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知识产权标准战

时间:2022-07-10 08:48:50

打赢知识产权标准战

一个拥有近13亿消费者的市场能否垄断技术标准, 使对其出口的国家都采用? 中国政府当然希望如此。

技术标准的形成已经由过去的“市场决定标准”转变为现在的“标准引导市场”,中国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张勤在今年5月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说到。

他的观点与之后一系列中国政府官员的评论一致,他们传达的信息很明确:中国政府不希望再向国外竞争对手支付专利税。中国不仅希望企业建立自己的专利体系,并且希望它们自己能控制标准制定。

但问题是:中国能做到吗?

技术标准的重要性增加

在需要企业共同努力培育市场的高科技产业中,技术标准变得愈发重要。这表现在专利拥有者集中知识产权或通过广泛许可来保证产品的互用性。我们现在使用的产品大部分属于这类,如DVD机、互联网、电信系统和计算机。专利所有人从技术使用者处获取许可费。

如果一个企业可以使自己的专利技术成为国家或国际接受的标准,则会获得许可费用。政府也会从企业收入增加继而税收增加中获利。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但到目前为止,中国企业一直在按照国外制定的技术要求进行生产。部分原因是其本国企业拥有很少的专利数量,另一个原因则是即使中国企业拥有专利,核心技术标准也经常要使用国外企业或标准制定组织的专利。

中国的雄心

现在中国政府决定向上述所有情况发起挑战,特别是在重点高科技领域,如电信和电子。“政府显然认为标准对中国产业是重要的战略问题。他们认为中国的IT企业已经是巨大的市场主体,但他们希望IT企业转变为‘强大的市场主体’。”Paul Hastings Janofsky & Walkers(编者注:总部位于美国洛杉矶的一家律师事务所)的陈先生(Tony Chen)表示。

很多得到学术界人士支持的政府官员,特别是信息产业部和标准委的官员,希望看到中国制定更多的所谓中国标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会集中它们的知识产权来发展中国的技术标准。这会培育一些国内企业成为国内市场的领先者。想要在中国出售产品的外国企业必须购买核心技术,而在此过程中必须支付大量的专利费。中国已经在研究一些被认为“中国”的标准,包括一项与MPEG标准竞争的用来在数字压缩格式中电影和音乐的编码技术AVS,DVD技术的竞争者EVD,以及3G手机应用的技术之一的TD―SCDMA。

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张平说,“国内企业完全可以在中国这个大市场中运行,尽管这会对出口造成一定的影响。国外的企业如果想进入中国市场就必须采用中国标准,否则就要放弃中国市场,这样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在中国,标准是由标准委制定的,而标准委与管理产业的各部委紧密合作。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自发地走到一起,在共享不同的技术和国家主体的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制定标准。而在中国,政府的作用则更为重要。例如去年,政府支持了一项由政府资助实验室研制的无线网络技术(WAPI标准)并试图使之成为强制性标准。

乐观态度

CEO们会不会因为中国企业集中知识产权发展中国特有的技术而感到震惊呢?观点存在分歧。外国企业并没有像中国官员可能希望的那样悲观,它们的观点如下:

首先,中国企业相对拥有较少的专利,特别是和那些忙于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的非中资企业相比。这就使它们控制标准制定过程的能力有限。

其次,在中国企业和政府中,有很多人认识到发展所谓的中国标准可能对中国长期发展无益,特别是如果中国的经济政策保持出口导向的话。在可能被强制执行国家标准的公司中,一些是中国将来的国际性大公司:今年刚刚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的联想公司;中国电信业的两大巨头华为公司和中兴公司(ZTE)。对它们来说,如果中国政府支持本土标准如3G手机技术并强加给它们,它们将面临很大的风险。小企业则会由于没有国外竞争而在国内繁荣。但进军国际市场的企业则会受到限制,因为它们要分别在国内和国际市场采用不同的标准。“如果你的标准得不到国际认可,那你就会使自己的竞争力下降。”一位美国贸易官员说。

“制定一个不同于世界其他地方的标准不一定永远是最好的――看看日本的手机标准,”陈先生说到,“尽管日本企业成功地控制了本土的手机市场,但并不能像诺基亚、摩托罗拉或现在一些韩国企业那样控制国际市场。也许中国的市场大到足够支撑自己的标准,但也许不能。”

另外,英国标准研究院的院长麦克・罗(Mike Low)说到,中国政府不仅希望制定国家标准,更希望参与国际标准制定过程。“如果问题是中国是否(在标准制定上)公平,那答案是肯定的。他们希望成为国际世界的一部分,他们在一些特定领域有优势,并且对利用标准走向市场经济很感兴趣。”

