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开放式滨河公园管理模式的探讨

时间:2022-07-11 02:39:42

带状开放式滨河公园管理模式的探讨

摘要:以河南省三门峡涧河公园为例,根据公园的管理实践,结合带状开放式园林绿地,滨河公园的特点,提出了更为科学化、精细化化管理的模式,加强公园管理,保护绿化成果,充分发挥滨河公园绿化对于保护自然生态、改善人居环境、休闲娱乐等方面的功能。

关键词: 开放式管理;滨河公园;公园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三门峡涧河公园是伴随着涧河治理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带状开放式园林绿地,始建于2004年,管理总面积1500余亩,沿涧河两岸呈带状分布,东起高速公路引桥,西至209国道与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相连,全长10600米。2009年又对河堤南岸(六峰路-九孔桥段)进行了提升改造,把发挥生态环境功能与创造滨河公园文化氛围紧密的结合起来;公园管理上,深入开展园区精细化管理工作,经过近年来的建设、发展,涧河公园已成为市民群众健身休闲、休憩娱乐的好去处。

1.公园管理遇到难题

1.1受投入资金的制约,园区水电基础配套措施没有跟上;基础设施尚显不足,需建设配齐。

1.2公园建设的后劲不足等,对公园的生态、环境、服务造成一定影响,也给公园管理带来更大难度。

1.3环境问题。公园纯开放式,市民进入公园的随意性加强,最令人头疼的是,流浪人员躲在枝密叶茂的草坪里过夜,随地大小便,形成了大量的垃圾,由于园区战线长,管理面积大,管理难度大,游客素质较低的游客经常践踏花坛、草坪,穿越绿篱、肆意攀折树枝、破坏园林设施,公园绿地、基础设施遭受严重破坏,须加强园内植物保护和卫生保洁。

1.4人身安全问题。按照公园的规定,车辆是不允许进入公园的,但是涧河公园纯开放式,汽车、摩托车机动车从园区中央的大道直通,车辆肆意进入绿地,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水域安全、儿童溺水需要引起注意。人员复杂,治安管理问题日渐突出,需要加强治安防范,维护游园安全。

1.5防火问题。每年冬季树木落叶、草坪枯萎到次年树木发芽,防火的任务非常艰巨。公园的绿化相对集中,且有些林木都是比较昂贵的树种,所以一旦发生火灾损失将会十分严重。

2.开放式公园管理对策

管理好公园,关键是破解发展难题。开放式公园要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园区生态建设开放式公园管理的对策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争取投入资金,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市民健身和娱乐的需要。

2.2 加强公园设施维护。在加强公园休闲设施建设的同时,对园内健身器材、公共设施等进行定期维护,确保游人游览休闲活动的安全。

2.3提高养护水平,强化园区绿地精细化管理工作。一是加强公园绿化养护。严格执行落实《三门峡市绿地管理工作规范》的标准和要求,加强公园绿化养护。二是加强公园植物病虫害防治。

2.4加大卫生保洁力度,实行全天候保洁,确保园容园貌整洁美观。及时清理地面垃圾,对垃圾筒、标识牌、座椅等要每天擦拭;园内厕所专人清扫,保证无污垢、无堵塞、无异味;对湖水专人打捞漂浮物,保持水面干净整洁。

2.5对设施及时进行维护,保证亮化灯具、路面、坐凳、护栏、标识牌、健身器材等运行正常,保证游客及公共设施安全。

2.6加强公园的防火、社会治安和综合治理 。保卫人员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逻,及时劝阻不文明行为,因无执法权,把公园主动纳入社区网络化管理体系之中,在加强公园自身安保力量的同时,依托辖区派出所、城管的力量维护好公园的治安工作。

2.7加强内部管理。一是责任到人。采取定岗定责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加强巡查保卫,保持活动场所环境卫生整洁。二是加强监督管理。对各岗位人员进行监督考评。通过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和定期的审核以及绩效考核等办法,从而进一步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2.8加强队伍建设,强化素质培训。公园专门成立了职工业务学习培训学校绿化技术小组,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培训,组织职工再学习培训,全面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专业管理水平。

2.9建设生态公园。在公园绿地改造建设中,应避免干扰原有树木生长的做法。要有选择地保留原生野生树木,补植新树木,适当允许多样植物共存,保护绿地景观和植物多样性。

公园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对于三门峡涧河公园这一开放性河道公园,管理难度尤显增加。本次探讨为开放式公园服务设施的改善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其他公共绿地的管理提供相关信息,对进一步加强开放式公园的管理工作,给广大游客创造更加安全、放心、文明的游园环境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曹洪虎.园林规划设计[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200.

[2]李敏.城市公园系统与花园城市建设[J].中国公园,2001(3).

[3]叶华治. 公共管理[M]. 北京:千夜出版公司, 2000.

上一篇: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及大修技术研究 下一篇:刍议如何提升人事档案管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