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控制探讨

时间:2022-07-11 12:12:47

框架结构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控制探讨

摘要:工程质量问题决定着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国民经济等重大决策的成败,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及提高相应的工程施工质量水平,是工程建设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论文与某法院大楼工程实例相结合,重点从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控制。

关键词:主体结构 质量控制 模板

中图分类号:TU323.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Abstract:Engineering quality problem decided th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important decision success or failure, strengthe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and improve the correspon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level,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of the key problems to be solved. Papers and a court building engineering example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focus from template engineering, steel works, concrete engineering and so on several aspects discusses the main structure of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Key words:The main structure, quality control, template

近些年,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厚积薄发,建筑施工行业已经成为我们非常关注的话题,全国各地的建筑行业如火如荼,繁荣当中必然会有一些隐患的存在。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如2009 年 6 月 27日,上海的一栋竣工未交付使用的高楼整体倒覆;2010 年 1 月 3 日,云南昆明新机场配套引桥工程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在浇筑混凝土时,模板支撑体系发生坍塌;基于以上的考虑,对现代建筑的主体结构工程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工程实践中,要通过规范化质量监督来确保工程质量,并达到预定目标。针对主体结构施工常出现的质量缺陷,制定质量控制方案及有效措施。

1工程概况

某工程为法院审判大楼,±0.00以下1层,±0.00以上的7层审判楼为一期工程,办公楼为二期工程,其中一期建筑面积约为32000m2,建筑物屋面标高为36.6m。梁、板、剪力墙等构件为现浇钢筋砼结构,其中三层至天面均有跨度较大的后张法预应力钢筋砼梁结构,屋顶设有钢结构造型飘檐。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等级二级,人防抗力等级为六级。

2模板工程的质量控制

该工程审判楼首层至二层层高5.5m,三层至七层层高4.5m;楼层局部层高为超高,有10、15、20、30m等,属于超过模板支撑体系。模板的选用如下表:

着重介绍高柱模板施工的质量控制。

1)柱模板采用18厚夹板制安,柱模板安装完成后,必须用Φ14钢筋作为对拉螺杆档板的上下位置双向及间距500一道进行加固,柱箍采用螺栓收紧,以确保模板牢固不变形。

2)柱模板安装前先对钢筋绑扎截面和垂直度进行复核校正。柱模板安装时,使用经纬仪或铅锤球按常规方法进行校正观测。用钢丝绳拉杆收紧调控,以确保高柱模板的垂直度符合要求。

3) 为保证工人有足够的操作面及施工安全的需要,每条独立高柱的四周均采用Φ48钢管搭设柱脚手架,脚手架宽900mm,离柱边300mm,与每层支模的支架相连,形成整体。施工操作平台要注意不能与控制纵筋位置的架子相连。在每层高柱的中部位置加设挂梯及操作平台

在模板施工中应该重点对以下内容进行质量控制:

1)施工前建立测量控制网,并定期复测,且要保留至工程结束。每层楼面施工完成后,应会同监理人员复查每层轴线、标高及垂直度。

2)重复使用的模板应始终保持其形状、强度、刚度表面平整光滑。

3)模板中所有的接缝都应按一致形式位于水平或竖直平面上,接缝应严密,确保浇筑砼时不漏浆。

4)把好模板质量和安全关,在施工过程中,质量员、安全员、施工员应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应立即落实整改。各层柱的模板安装必须做好垂直度和平水的复测,确保模板几何尺寸的准确。

5)模板应按要求留有清扫口,工作完成后应清理木碎和杂物。

6)模板体系完成后,应使用相关检测工具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提请监理人员对模板体系的质量和安全进行验收。未验收合格的,不允许进行下一工序施工。模板的支撑要牢固,防止爆板,浇筑砼过程中必须有木工跟班,随时观察模板的变形,确保模板体系的实用质量。

3钢筋工程的质量控制

3.1检验和试验

1)使用的钢筋应附有生产厂家的合格证明书,并标示批号和出厂检验有关力学性能试验资料。

2)运到工地的每批钢筋都须按规范要求进行见证取样或监督抽查试验,所有试验结果必须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3.2.防护与储存

