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三里穴位注射促进腹部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时间:2022-07-11 05:14:13

摘 要 目的:探讨足三里穴位注射对腹部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腹部术后患者随机选择50例,作足三里穴位注射;并随机选择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可提前1~2天排气,肠功能恢复。结论:穴位注射治疗对腹部术后肠功能恢复有较好的疗效,可以减轻腹胀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腹部术后 穴位注射 足三里 肠功能恢复 护理

腹部手术大多数是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由于物使肠蠕动减慢,所以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是腹部术后常见的临床症状,可引起腹胀,常影响进食、睡眠、切口愈合及机体恢复。目前,临床采用促进腹部手术胃肠功能的方法主要有口服和静脉用药、术后早期锻炼等[2]。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治疗和预防了术后胃肠功能紊乱,但易受时间及患者配合程度的限制。为了减轻腹胀患者的痛苦,有效地缓解术后腹胀。2010年9月~2011年8月运用足三里注射治疗术后腹胀,促进排气,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10年9月~2011年8月收治行腹部手术患者100例,其中肠道手术36例,胃手术8例,阑尾手术24例,胆道手术3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14~76岁。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18~66岁。两组均为腹部手术后,均采用随机选择。两组年龄、性别、原发病、手术方式、麻醉方式以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下床活动总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①分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已麻醉复苏返回病房的治疗组进行干预,即治疗组于术后6小时进行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方法为右腿用左手,左腿用右手,在外膝眼下四横指,距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在胫骨前肌上找准足三里穴,用2ml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抽吸维生素B1针100mg或胃复安针10mg(如果药物容量<2ml的可用注射用水稀释至2m1)。根据患者胖瘦选用5~7号针头,常规消毒皮肤,左手固定皮肤,右手以执笔式持针刺入穴位15寸,上下提插,待患者有麻、沉感时且回抽,未见回血时将1/2量药物快速推入,完毕拔针,按压注射部位,顺时针轻揉片刻。换一次性无菌注射针头,将余药同法对另一侧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护理人员根据医嘱于术后6小时拔除导尿管,协助患者坐起,30分钟后协助患者下床活动,以个体差异适量运动,坚决杜绝强行锻炼。②护理人员对患者胃肠功能的评估:护理人员连续3天评估患者的术后情况,手术结束回病房后即开始评估,观察并记录患者的首次主动排气时间(手术结束至第一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每隔2小时由专人听诊患者右上腹、右下腹、左上腹、左下腹4个区,每个区每次听诊1~2分钟,如在2个区听诊发现肠鸣音,在每1分钟4次或4次以上则为肠鸣音恢复,并记录其最早时间)。③护理要点:针刺足三里时,进针要快,上下提插后,有酸、麻、胀感时缓慢注入维生素B1针100mg或胃复安针10mg,拔针后要继续压穴位,以加强疗效。④注意事项:所取穴位要准确;穴位注射的深度要掌握;如患肢严重血液循环障碍,或肢体有肿胀时,不适宜在患肢穴位注射,以免发生感染和出现坏疽;对维生素B1针或胃复安针敏感的禁用;嗜铬细胞瘤、癫痫、进行放疗或化疗的乳腺癌患者禁用;对肠道活动增强可导致危险的患者,如机械性肠梗阻、胃出血等也禁用。

结 果

穴位注射组术后18~70小时排气,肠功能恢复,平均为46小时;对照组术后24~96小时排气,肠功能恢复,平均78小时。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讨 论

注意用药前的情志调护:情志调护是根据护理心理学的理论,通过护理人员与患者的互动过程,帮助患者获得最佳身心状态的一项带有科学性和技术性的措施。腹部手术后胃肠运动抑制是机体对创伤刺激的全身反应之一,术后腹胀和肠麻痹、肠粘连或肠梗阻是胃肠道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患者常因这些并发症遭受更大的痛苦和折磨,而且增加经济上的负担。因此,腹部手术后加强对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观察与护理,是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减轻患者痛苦和负担的重要措施。目前常规方法主要是使用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但往往是患者出现了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后才对症用药,是被动的。穴位注射注重给药前的情志调护,并通过给药途径主动干预,预防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

足三里穴位注射的护理特点:中医认为,胃肠功能紊乱与麻醉和手术的创伤有关,导致脏腑生理机能失调,阴阳平衡和气化机制破坏而阻滞不通、气血不畅、脾胃不和或内伤、气血瘀滞、气机升降失宜。因此,化湿醒脾、行气散滞、疏通气机是本病治疗的关键。穴位注射是通过针刺与药物对经穴的综合作用,达到调整机体功能和治疗疾病的目的。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阳明多气多血,又为强壮保健要穴,针刺该穴具有和肠消滞、补中益气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针刺足三里对人体有多种调节作用,可提高白细胞总数,使白细胞释放溶菌酶增多;对胃肠蠕动和多种消化酶分泌有调节作用,恢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胃复安针或维生素B1针足三里穴位注射的治疗方法,因针的机械刺激加上药物本身的作用,能提高穴位的兴奋传导,激发经络与药物的协同作用,通过药物刺激穴位,增强药物的效能,并使之沿经络循行,以疏通气血,改善脏腑功能,使麻醉的胃肠恢复蠕动,促进肠腔内积气的排出,使胃肠功能及早恢复正常。故足三里穴位注射药物的方法既采用了中医针灸疗法对胃肠功能的调节作用,又配合西药对胃肠功能的兴奋作用,促使胃肠功能恢复迅速,使患者尽早进食饮食,减少许多并发症的发生,有益于病体恢复。

参考文献

1 陈勇彤,方文,褚蕊玉,等.腹部手术术后早期锻炼对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1):834-835.

上一篇:微探头超声内镜诊断上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30例... 下一篇:糖尿病性足病影像表现及对比分析7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