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午睡给健康充电

时间:2022-07-11 02:29:45

科学午睡给健康充电

午睡可有可无吗?有关研究发现,人体除了夜晚外,白天也需要睡眠,在上午9时、中午1时和下午5时有3个睡眠高峰,尤其是中午1时的睡眠高峰较明显。不少人,尤其是脑力劳动者都体会到,午睡后工作效率会大大提高。另外,午睡也可以保护大脑,缓解紧张。国外有资料显示,在一些有午睡习惯的国家和地区,冠心病的发病率要比没有午睡习惯的国家和地区低得多,这与午睡能使心血管系统舒缓,并使人体紧张度降低有关。所以,有人把午睡比喻为最佳的“健康充电”是颇有道理的。因此,合理安排自己的午睡时间是不可小视的。

午睡虽是促进健康的一种良好手段,但也要讲究方法,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人们还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才能保持更好的精神状态。

1.午饭后不要立即睡。因为饭后消化系统处于工作状态,这时候午睡会使人产生饱胀感,不利于消化。正确的做法是:吃过午饭先做些轻微的活动,如散步、揉腹等(约10分钟),然后再午睡,这样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2.要讲究睡眠姿势。经常看到有人午睡时坐在椅子或沙发上打盹儿,有些人干脆趴在桌子上睡。其实,这些做法都是不科学的。人体在睡眠状态下肌肉放松,心率变慢,血管扩张,血压降低,流入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尤其是午饭后,较多的血液进入胃肠,此时若再坐着睡,时间久了大脑就会缺氧,使人产生头重、乏力、腿软等不适感觉。另外,趴在桌子上睡会压迫胸部,妨碍呼吸,增加心肺负担。一般认为睡觉姿势以右侧卧位为好,因为这样可使心脏负担减轻,肝脏血流量增加,有利于食物的消化。但实际上,由于午睡时间较短,可以不必强求卧睡是偏左、偏右还是平卧,只要能迅速入睡就行。

3.午睡时间不宜太长。一般10~30分钟即可,最长不要超过1小时。生理学研究表明,人体睡眠分浅睡眠与深睡眠两个阶段,通常情况下,人们在入睡80~100分钟后便逐渐由浅睡眠转入深睡眠,在深睡眠过程中,大脑各中枢的抑制过程明显增强,脑组织中许多毛细血管网暂时关闭,脑血流量减少,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明显降低。如果人们在深睡眠阶段突然醒来,由于大脑皮层中较深的抑制过程不能马上解除,关闭的毛细血管网也不能立即开放,势必造成大脑出现一过性供血不足,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出现暂时性紊乱,人会感觉非常难受,这种不适感大约要持续30分钟左右才会逐渐消失。

上一篇:比特币发明人之谜 下一篇:英国煤炭工业走下神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