1)钢筋应放置在高于地面的平台或垫木上,并尽量保护其不受机械损伤和不暴露在易生锈的环境中。

2)所有进场的钢筋都要按公司质量体系程序文件要求进行材料的可追朔性标识。

3.3钢筋加工

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污、锈皮等清除干净;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钢筋的加工成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要求。

3.4钢筋安装

1)砼墙钢筋工程施工中应特别注意防止竖向钢筋的大幅度偏移,在楼面处加扎一道水平筋,用砼垫块来确保尺寸的准确,以防钢筋在浇砼时受振动而位移。

2)柱扎筋时,要注意防止竖筋的大幅度偏移,箍筋绑扎要牢固,防止捣混凝土时引起钢筋的散乱。楼面混凝土浇筑前,柱纵向钢筋加扎两个钢箍,一个梁面处,另一个近柱筋末端,并将柱筋、钢箍、梁面筋焊接固定,以防移位。

3)梁板钢筋待柱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必须清理干净楼面,方能绑扎楼面的梁板钢筋,垫好混凝土垫块,保证楼面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钢筋位置准确。

4)该工程大直径钢筋主要采用机械连接,如下图所示:

滚扎直螺纹连接

6)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

7)预留钢筋的保护,该工程二期办公楼后施工,预留钢筋按高度用C15砼把钢筋包裹,以免钢筋被锈蚀。

4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控制

4.1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

泵送混凝土前,先把储料斗内清水从管道泵出,达到湿润和清洁管道的目的,然后向料斗内加入与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浆,管道后即可开始泵送混凝土。开始泵送时,泵送速度宜放慢,油压变化应在允许值范围内,待泵送顺利时,才用正常速度进行泵送。当遇上混凝土泵故障,除抓紧抢修外,改用爬塔吊斗上料或垂直施工升降机上料。

4.2混凝土输送

在浇筑混凝土前,需试运转混凝土泵,并配备值班修理人员值班。预拌混凝土到现场后核对报码单,并在现场作坍落度检测,坍落度的允许偏差为±1~3cm,超过者立即通知搅拌站调整,严禁在现场任意加水,并按规定留足抗压、抗渗试件。从搅拌车卸出的混凝土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否则需更新搅拌合格后方可卸料。输送泵管路拐弯要缓,接头严密,不得有硬弯。混凝土泵送前,泵管水平长度要不少于10米。

4.3混凝土浇筑

1)柱的混凝土浇筑要到楼面模板安装完成后,以楼面模板作操作平台,浇筑柱砼。柱施工缝设在梁底。柱砼浇筑时必须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能超过500,振捣时注意均匀密实不漏振。

2)浇筑楼面砼前在楼面每3×3m设置一道标志筋,以控制楼面砼厚度和保证浇筑面的平整度。

3)浇筑混凝土前应派专人经常检查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或堵塞情况,浇筑楼面混凝土时一定要铺桥,避免踩踏钢筋。

4)浇筑砼时,应保证砼均匀密实不发生离析现象,砼自高处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

5)楼板混凝土浇筑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并用平板振动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施工过程需控制好混凝土板厚度,浇筑完毕后用刮尺或拖板抹平表面。

6)砼墙浇筑采用阶梯形推进,每层厚度不大于500mm。墙、柱砼当浇筑高度大于3m时,应采用导槽进行浇筑。

4.5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在12h对混凝土淋水养护,养护期应最少保持14天。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气温低于5℃时,应覆盖保温,不得向混凝土面洒水。

5结语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向前发展,技术人员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目标已不仅限于把蓝图上的设计理念和意图完整地实体化,高标准、高起点的要求和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涌现,我国施工技术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推广先进、新兴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建筑行业科技实力;充分发挥机械化施工作用;采用现代管理技术、推广电子计算应用;提高建筑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强化技术管理系统,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素质等成为了推进建筑工业化发展的主要工作。建筑业是中国国民经济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国建筑业的一个基本走向是:进一步的国际化、规范化、多元化。

参考文献:

[1]张功新,莫海鸿,曾庆军. 关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中的若干问题[J]. 建筑技术, 2005, (01) .

[2]王国雄.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J].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22):1

[3]丁凤杰.浅谈现代住宅主体结构施工的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2)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当代生态办公楼设计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下一篇:高层建筑上部结构施工中悬挑脚手架应用实例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