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乔木树洞形成原因与处理

时间:2022-07-11 02:21:20

绿化乔木树洞形成原因与处理

树洞是树木边材或心材或从边材到心材出现的任何孔穴。在绿化乔木栽培措施中,树洞处理虽不像移栽、施肥、修剪和伤口处理那样被重视,却会严重影响树体的健康与寿命。树洞处理工程很难,不但需要较熟练的技术,而且需要较高成本。

一、树洞形成原因

树体遭受机械损伤和某些自然因素的危害,如病虫危害、动植物伤害、雷击、冰冻、雪压、日灼、风折等,造成皮伤或孔隙以后,邻近的边材在短期内就会干掉。如果树木生长健壮,伤口不再扩展,2~3年内就可被愈伤组织覆盖,对树木几乎不会造成新的损害。在树体遭受的损伤较大、不合理修剪留下的枝桩以及风折等情况下,伤口愈合过程慢,甚至完全不能愈合,这样,木腐菌和蛀干害虫有充足时间侵入皮下组织造成腐朽。这些有机体的活动,反过来又会妨碍新的愈合组织形成,最终导致树洞形成。树洞主要发生在大枝分杈处、干基和根部。树干基部空洞是由于机械损伤、动物啃食和根颈病害引起的;干部空洞一般起源于机械损伤、断裂、不合理地截除大枝以及冻裂或日灼等;枝条空洞源于主枝劈裂、病枝或枝条间的摩擦;分杈处的空洞多源于劈裂和回缩修剪;根部空洞源于机械损伤,以及动物、真菌和昆虫侵袭。

二、树洞处理方法

1.清理 在保护树体受伤后形成的障壁保护系统的前提下,小心去掉腐朽和虫蛀的木质部。根据树洞大小及洞口差异,实施不同清理要求。小树洞中的变色和水渍状木质部,因其所带的木腐菌已处于发育最活跃时期,即使看起来相当好,也应全部清除;大树洞的变色木质部不一定都已腐朽,甚至还可能是防止腐朽的障壁保护系统,应谨慎处理;对于基本愈合封口的树洞,要清除内部已腐朽的木质部十分困难,如果强行凿铣,就要铲除已形成的愈合组织,破坏树木输导组织,导致树木生长衰弱,因此应保持不动,但为抑制内部进一步腐朽,可在不清理的情况下注入消毒剂,若必须要切除洞口愈合组织来清理洞内木质部,也应通过补偿修剪,减少枝叶对水分和营养消耗,维持树体生理代谢平衡。

2.整形 在树干和大枝上形成的浅树洞有积水的可能时,应切除洞口下方外壳,使洞底向外向下倾斜,消灭水袋。较深的树洞应从树洞底部较薄洞壁的外侧树皮上,由下向内、向上倾斜钻扎直达洞底最低点,在孔中安装稍突出于树皮的排水管。若树洞底部低于土面,应在洞底填入固体材料,使填料上表面高于地表10~20厘米,向洞外倾斜,以利排水出洞。洞口整形最好保持其健康的自然轮廓线,保持光滑而清洁的边缘。在不伤或少伤健康形成层的情况下,树洞周围树皮边沿的轮廓线应修整成基本平行于树液流动方向,上下两端逐渐收缩靠拢,最后合于一点,形成近椭圆形或梭形开口。同时尽可能保留边材,洞口周围已切削整形的皮层幼嫩组织,应立即用紫胶清漆涂刷保湿,防止形成层干燥萎缩。

3.加固 利用锋利的钻头在树洞相对两壁的适当位置钻孔,孔中插入相应长度和粗度的螺栓,在出口端套上垫圈后,拧紧螺帽,将两边洞壁连结牢固。注意钻孔位置至少离伤口健康皮层和形成层带5厘米,垫圈和螺帽需完全进入埋头孔内,其深度应足以使愈合组织覆盖其表面,所有钻孔都应消毒并用树木涂料覆盖。螺丝亦可代替螺栓,不但可提供较强的支撑,而且可减少垫圈和螺帽。对于长树洞,除在两壁中部加固外,还应在树洞上、下两端健全的木质部上安装螺栓或螺丝,可减少因霜冻产生的心材断裂。

4.消毒与涂漆 消毒是对树洞内表面的所有木质部涂抹木馏油或3%的硫酸铜溶液。消毒后,所有外露木质部都要涂漆,包括涂抹过紫胶漆的皮层和边材。

5.树洞填充 可防止木材进一步腐朽,加强树洞机械支撑,防止洞口愈合组织生长中的羊角形内卷,改善树木外观,提高观赏效果。树洞填充需大量人力、物力,因此在决定填充前,须仔细考虑树洞大小、树木年龄、树木生命力、树木价值与抗性等因素。树洞越大,开裂伤口越大,越难保持填料的持久性和稳定性。通常老龄树木愈伤组织形成速度慢,大面积暴露的木质部遭受再次感染的危险性更大,填充必要性较大。树木生命力越强,对填充的反应越敏感。选择的填料应具有不易分解,在温度激烈变化期间不碎,夏天高温不熔化的持久性,能经受树木摇摆和扭曲的柔韧性,可充满树洞每一空隙,形成与树洞一致轮廓的可塑性,不吸潮,保持相邻木质部不过湿的防水性等特点。常用的有水泥砂浆、沥青混合物、聚氨酯塑料、弹性环氧胶(浆)及其他木块、木砖、软木、橡皮砖等。洞内填料要捣实、砌严、不留空隙。洞口填料的外表面一定不要高于形成层,利于愈伤组织形成。

作者简介 徐燃(1983.9-),男,助理工程师,从事园林技术管理工作。

上一篇:向日葵新品种 赤葵2008 下一篇:生菜、油菜喷施阿尔比特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