最后,中国要承担国际义务。WTO《技术贸易壁垒协定》(TBT协定)要求成员使用已存在的国际标准而不是自己的标准,以此来保证法规和标准不给国际贸易制造不必要的障碍。协议的规定是:“如需制定技术法规,而有关国际标准已经存在或即将拟就,则各成员应使用这些国际标准或其中的相关部分作为其技术法规的基础。”

代表5个美国贸易协会利益的美国信息产业机构的首席代表杨思安(Anne Steveson Yang)说: “中国想通过制定一些强制性标准来促进本国产业,这件事很难。在WTO/TBT协定下很难制定对某些企业或产业有利的强制标准。”

国家标准委正在审议关于在技术标准中使用专利的规则,并且已经起草了草案。律师认为其包含了很多西方标准制定组织采用的原则,包括非政府和商业化的原则。尽管经过一些官员的修饰,RAND原则(要求在合理无歧视的条件下进行专利许可)的引入很难把外国企业排除在标准制定过程外。“草案明确规定‘大家必须一起参与’”,陈先生说,“中国企业不可能歧视要求参与标准制定的外国企业。”

但是,有些人认为中国政府可以利用政府官员和国有企业领导间模糊的关系成功地要求企业实施国家标准。这将迫使外国企业采用标准或被排除在世界上最吸引人的市场之外。这些人,主要是美国官员和海外贸易协会代表,警告说不要低估中国的技术能力和中国政府利用标准作为经济工具的愿望。

地平线上的乌云

很多外国企业已经开始通过和当地企业合作的方式参与中国技术标准的行动。例如,阿尔卡特公司(Alcatel)已经和中国政府制定TD―SCDMA标准的主要企业大唐电信合作。作为合作协议的一部分,去年年底这家法国公司投资了2500万欧元支持开发移动电话的标准。今年5月,爱立信宣布与中兴公司合作在中国发展TD―SCDMA业务。一方面,外国企业为分得部分中国市场付出代价,把赌注放在它们可能受益的技术上,投资与发展可能不是它们第一选择的标准(例如,今年6月《中国日报》报道TD―SCDMA标准在政府资助的技术实验上表现不尽如人意)。另外,外国企业对可能不被允许参与标准制定过程的担心一直存在。“我们担心在中国没有一致性。”美国电信产业协会(TIA)国际事务部主任贾森・卢克(Jason Leuck)说,“尽管标准制定过程在某些领域是公开的,但对于企业如何参与还没有一致的政策。”

使规则适合中国

尽管中国新的专利标准规定正在评议期,并且TIA的卢克先生认为其中有很多好的条款,一些人仍然担心中国试图改变国际规则以支持更多自己的标准而不是采用国际标准。今年5月,商务部代表团向WTO提出应该讨论TBT协定中有关知识产权的条款。“中国认为在制定和采用国际标准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已经成为成员采用国际标准和便利国际贸易的障碍。WTO有必要考虑该问题对多边贸易的不利影响,并就与该问题有关的多边贸易政策进行探讨。”TBT委员会的备忘录中写道。在今年6月16至17日举行的TBT委员会例会上,成员要求中国代表澄清他们的关注。

中国政府是在单纯试图制定更适合中国的标准从而抵制强加于他们的在自由贸易掩盖下的西方标准,还是出于国家主义的原因要更改规则呢?张平认为没什么值得担心。“我不认为他们要颠覆TBT协定。他们建议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水平,通过允许制定其自己的标准以防止权利滥用,促进国际标准化组织工作的同时允许国家标准的制定。”

专利许可问题

另外还有一个关注是中国政府过于密切地参与专利拥有者和客户关于专利使用费商业谈判。例如在电信业,信息产业部下属的电信研究院的官员去年参与了中国电信公司和外国专利拥有公司的谈判。尽管去年中美高层对话时,中国承诺政府不参与专利使用费的谈判。

在中国,关于标准问题有争论。一方是政府官员、政客、中型企业和站在边界线上的学者,他们希望制定中国自己的技术标准。原因很清楚:培养本国的领先者,阻止专利使用费流出。这些人让外国公司担忧不已,这些外国公司大部分被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所挤压。但也有对以牺牲国际标准为代价支持国家标准的排斥,这些排斥有的来自中国的大公司,也有的来自国外。目前中国在其国际义务下能做的也很有限。 但如果中国成功改变了规则,那么爱国政客又可能会支持国家标准。而外国公司如果想在近13亿的大市场中分一杯羹,那就必须要改变策略。

(译者单位:商务部世界贸易组织司)

上一篇:农药残留限量标准 下一篇:中资银行能否玩转现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