近出版的民俗研究著作《大河古韵――上锣鼓》,展开一种文本研究,意在给这一类的研究提供一种有益的探索和蓝本。

一、“上锣鼓”的前世今生

合阳,是黄河中游一个带有浓厚神秘色彩的地方。在这里,最让笔者曾咋舌不已的有两个传说,抑或人物。一个是与八卦有关的伏羲氏;一个是莲宗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这两个人,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上,都留下了深深的印痕。合阳东雷的鼓舞――上锣鼓,就是一个与伏羲氏有关的先民祭祀活动的“活化石”。而与东雷毗邻的岔峪村的“放河灯”,则佐证了“上锣鼓”与黄河有关的传说。这种带有明显先民遗风和仪式感的民俗,千百年来都是靠村民代代因袭而传。没有人能说清楚始于何时,正史轶闻也不见记载,它的传承,主要靠的是村民发自内心的热爱与懵懂的崇拜。一种近似宗教的痴迷,让这方百姓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与释放。虽说,这种充满了先民原生态意味的民间风俗,早已由最初的祭祀活动“蜕变”为一种节庆“社火”,但从村民们如痴如醉的演绎中,仍然可以深切感受到“上锣鼓”在村民生活中的特殊意义。

《大河古韵――上锣鼓》的出版,让这种特殊的民间意味,第一次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并进入大众视野。全书分皇天后土、社祭、天舞、神曲、野趣和鼓的子孙六部分。第一部分,用几幅全景图片,交代了东雷村的地理位置。辽阔的黄河滩涂,像一条盘桓的水龙。岸边,是高低错落的黄土台塬和无垠的麦田。在某个台塬的沟口,抑或山峁上,是一爿安详的村落。走进村庄,到处是镶嵌精美砖雕的明清民居。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村民们用他们独特的方式,诠释和演绎着他们对天地的膜拜,对神灵的祭祀。那一尊尊造型古朴,色彩艳丽的面花,无不承载着村民对天、地、水的虔诚。那一个个惟妙惟肖的提线木偶,伴着声声悦耳、缠绵的唱腔,无不展示着这方山水的神奇与灵秀。社祭部分,主要是介绍东雷村民祭祀天、地、水的全过程。从祭祀由来到设立排位,从宰牲蒸馍到点香上祭,从燃炮颂德到上锣鼓,每个环节都有交代。这一部分的高潮有两个环节。一是颇具仪式感的村民集体祭祀;二是傍晚两支锣鼓队,围绕松枝篝火,在万民围观中斗智斗勇耍锣鼓。天舞一章,可以视为是上锣鼓的“特写”镜头。详细展示了南北两社锣鼓队的组成与表演程序。重点展示了鼓王、铙手,以及丑角的组成。揭示了东雷上锣鼓,具有北方傩戏和传统戏剧的特性。看着那一张张被篝火映红的脸庞,一个个矫健如脱兔般的身形,笔者相信任何一个人,只要置身于那万人空巷,呼喊如潮的活动现场,都会被那摇曳的火把点燃激情。那么,神曲则是对鼓舞节奏的一种形象解读。上锣鼓与其他戏曲一样,也有起合、转承、高潮与尾声。即,排锣、流水(慢流水、快流水)、乱刮风等。翻阅一幅幅动静结合,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图片,耳畔仿佛能听到那时而激越,时而舒缓的锣鼓乐声。看着村民们如痴如醉,如梦如幻,高潮迭起的场景,不由得心底涌起对先民的崇敬之情和豪迈之感。第五部分野趣,从传说、历史、宗教、祭祀等方面切入,集中对上锣鼓主要表演者的服饰给予了“微观”展示与诠释。那些来自于生活日常的道具、服饰,经过村民们夸张的装扮,产生了强烈的喜剧效果。充分展示了村民们乐观向上,淳朴诙谐的人生状态和精神追求。最后是对上锣鼓主要锣鼓手的肖像刻画,以及传承的延伸介绍[2]。

二、摄影与“非遗”项目的有机结合

作为“非遗”项目,东雷上锣鼓承载了那一方百姓的苦乐、荣耀,与追求。优秀的民俗文化,无疑是我们认识社会,感悟人生,培养信仰的一种鲜活生动的“草根教材”。之前,也有不少的学者专家撰文,发表了各自对东雷上锣鼓的研究成果。但从笔者掌握的有限的资料看,大都缺乏系统性,学理性也略显不够。唐仙惠的《大河古韵――上锣鼓》,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诠释了上锣鼓的“前世今生”。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读图中”,穿越时空,揭开上锣鼓的神秘面纱,用丰富的摄影词汇,给这一古老的先民精神图腾,编织了一个美丽的故事。

毋庸讳言,这是陕西民俗文化研究的一种突破。也是一种可贵的探索与有益的试验――用丰富的摄影语言,以纪实的风格,为一门古老的民俗立传。唐仙惠新近出版的画册《大河古韵――上锣鼓》,给这个无雪的冬季,带来了一阵沁人心脾的馨香。应该说,这既是一部“非遗”项目的专题研究,也是一部以民俗为题材的摄影画册。

从文本看,内容与形式相辅相成,达到了较高的统一。是渭南近年来难得的一部集学术性、文献性、艺术性于一体的图文并茂的画册。单就摄影而言,显然颇具专业水准的图片是这部著作成功的一个显著特色。概括说,有五个艺术特色。一是浓郁的民俗意味。作者从选材到选片,都充分考虑到了图片的民俗性;二是突出的纪实风格。这部画册始终坚持“以史为纲”的原则,让图片说话,给“上锣鼓”立传。真正做到了不“炫技”,不干预,不制作;三是注重人物塑造。主要表现在以人为主,抓住人物最具表现力的瞬间,通过人物神态的抓取,定格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特定神态与艺术形象;四是注重场景营造。在遵循纪实原则的前提下,作者大胆运用虚实相间、动静结合、光影点缀的艺术表现手法,达到了给图片制造动感,给读者营造情境的艺术效果;五是讲究构图意识。从地理摄影到人物肖像,从大场面抓取到静物拍摄,从细节刻画到神态抓拍,显然作者都葆有一种一次性构图的意识和横竖图片结合的编辑思想。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艺术自觉,值得我们很多摄影爱好者借鉴。

民俗题材始终是备受摄影家们青睐的一个领域,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无疑是民俗文化中,一个极具时代特色和民间历史感的范畴。可以说,饱含民间烟火的民俗题材,让颇具工业文明色彩的现代摄影更加丰富多彩。而现代摄影技术的介入,同样让以往“被边缘,被忽视的”民间民俗,从乡村走向了城市,走进了人们的视野。甚至,从某种意义上看,散落在民间,包括“非遗”项目在内的传统民俗,通过摄影等工业文明而存留和传承[3]。而唐仙惠的创作实践,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有益的启示:要拍好一个民俗题材,就必须在深入持久地研究某个民俗历史与传承的过程中,按下快门。这样,才会更接近某种民俗文化的核心,更接近生活的本质和艺术的真谛。

同样,她的艺术实践也给我们当下方兴未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研究,提供了一个个有益的研究蓝本,至少暗示了“非遗”项目研究的多种可能。

参考文献: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唐仙惠.大河古韵――上锣鼓[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14.

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摄影[J].中国摄影编辑部,2012(1).

上一篇:民办传媒院校校园文化的创新研究 下一篇:浅议灾难新闻摄影中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