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如何设计中学英语作业

时间:2022-07-10 06:18:53

刍议如何设计中学英语作业

[摘要] 新课程确立了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事例作为各科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并指出教师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还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作为师生关系纽带――作业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发展自我负责能力、增强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培养创新的能力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创新能力 自我负责能力 创新意志 资源共享

一、背景

21世纪是科技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时代,而教育则是培养人才,提高人们素质,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舞台。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呢?

二、存在问题

作业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自然延续和深化,作业能使学生更好的吸收、巩固、掌握和消化所学知识的必不可少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学习质量、发展自我负责能力、增强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培养创新的能力的有效途径。而现今的作业设计,在我们农村中学存在着种种问题。

1.作业缺乏个性化

现行的英语作业设计中常搞标准化、同步化、统一化的作业模式。这样的作业,无视学生的个性和基础的差异性,搞一刀切,无疑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今没有弹性、缺乏层次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因而就产生了作业敷衍了事和抄袭现象的作业现象。

2.作业重应试教育

过去,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为了便于检查,在重压下的教师,为了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布置的英语作业多为实际有用的书面作业,热衷于搞“题海”战术。作业形式的单调、枯燥、乏味,使学生在机械的作业中,个性得不到发展,而且综合运用能力得不到提高。形成现在常见的“哑巴英语”。这就逐渐地消磨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使学生疲惫与大量的应试作业中,进而出现了抄袭甚至不做的现象。

3.作业评价重结果,轻过程

我们常用的对学生作业的评价都是对与错、作业书写的好与差。这种方式只注重作业本身的客观结果,而轻视学生的主观情感,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热情,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作业态度很被动,抄作业现象十分普遍。

这些弊端的存在,与新课程改革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相悖。新课改指出教师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志,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像力;逐渐养成终身受用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身在第一线地我们,必须与时共进,研究探索新课程改革下的作业的特点,把它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

三、具体方法

1.计划性

计划是实现每项工作重要保障。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要有自己的计划。教师针对本班级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根据“新课标”学生应达水平要求,实事求是来制订求质而不求量的学生的长远作业目标和短期作业目标。如针对现在的八年级英语作业,我首先要根据近段时间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的,先制订暑假前的总计划,然后据单元情况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而学生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英语学习的情况,有目的制订自己的长期与短期地学习方案,进而计划好自己的作业目标。这样,让学生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这里,老师的指导和监督是必不可少的。

2.层次性

在农村中学,由于的学生存在着认知结构、个性及学习环境等差异,单一化的作业已不适应学生的发展的要求。所以作业的设计,我尽量从各层次的学生实际出发,建立多层次的弹性作业结构,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每个学生通过不同度、不同量的作业练习中,在原有的基础上各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如在学习八年级Unit 6第一课时,我布施的的作业是:针对A组(程度很好的学生)关于课本的基础知识――自我消化,不必落在笔头上,重在根据现在完成进行时,自写2个不同的情景对话,并且能流利地表达出来;B组(程度较好的学生)关于课本的基础知识――自我消化,不必落在笔头上,重在根据现在完成进行时,自写6个现在完成进行时的问答句,并且能流利地互相问答。C、D组(程度中等及较差的学生)在牢记课本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从课本找到现在完成进行时的句子,落实在笔头上。而此时,老师的主要工作是督查,决不放松学生的基础知识的落实,让每一个学生都感觉自己有事做,并且时时地有收获。让较好的学生继续保持良好地学习的劲头,而相对较差的学生也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自信,进而解决了“吃不了”与“吃不饱”的问题。

3.多样性

新课标尤其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我在作业设计过程中,可让学生充分享受其“”。可采用让学生到“自选超市”(老师预先设计的多样化地作业)自由选择及自编型相结合。然后让学生们把自己的“产品”和同学进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使学生不得不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自选作业。不过老师要时时的指导学生,避免学生避“重”就“轻”,使学生时时地以最大的马力往前奔。

4.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高昂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学习热情就会高涨,其求知欲望就会更强,主动参于学习活动的意识也就会增强。因此,作业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是衡量作业设计好坏的主要标志之一。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学生逞能好强、善于表现自我的特点设计趣味性作业。并且让学生不时的展示自己的作业的成效,让学生变压力为动力,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八年级Unit 6时,我利用学生善于炫耀自我的特点,在我展示自己的收集后,让学生把自己收集的东西(如邮票、门票、古币等)展示给大家,然后让学生模仿老师、用英语表达出来,尽量用现在完成进行时表达。既满足了学生的自我表现的欲望,又使学生自觉的温习旧的知识,预习新的知识,在兴趣中学习,进而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进而杜绝了作业中的敷衍了事的现象。

上一篇:归纳演绎法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课堂中的应用研... 下一篇:浅谈情境设置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