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国内银行卡联网通用的现状及意义

时间:2022-07-10 09:08:32

试论国内银行卡联网通用的现状及意义

摘要:国内银行卡联网通用,实现了商业银行之间互相银行卡交易和共享商户收单市场,从而扩大各发卡行发行的银行卡的交易范围,并在国内形成规范的银行卡受理市场。

关键词:国内 银行卡 联网 通用 现状 意义

国内银行卡联网通用,是指在统一国内银行卡各发卡、收单机构在银行卡方面的技术和业务标准的前提下,完成各商业银行银行卡系统之间的联网,改变各个发卡行只能自己本行发行的银行卡交易的局面,实现商业银行之间互相银行卡交易和共享商户收单市场,从而扩大各发卡行发行的银行卡的交易范围,并在国内形成规范的银行卡受理市场。

1.国内银行卡联网通用的现状

1993年6月1日,总书记在视察人民银行沙河清算中心时提出,要在我国推广信用卡,以减少大量现金的流通,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为此,由电子工业部会同“金卡工程”具体实施。

1993年9月,邹家华副总理主持会议,原则上同意了电子部提出的我国实施电子货币工程的总体设想,拟在全国逐步建设起金融卡交易体系与网络,改变当时各商业银行发行的银行卡不能互通的局面,减少现金的流通和货币的发行量。1994年6月,由邹家华副总理批准成立了胡启立任组长的“金卡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在同年7月协调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中,确定了首批12个“金卡工程”试点省市,其中包括国家级试点省市上海、江苏、广东、青岛、杭州、北京;地方级试点城市大连、厦门、天津、辽宁、海南、山东。

在人民银行以及各个商业银行的共同努力下,12个试点省市分别建立了银行卡信息交换中心,并于1996年至1997年陆续投入运行,实现了银行卡的同城跨行交易。随后几年,试点城市又增加了深圳、长沙、郑州、武汉、福州、云南等六省市。1997年10 月,人民银行组织各个商业银行在北京建立了全国银行卡信息交换总中心,并实现与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国内发卡机构以及“金卡工程”试点地区交换中心的联网,从而实现了异地跨行交易。同时,人民银行确定了依靠商业银行系统内银行卡网络,以全国银行卡信息交换总中心为基础,实现全国范围银行卡联网通用的基本思想。

2001年,由人民银行组织,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以及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国家邮政局邮政储汇局等参股成立了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银行卡的联合组织。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以联网通用、统一规范标准为宗旨,实现行业自律,并确定了国内人民币银行卡的“银联”标识,研究出台了相关标准和规范。至此,国内银行卡实现联网通用所需的基本技术条件、业务条件巳经成熟。全国18个“金卡工程”试点省市的银行卡信息交换中心以及全国银行卡信息交换总中心并入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就已拥有了 140 余家成员机构,实现了国内银行卡经营机构的入网运行以及国内银行卡的联网通用,并且在2004年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成功地完成了与香港有关收单机构的联网,实现了国内“银联”标识卡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交易。至今,中国银联已成功地与境外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收单机构进行合作,实现“银联”卡在十九个国家和地区的交易。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人民币卡将具有更大市场发展空间,我国的银行卡事业将得到空前的发展。

2.实现银行卡联网通用的意义

2.1统一了国内银行卡业务的规范和标准

实现联网通用前,我国商业银行发行的银行卡属于封闭的状态,分别按照自己确定的技术和业务规范发展各自的业务。因此,在国内市场上出现了各发卡行各自为政,不同机构发行的卡之间不能通用,自己发的卡必须且只能自己收单的局面。就连商户的发展也是各发卡行自己发展、自己配置设备、受理自己的卡,造成一家商户与多家商业银行签约,形成所谓的POS机重复摆放问题。

联网通用以后,经过人民银行、中国银联以及各商业银行等机构大量细致的工作,出台了相应的技术、业务标准,基本形成了商户、自助设备的通用、共享,方便了持卡人用卡,大大改善了国内银行卡的市场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出台了各个商业银行不能独立完成,只有通过联合才能实现的统一标准、统一规范,打破了不同发卡机构之间银行卡的壁垒。这是商业银行迫切盼望的,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

2.2为在国内形成符合市场化规律的银行卡收单市场奠定了基础

实现联网通用前,国内银行卡经营机构的各自为政状况,导致了发卡和收单均是自我完成的状况,以至于发卡机构在进行收单业务时的指导思想都是“改善用卡环境,提高自身银行卡品牌服务质量和品牌形象”。发卡和收单是相互关联的,收单是为自己发卡服务的,是为了扩大卡片的应用范围,并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提高卡片质量,以吸引更多的持卡人办卡、用卡。但在这种情况下在银行卡收单业务上,国内尚无互相受理的基础,商业银行也不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因收单业务本身能够创造收益而发展收单业务的。

联网通用的实现,为建立银行卡收单市场奠定的基础。在遵守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后,商业银行网络实现了互联,交易信息得以实时转发,并且在统一的业务规范下实现了成员的互相,因而商户、自助设备的共享使商业银行在银行卡收单市场中增加了业务的收入,从而产生了新的业务种类一——国内人民币卡收单业务。中国银联银行卡信息交换总中心的建立,承担了在银行卡发卡和收单业务中的承启作用,使发卡和收单业务在市场中被分割开来。在国际巿场中,银行卡收单是一个营利性很强的业务,因此,国内收单业务与发卡业务的分离,将使得收单业务具备独立发展的条件,银行卡经营单位办理收单业务可以不再仅仅是为了促进自己的发卡,还可以将其作为一个营利性业务来经营,甚至也可以不发卡,只进行收单业务。因而,国内人民币卡收单业务市场能够得到迅速地发展。

这种业务市场的出现,已经在呼唤有关规章制度的出台和细化,呼唤市场中各方的明确定位以及必须遵守的市场规则,呼唤在平等竞争中得到规范的发展,呼唤有关监管体制的进一步细化并取得相应成效。

3.结语

目前,中国银联的18个分公司都拥有各自的信息交换中心, 承担跨行交易信息的转接以及有关交易的资金清算等职责;同时,中国银联各分公司都致力于发展本地的特色业务。根据中国银联的计划,在其上海新系统上线后,除当地特色业务外,18个分公司的信息交换系统将不再承担有关跨行交易信息转发以及交易资金清算功能,而仅仅作为交易信息传输节点。届时,无论同城或异地交易,将全部交上海新系统进行转发处理,并由信息交换总中心进行清分清算。■

参考文献

[1]辛树森.银行卡.中国金融出版社.北京2006

[2]王军.现代金融业务.南海出版公司.海口.2001

上一篇:谈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 下一篇:高职《使用UML进行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