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平面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11 02:32:24

项目教学法在平面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摘要:在平面设计课程中运用项目教学法,改变以往课堂中的单一教学模式,让学生带有角色性地学习平面设计课程,为其从事该专业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充分发挥自身特长,更好更快适应岗位需求。

关键词:针对性 任务拆解 围绕中心 有机结合

项目教学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和情景学习理论基础之上的、体现行动导向教育理念的教学方法,将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转变为以完成项目、职业体验和解决问题为主的多维互动式教学,在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根据平面设计课程特点及对平面设计人员的基本要求,在该课程中运用项目教学法是必要的。

一、中职学生特点

刚从初中升入中职的学生,通常只会电脑基本操作和打字,没有使用过设计软件,也没有学习过颜色搭配和构图的理论基础知识。此外,中职生普遍厌学,不喜欢动脑筋,不愿意看文字性的东西,也没有耐性长时间听讲,易烦躁,易放弃。而且一部分学生不在校住宿,家里没有电脑,即使有电脑,也不自觉在家里做作业。所以,这样的学生需要教师更多的指导和监督,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动手操作,并通过接近生活的简单实例和项目任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项目的设定

传统的平面设计教学模式下,学科之间的理论与实践有一定的脱节,知识上的重合少,针对性不够。限于设备条件的不足,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有一定的难度,在实操课中还依赖于某一案例,没有明确实用性。在平面设计的教学中,很多相关的软件操作课程还只是存在于理解工具命令、操作方法层面,即便有案例教学攻克了这一层面,也会让人感觉步骤性过强。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在项目的设定上,从各自从事的专业出发,制定系统的大项目作为总的目标,根据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拆解出若干可行的小项目,通过更真实的案例,在理解工具的同时,接触到实际工作中涉及的问题,这将有利于对专业工作的进度掌握。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充分地展现运用,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

大任务的拆解过程要根据各科目的结构设定,由浅入深,科学合理地制定若干项小任务,通过完成小任务而达到一个系统的整体实现。在各科目的理论与实践之间搭建紧密的纽带,将专业学科理论、实践操作技能、相关专业素养需求密切联系起来,改变以往用电脑指挥人脑,只重视操作忽略理论的教学状态。利用大任务充分将技术与理论融为一体,使学生对知识目标更加明确,并能够将之与实际应用有机联系,将专业所需的职业素养、技术应用、理论知识等综合地有针对性地统一在一起,这样对学生以后适应工作、解决问题都会起到相当积极的作用。

三、项目的实施

在实施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抓住学生的兴奋点,通过模拟真实的场景,将真正的工作状态每天模拟演练,使每个学生都带着角色去学习解决问题,让每节课堂都能是一个完整的有任务的故事情节,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会任务的设定、解决、完成,将整个过程全面地、准确地把握,通过对项目的综合把握,有机地将学生从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解脱出来。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针对其特点,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学生的个人特长,能获得更佳的效果。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生整体的理论技术水平与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提高。

在平面设计课程中,围绕某一项目中心能够实施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在构成平面设计的整个课程中,将平面设计的相关软件、必要的理论课程、未来从事该专业的理论修养、文字功力、专业应用、技术与理论有机地结合,实现“大项目”教学。各科目之间把任务要求定在一起,实现“齐头并进,相辅相成”,这样就会更有针对性,目标更明确,从而缓解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排斥,避免只注重对操作的单一学习,更有利于对任务的全方位理解,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综合理解和总体把握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旭辉.浅议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5).

[2]徐涵.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及对教师的要求[J].职教论坛,2007(3下).

[3]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朱明松,王翔.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项目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5]陶宇红,洪燕云.项目教学法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职教通讯,2006(12).

[6]陈旭辉 张荣胜.项目教学的开发原则和教学流程设计. 职业教育研究,2008(12).

(作者单位:张家口机械工业学校)

上一篇:利用交互互动法进行英语教学 下一篇:电子商务实训室建设研究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