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朝兴替与中国民本思想的发展

时间:2022-07-11 01:20:25

论王朝兴替与中国民本思想的发展

摘要:从历史事实来看,儒家民本思想的发展,与我国历史上的王朝兴替有着直接的联系,它集中体现在封建社会的统治者,能否以民本思想作为实行统治的根本指导思想。大凡以民本思想来治理国家者,就能够得民心,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反之,若不以民本思想为治国之道,就不能够满足农民求生存的最基本的追求,农民群众就会揭竿而起,压迫他们的封建王朝。民本思想就是这样在王朝兴替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实,得到了发展。

关键词:民本思想;农民战争;王朝兴替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1-0093-01

“民”是江山易手、朝代更迭的决定因素。一个王朝的兴衰更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统治者对民的认识。在中国古代常常把“君”和?“民”的关系比作是“舟”与“水”的关系。荀况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孔子说:“舟非水不?行,水入舟则没;君非民不治,民犯上则倾。”这都强调了统治者对人民的依附关系,告诫统治者千万不能脱离群众, 统治者倘与人民为敌,就有被人民打倒的危险。“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儒家的民本思想,一直为后世的明君和许多进步的有远见的政治思想家所承袭、改造和发展。儒家的民本思想,在秦以后所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不能不与频繁的农民起义而产生的王朝兴替有着直接的联系。

西汉王朝开国之初,以刘邦为首的领导集团对秦王朝为何“二世而亡”寻找个中的答案,总结其教训。久经戎马生涯的刘邦,在他称帝后,总以为他所以能夺得天下,凭借的只是武力。而陆贾以事实向刘邦说明秦为何速亡就是一味地迷信暴力的镇压,他告诫刘邦应记取这一惨痛教训,立即改变治国的策略,建议采取“文武并用”,刚柔相济,以“教化”而“劝善”,以“法令”而“诛恶”,双管齐下,软硬兼施的统治手法。正因为西汉初年,最高统治者采用了儒家的民本思想,从而出现了经济繁荣,政局稳定的“文景之治”盛世。

宋元朝代,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的社会矛盾,社会环境外忧内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阻碍,民本思想如在夹缝中行走一样,统治阶级的主观意愿常常被迫屈从于社会的主要矛盾、忙于应对。程朱理学大力提倡“明天理,灭人欲”的禁欲主义思想,将民的正常需求压迫到了最低限度,以适应动荡不安的社会统治和剥削制度的残酷程度,程朱理学因此被统治阶级大加颂扬。宋王朝在此种思想的影响下,不思进取,偏安一隅,重用奸佞,残害忠良,置民生死于不顾,最终落得国破君囚的可悲下场。

朱元璋建立了明王朝后,主观上是仇视儒家仁政思想的,他将《孟子》中劝诫君应恤民,以民为本的有关仁、爱思想内容删除以“节本”出版,以忠君孝义来强化其统治地位,但客观的社会现实,使他在加强个人独裁统治的同时,仍注意到了“安民”的重要性。他废除了中书省丞相制,代之以宦党和内阁制,并成立锦衣卫、厂制等特务组织监控各大臣及地方官吏,推行高度的皇权专制政策。这种独裁政策的推行,客观上造成了内阁或皇权与宦党间的长期争斗。同时,各大小集团又利用他们的政治权力,不断扩大优免赋役政策范围,将剥削进一步转嫁到老百姓头上,甚至到了明中后期城市富户商人和乡村大户都受到其害。加之失控的官吏权力的扩大膨胀,其百姓所遭的剥削之沉重可想而知,最终引发了明末农民大起义,明王朝为此也付出了灭亡的代价。明末后期的社会动乱以及民不聊生的惨状,为正处于封建社会初期上升阶段、具有强大活力的新兴满洲王朝入主中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机会。

清入关初始,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明末统治阶级的残余势力;起义军在各地的组织,征服地区的民生安定问题;以及统治阶级内部汉化与反汉化的斗争等。面对这诸多矛盾,清王朝在以强盛的军事力量控制着局面的同时,把稳定社会,安定民心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吸纳汉族有识之士参加治理国家,学习汉族文化,提倡儒家思想,对于顺归者给予安抚和恩惠,认识到实惠于民、让利于民对于稳定和巩固封建统治地位的重要性。清王朝一改过去按丁征赋的做法,实行“摊丁入亩”法,并规定“盛世人丁,永不加赋”,这样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百姓得到了与前朝比较相对安定的休养生息的条件,清王朝也由此巩固了统治地位,中国的封建社会再次复苏。清王朝所推行的“摊丁入亩”法,以及“赈济蠲免”、“兴修水利”;同时表彰施政利民有功的官吏,并?“振刷吏治”振扬法纪,以扼制官吏侵民以肥私欲的积极措施,给社会带来了繁荣和稳定。而财力的充足,使?清王朝在康熙时便具备了一定条件,着手清理鳌拜,加强了中央集权,并平定三藩;争取台湾;扫清漠北等重?大举措得以顺利完成,这是与国富民强为重要后盾条件分不开的。清王朝也由此步入了近两百年相对稳定的昌盛,其中“康、乾盛世”达到了清王朝繁荣的最高峰。直到鸦片战争暴发后,清朝才真正走上了逐渐衰竭的末路。

在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建立的王朝,往往要总结前一朝代之所以灭亡的原因,以便作为前车之鉴,更换实施统治的指导思想,调整统治政策,以达长治久安的目的。例如西汉王朝“文景之治”,唐王朝“贞观之治”的盛世,是以儒家的“仁政”代替法家的“苛政”,所获得的丰硕成果,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把它看作是儒家民本思想发展的结果,同时也表明了民本思想对于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意义。民本思想是儒家的传统思想,两千多年来,它是封建统治者实行统治的精神支柱。民本思想是以民为国家之根本的思想,很有进步意义,对我国社会历史的发展曾有过并将会在未来继续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上一篇:留守儿童问题的思考及对策 下一篇: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